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用后拨链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4435 阅读:3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行车用后拨链器,在自行车的后轮毂的轮毂轴安装位置中,通过位于前述后轮毂的中心且在前端形成雄螺纹部的轴而装卸自如地固定在机架后端部,并用于将链挂在安装于前述后轮毂且齿数不同的多个链轮的任一个上的自行车用后拨链器中,具有:    具有能够与前述雄螺纹部螺合的雌螺纹部且装卸自如地固定在前述机架后端部的固定部及与前述后端部不能转动地卡合的卡合部构成的底座部件;    将前述链导引到前述多个链轮上的导链器;    摆动自如地连结前述导链器的可动部件;    以前述可动部件相对于前述底座部件相对地移动的方式将前述可动部件连结到前述底座部件的连杆机构。(*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拨链器,特别是涉及在自行车的后轮毂的轮毂轴安装位置中装卸自如地被固定在机架的后端部,且用于挂在后轮毂上所安装的齿数不同的多个链轮的任一个上的链的自行车用的后拨链器。
技术介绍
用于自行车的外装变速器的后拨链器将链挂在安装于后轮毂的多个链轮的任一个上。现有技术的拨链器具有装卸自如地固定在机架后端部的底座部件,将链导引到多个链轮上的导链器,可动部件,连杆机构。在机架后端部形成用于安装后轮毂的后爪部,底座部件与轮毂轴一起通过螺母而固定在机架后端部的后爪部(例如,参照特许文献1)。导链器具有上下配置的一对的滑轮,以将链挂在滑轮的状态来将链导引到任一个链轮上。可动部件摆动自如地将导链器连接在与后轮毂的轮毂轴实质上平行的轴系上。导链器相对可动部件对链向施加张力的方向施力。在后拨链器安装于机架后端部的状态下,从轮毂轴方向外侧所见向顺时针方向施力。连杆机构以可动部件相对底座部件而相对地移动的方式将可动部件连接在底座部件上。连杆机构是具有一对连杆的4(点)连杆机构,使可动部件在轮毂轴方向且越接近链轮越向径向外侧移动。在连杆机构卡止有变速缆线的内部缆线。在这样构成的现有的拨链器中,例如,通过设在把手的变速操作部使内部缆线进退来对连杆机构定位并使其摆动。通过该连杆机构的摆动,经由可动部件而使导链器相对链轮移动,将链导引到任一个链轮上。在将后拨链器安装到机架上时,将后轮安装到机架上,将后拨链器的底座部件安装到后轮的轮毂轴上之后,从轮毂轴的两端安装螺母,旋转两方的螺母将轮毂轴与后拨链器一起安装到机架后端部。特许文献参照特开平1-136888号公报在前述现有的后拨链器中,因为在安装时必须旋转2个螺母,担心2个螺母的紧固力产生变动。为了抑制该变动,考虑使轮毂轴形成为具有比其它部分直径大的头部的螺栓状,通过一个螺母就能够将轮毂轴安装到机架后端部。可是,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一边夹持车轮并防止头部转动一边旋转螺母,所以螺母的紧固作业难于进行。此外,必须将后拨链器的轮毂轴系的旋转相位安装到适合的相位,担心随着紧固螺母而使后拨链器的旋转相位偏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在自行车用后拨链器中,能够将后拨链器旋转相位相符且容易地安装到机架后端部的轮毂轴安装位置。与方案1相关的自行车用后拨链器,在自行车的后轮毂的轮毂轴安装位置中,通过位于前述后轮毂的中心且在前端形成雄螺纹部的轴而装卸自如地固定在机架后端部,并用于将链挂在安装于前述后轮毂且齿数不同的多个链轮的任一个上的自行车用后拨链器中,具有底座部件,导链器,可动部件,连杆机构。底座部件具有能够与前述雄螺纹部螺合的雌螺纹部且装卸自如地固定在机架后端部的固定部及与机架后端部不能转动地卡合的卡合部。导链器将链导引到前述多个链轮上。可动部件是摆动自如地连结导链器的部件。连杆机构以可动部件相对于底座部件相对地移动的方式将可动部件连结到前述底座部件。在将该拨链器安装到机架后端部时,将底座部件安装到机架后端部。此时,使卡合部与机架后端部不能旋转地卡合而使旋转相位恒定。在该状态下,利用工具来旋转轴以使设在位于轮毂轴或快速轮毂杆等的后轮毂的中心的轴的雄螺纹部与雌螺纹部螺合。此时,底座部件通过卡合部相对机架后端部不能旋转地安装,所以即使旋转轴,底座部件的旋转相位也不变化。此外,雌螺纹部因为设在底座部件的固定部,即使旋转轴,雌螺纹部也不旋转。因此,不使底座部件止转而仅通过旋转轴,就能够将后拨链器与后轮毂一起安装到机架后端部。在这里,底座部件相对机架后端部不能旋转地卡合的同时,因为在底座部件设置与位于后轮毂的中心的轴的雄螺纹部螺合的雌螺纹部,所以仅旋转轴就能够将后拨链器与后轮毂一起安装到机架后端部。因此,能够容易且旋转相位相符地将后拨链器安装到机架后端部的轮毂轴安装位置。与方案2相关的自行车用后拨链器,在方案1所述的拨链器中,雄螺纹部形成在轮毂轴的前端,通过使雌螺纹部与轮毂轴的雄螺纹部螺合,而使固定部装卸自如地被固定在车架后端部。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底座部件通过刚性比较高的轮毂轴而安装到机架后端部,所以即使异物撞到可动部件或底座部件,拨链器整体也难于变形。与方案3相关的自行车用后拨链器,在方案1或2所述的拨链器中,固定部具有具有雌螺纹部的螺母部件;与螺母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对置的螺母安装部;限制螺母部件与螺母安装部的相对旋转的旋转限制机构。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将固定部分割为螺母安装部与螺母部件,因为螺母部件相对于螺母安装部的相对旋转受到限制,所以,利用工具等不必进行螺母部件的止转而仅旋转轴就能将拨链器安装到机架后端部。与方案4相关的自行车用后拨链器,在方案3所述的拨链器中,螺母安装部具有收纳螺母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的螺母收纳部。在这种情况下,因为螺母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被收纳在螺母收纳部,例如,在螺母部件为六角螺母这类非圆形剖面的情况下,通过将螺母收纳部的剖面作成与之相符的非圆形,或在圆形剖面的情况下,通过在收纳部分设置凹凸卡合部,而在螺母部件的收纳部分容易地实现旋转限制机构。与方案5相关的自行车用后拨链器,在方案4所述的拨链器中,螺母收纳部将螺母部件从机架后端部的相反侧朝向机架后端部收纳。在这种情况下,因为能够限制螺母部件的轴方向的移动,通过螺母部件而能够简单地将底座部件安装到机架后端部。与方案6相关的自行车用后拨链器,在方案3~5的任一项所述的拨链器中,旋转限制机构具有形成在螺母部件与螺母安装部的任一方的凹部;形成在螺母部件与螺母安装部的任意另一方并与凹部卡合的突起部。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易于形成的凹凸嵌合而能够以简单的构造限制旋转。与方案7相关的自行车用后拨链器,在方案3~5的任一项所述的拨链器中,旋转限制机构具有第1旋转限制部与第2旋转限制部,前述第1旋转限制部具有分别设在螺母安装部与螺母部件的一对的第1相接面且限制螺母部件的第1方向的旋转,前述第2旋转限制部件具有从第1相接面背离配置的1对的第2相接面并限制与螺母部件的前述第1方向相反的第2方向的旋转。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第1及第2相接面而能够容易地实现螺母部件的2方向的旋转限制机构。与方案8相关的自行车用后拨链器,在方案7所述的拨链器中,第1旋转限制部由在螺母收纳部及螺母部件的任一方上突出设置的突起部的第1侧面及以突起部与螺母收纳部及螺母部件的任意另一方嵌入的方式凹陷形成的凹部的与前述第1侧面相接的第2侧面构成,前述第2旋转限制部由突起部的第1侧面相反侧的第3侧面及与凹部的前述第2侧面对置的第4侧面构成。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第1及第2相接面设置在凹部及突起部的侧面,而更容易地实现旋转限制机构。与方案9相关的自行车用后拨链器,在方案1~8的任一项所述的拨链器中,安装槽形成在机架后端部,卡合部具有与前述安装槽卡合的止转突起。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安装轮毂轴通常利用形成在自行车的机架后端部的后爪部的安装槽,能够止转底座部件,所以能够以简单的构造止转底座部件。与方案10相关的自行车用后拨链器,在方案1~9的任一项所述的拨链器中,前述底座部件具有具有固定部,卡合部,且在轮毂轴方向留有空隙地配置的第1及第2安装部的第1底座托架;在由第1及第2安装部两端支承的状态下摆动自如地连结第1底座托架,且经由连杆机构与可动部件连结的第2底座托架。在这种情况下,因为底座部件由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花聪原宣功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