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中杰专利>正文

自动变速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95419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动变速系统装置及方法包括:一第一变速装置设于驱动回转装置例如脚踏车踏板及其驱动链轮,含有第一组行星齿轮系及一棘轮,能以外力初级变换该驱动回转装置之速度者;以及一第二变速装置设于一从动回转装置例如一设于脚踏车后轮上从动链轮为前述驱动回转装置所驱转者,其含有至少一组第二行星齿轮系,藉至少一具离心耦合器以耦合该从动链轮俾令该从动回转装置依不同转速自动变速者。(*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习用之变速器,例如脚踏车之多段变速器系统包括一自由轮上设置多个直径不同之链轮,藉一移位机构将啮合于某一链轮上之链条拨动使改套入另一链轮,配合一张力小齿轮以收放该链条而作多段变速操作者。唯此种习用之变速器有以下诸缺点1.虽备有多数个链轮,唯实际使用操作上只使用二、三具链轮而已,殊多之链轮多作缓冲变速徒增安装、使用与维修之不便。2.自一链轮跳至另一链轮变速时,链条离开该链轮影响正常脚踩动作及车之运转且常脱链之困扰。3.最高速与最低速取决于最小与最大链轮之直径,但最大与最小链轮间之直径比固定有限,导致脚踏车之变速比范围受限。4.习用之脚跳车变速装置利用人手拨控变速并无“自动”变速功能,且影响行车分心无法增进行车便利。另习知之内燃机车辆虽有自动变速装置,但彼由油压机转构成,构造笨重复杂,成本昂贵,维修困难,更无法适用如脚踏车之轻便机具。本案专利技术人有鉴于此,乃加研究创新,揭示出本专利技术之新颖自动变速系统,希能对中国脚踏车、汽机车或其他动力传输产业机具有所贡献。本专利技术之目的旨在提供一种自动变速系统包括一第一变速装置设于驱动回转装置例如脚跳车踏板及其驱动链轮内含第一行星齿轮条以及一棘轮,能以外力初级改变该驱动回转装置之速度者,以及一第二变速装置设于一从动回转装置例如一从动链轮设于脚踏车后轮上为上述驱动回转装置所驱转者,系含有至少一第二行星齿轮系,藉至少一具离心耦合器以吻合该从动链轮俾令该从动回转装置自动变速者。本专利技术之可取实体可由以下说明书配合所附诸图面而得以明晰之。图面之简单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变速装置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自图1之2-2方向剖视之侧视图。图3是自图1之3-3方向剖视之示意图。图4是自图1之4-4方向剖视之驱动棘轮装置图。图5是显示该棘轮装置在本专利技术一驱动轴上之定位示意图。图6表示本专利技术之第二变速装置。图7为本专利技术之第二链轮。图8为本专利技术离心耦合器解离时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为该离心耦合器吻合之示意图。图10为该离心耦合器和一支撑环之部分透视图。参阅图1及6,本专利技术包括一第一变速装置(1)其连设于一驱动装置彼可为一脚踏车踏板(11)之驱动轴(10)或其他驱动系者,以及至少一第二变速装置(3)连设于一为该驱动装置所驱转之从动装置上,该从动装置可为第二链轮(21),所回旋之车后轮(4),系经由该驱动轴(10)及第一链轮(15)所驱转者。如图1至5所示者,本专利技术之第一变速装置(1)包括一行星齿轮系(12)含有一驱动太阳齿轮(13)藉一第一轴棘轮(131)与爪子(132)回转地耦合该驱动轴(10)者〔注该棘轮(131)连接轴(10)与该爪子(132)则同心环地枢连该太阳齿轮(13)〕,一组以上之驱动行星齿轮(14)分别啮合该太阳齿轮(13)并啮合一外圈内齿环盘(140)上之一内齿环(141),而盘(140)则连至轴(10)之轴套(10a)者;一第一链轮(15)含有一中央轴承(151)旋接于轴(10)上,多数链轮齿(152)设于链轮(15)之圆周上耦合一驱动链条(2),以及复数之右边棘齿(153)径向,弧形或摆线形地设于链轮(15)之外面而链轮(15)里面向左内伸设一组以上之齿轮梢子(142)以旋接行星齿轮(14)者;一驱动棘齿装置(16)含有一轮盘(160)其直径约等于第一链轮(15)者;复数之左边棘齿(163)径向、弧形或摆线形地设于轮盘(160)之左方里面可向左滑动操作吻合第一链轮(15)上之棘齿(153)者;一组以上之爪子(162)同心环地枢设于轮盘(160)之中央部分和固定于轴(10)之第二轴棘轮(161)吻合者,以及一同心环突缘(164)设于轮盘(160)之外圆周;以及一离合装置(17)含有一U型扣件弧形地套合该棘轮装置(16)之同心环外突缘(164)藉以滑移该棘轮装置(16)能和第二链轮(15)之棘齿(153)吻合者。该离合装置(17)可藉一设于诸如脚踏车把手处之拉杆(未示出)加以手动调节,一如一般车辆之自动变速排档者。该第一链轮(15)之棘齿(153)各齿包括一斜面微微向前渐斜,而该驱动棘轮装置(16)之棘齿(163)各齿则包括一斜面微微向后渐斜。第二轴棘轮(161)之各棘齿含一斜面向前渐斜俾使各该爪子(162)正向吻合各该棘轮(161)齿如图4之R1方向所示者,如是可使该棘轮装置(16)和该轴(10)正向轻易地耦合回转且不易脱离者。如图5所示,该离合装置(17)可向左移动使该棘轮装置(16)吻合该第一链轮(15),令一凹设于棘轮装置(16)中央部分轴套(10a)中之一同心凹环(165)与一藉钢珠弹簧(167)持设于轴(10)之钢珠洞(168)中之一钢珠(166)相吻合而得以定位者。该第一轴棘轮(131)各齿包括一斜面向后渐斜俾令棘轮(131)各齿能与各爪(132)正向吻合使轴(10)与太阳齿轮(13)能正向耦合转动如图2方向R1所示者。然,太阳齿轮(13)之正向旋转并无法带动正转轴(10),此因爪子(132)会滑脱棘轮(131)各齿如图2所示者。如是则可使第一轴棘轮(131)和爪子(132)提供一轴(10)之单向驱转操作者,此于当驱动盘(160)啮合第一链轮(15)作快速运转时,有关轴(10)和驱动轮盘(160)之驱动不会与太阳齿轮(13)与轴(10)间之关系发生冲突。该驱动链条(2)之后端部耦合一第二链轮(21)系旋接于脚踏车之后部如图6,7所示者。该第二链轮(21)包括一组以上之多数链轮齿(211)环设于链轮(21)上以耦合该链条(2),一组以上之外爪子(22)同心环地枢设于该链轮(21)之外环和设于该链轮(21)外部之一外棘轮(23)正向吻合,一组以上之内爪子(24)设于链轮(21)中央部分和固连于中空心轴(411)上之内棘轮(25)正向吻合者,该心轴(411)固连后轮(4)之轮毂(41),系旋设于一固定于车架之后轮轴(42)上者。该外棘轮(23)及外爪子(22),以及内棘轮(23)与内爪子(24)促使链轮(21),心轴(411)及轮毂(41)之正向耦合旋转如图6,7所示者,且容链轮(21)及链条(2)之自由反转者。该第二变速装置(3)示如图6-9者,包括一初级支撑环(31)固连于第二链轮(21)之外面如图式系固连至该外棘轮(23)者,一初级离心耦合器(32)持设于该支撑环(31)上,一初级耦合轮(33)旋接于该心轴(411)上有一耦合突缘(331)向内突伸以和该离心耦合器(32)摩擦耦合者,一第一单转向联结器(30)操作地耦合该轮(33)与设于链轮(21)上之支撑环(31)仅能由轮(33)驱转以联结该轮(33)与支撑环(31)正向运转者,一组以上之初级行星齿轮(34)各齿轮(34)枢连于设于耦合轮(33)外面之齿轮梢(341)上,一初级太阳齿轮(35)连设于一支撑盘(352)上和该行星齿轮(34)相啮合,并藉一设于齿轮(35)中央“心轴棘轮”吻合有复数之“太阳齿轮爪子”(351)者旋接于后轮毂之心轴(411)俾于受齿轮(35,34)驱动时能正向耦合旋转该齿轮(35)及心轴(411)者,以及一初级内齿环(36)设于一固定至车体之环盘(361)中以吻合该等行星齿轮(34)如图6所示者。该行星齿轮(34)及太阳齿轮(35)形成一第二行星齿轮系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速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一第一变速装置含有一第一行星齿轮系由一组以上之驱动行星齿轮与一驱动太阳齿轮组成,该太阳齿轮系旋设于一驱动装置之驱动轴上以驱转同轴心连设于该第一行星齿轮系上之一第一链轮产生第一转速者,以及一驱动棘轮装置其直径相当该第一链轮之直径者系旋设于该驱动轴上可操作地啮合该第一链轮俾于驱转驱动轴时能同轴心地驱转该第一链轮以得第二转速者;以及至少一组之第二变速装置包括:一第二行星齿轮系旋设于一车轮之轮毂之空心心轴上,一离心耦合器持设于一固连一同轴心之第二链轮上之一支撑环上,该第二链轮系藉链条或齿轮耦连该第一变速装置之第一链轮者,该离心耦合器以离心方式操作耦合该第二行星齿轮系和该第二链轮俾于驱动第一链轮时,能驱动该第二链轮及第二行星齿轮系以产生第三转速以上之变速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中杰
申请(专利权)人:杨中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