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交换器管道及热交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44077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26 15:0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交换器管道及热交换器,包括呈管状的管道本体;其中,管道本体的横截面呈S形。管道本体的横截面包括顺次相连构成封闭回路的第一圆弧段、第二圆弧段、第三圆弧段和第四圆弧段;第一圆弧段与第三圆弧段曲率相等;第二圆弧段和第四圆弧段呈S形;第二圆弧段包括相连的圆弧段A和圆弧段B;第四圆弧段包括相连的圆弧段C和圆弧段D;圆弧段B通过第三圆弧段连接圆弧段C;圆弧段D通过第一圆弧段连接圆弧段A;圆弧段A、圆弧段C向内弯曲;圆弧段B、圆弧段D向外弯曲;第一圆弧段与第三圆弧段均向外弯曲。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管道本体的一侧面为向内弯曲的圆弧面;另一侧面为向外弯曲的圆弧面,增大了管道本体的表面积,提高了热交换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交换器,具体地,涉及一种热交换器管道及热交换器
技术介绍
现有机动车辆热交换器包括热交换芯体,热交换器管道平行设置在热交换芯体中,热交换器管道用于供导热流体流过。在发动机冷却热交换器中,导热流体一般为按一定比例混合的乙二醇和水。导热流体带走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产生的多余热量,进而通过热交换管道循环并且通过管外贴合的翅片与空气进行热交换而被冷却,翅片用于增加热量与通过交换器的空气进行交换的面积。根据热交换器芯体成型技术的不同,可以分为装配式热交换器和钎焊式热交换器。装配式热交换器通过将热交换器管道插入层叠起来的翅片的管中并通过热交换器管道的两端扩张保持在集流板上制成。钎焊式热交换器通过将热交换器管道和翅片依次并排摆放并热交换器管道两端插入集流管固定后钎焊而成。装配式热交换器与钎焊式热交换器相比,装配式热交换器的机械强度更高;装配式热交换器与钎焊式热交换器的抗内部腐蚀和外部腐蚀的能力相当。但是装配式热交换器的市场应用范围没有钎焊式热交换器广泛的主要原因为装配式热交换器体积较大,但换热性能较低。目前,装配式热交换器的热交换器管道主要为圆管(如图1所示)、椭圆管(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交换器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管状的管道本体;其中,所述管道本体的横截面呈S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荣波沈兆建宋仕娟
申请(专利权)人:纳百川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