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变速及制动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4241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构形成将电子变速控制装置与缆索操纵的制动操作装置相结合的电子变速及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基本上具有一个制动杆支架,其带有一个枢转安装的制动杆,该制动杆与制动杆支架可移动地连接从而可沿着制动操作平面在一静止位置和一制动位置之间移动,和至少一个电子变速控制开关。该电子变速制动开关固定地安装在制动杆上或者制动杆支架上。当采用两个电子变速控制开关时,这两个电子变速控制开关安装在制动杆和制动杆支架上。在某些实施例中,该电子变速控制开关具有一转动操作元件,而其它实施例中具有一滑动操作元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一种用于自行车传动系统的电子变速(或换档)及制动控制装置。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电子变速控制装置与缆索操纵制动操作装置相结合的电子变速及制动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自行车正变成日益普及的娱乐形式和交通工具。而且,无论是对业余爱好者还是专业人士来说,自行车已成为很受欢迎的竞技运动。不论自行车是用于娱乐、交通还是竞技,自行车工业一直在不断改进自行车车架以及自行车的各种部件。一个被广泛再设计的部件是自行车的变速机构。在过去,由手指施加在变速控制杆上的操作力通过一个一端上固定在控制杆的缆索传递到自行车变速机构的驱动组件上。近年来,一直采用安装在车把上的电子开关来取代控制杆以便进行自行车变速机构的操作。例如,如日本公开特许公报No.5-338581和美国专利No.5358451中所公开的,可以在多个车把位置上设置多个电子开关从而可以进行快速变速并提高响应速度。然而,变速器的操作以及车闸的操作通常是互相关联的,而使手在车把附近移动以进行制动操作以及切换自行车传动系统是很不方便的。考虑到上述问题,本领域技术人员从这里可以明显看出存在一种对改进的电子变速和制动控制装置的需要。本专利技术提出了本领域的这种需要以及其他需要,从这里所公开的内容中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将变速和制动操作结合到一个单个控制装置从而易于操作的控制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且成本低廉的自行车控制装置,其可以使骑车人轻松地进行制动和变速操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变速(或换档)及制动控制装置,其基本上包括一个制动杆支架、一个制动杆和一个电子变速控制开关。该制动杆支架布置并构形成安装在车把上,该制动杆支架包括一个内侧壁、一个外侧壁、一个前壁和一个底壁。制动杆连接在制动杆支架上。电子变速控制开关固定地安装在制动杆支架的内侧壁、外侧壁、前壁和底壁中至少一个上。该电子变速控制开关包括一个布置并构形成相对于制动杆支架在一第一致动位置和一第二致动位置之间移动的操作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变速及制动控制装置,其基本上包括一个制动杆支架、一个制动杆和一个电子变速控制开关。制动杆支架安装在车把上。制动杆沿着一个制动操作平面连接在制动杆支架上。电子变速控制开关包括一个操作件。该电子变速控制开关是下列至少一种情况其安装在制动杆上,电子变速控制开关的操作件布置并构形成相对于制动杆绕着一第一转动操作轴线转动,该轴线不垂直于制动操作平面;和其安装在制动杆支架上,电子变速控制开关的操作件布置并构形成相对于制动杆支架绕着一第二转动操作轴线转动,该轴线不平行于制动操作平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变速及制动控制装置,其基本上包括一个制动杆支架、一个制动杆和一个电子变速控制开关。该制动杆支架安装在车把上。该制动杆支架包括一个横向内侧壁。制动杆连接在制动杆支架上。该电子变速控制开关包括一个操作件,电子变速控制开关是下列只是一种情况其安装在制动杆上,电子变速控制开关的操作件布置并构形成以一种线性滑动的方式在一第一相对位置和一第二相对位置之间移动;其安装在制动杆支架上,电子变速控制开关的操作件布置并构形成以一种线性滑动方式相对于制动杆支架在一第一致动位置和一第二致动位置之间移动。从结合了附图及所公开的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下文详细说明中,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及其他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变得显而易见。附图说明现将参考构成原始公开的一部分的附图,其中图1是装备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一对电子变速及制动控制装置(图中只示出了一个)的自行车的侧视图; 图2是带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左右电子变速及制动控制装置的车把的局部放大前视图;图3是图2所示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左手侧控制装置的内侧放大视图,其中制动杆处于正常静止(非制动)位置;图4是图2所示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左手侧控制装置的放大前视图,其中制动杆处于正常静止(非制动)位置;图5是图1和2所示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右手侧控制装置的放大前视图;图6是图5所示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右手侧控制装置的放大侧视图,其中制动杆处于正常静止(非制动)位置;图7是图5和图6所示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右手侧控制装置的放大侧视图,其中制动杆处于制动位置;图8是图5-7所示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右手侧控制装置沿图5中8-8线看去的剖面图;图9是图5-8所示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右手侧控制装置沿图8中9-9线看去的剖面图;图10是用于如图3-8所示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左手或右手侧控制装置的第一电子变速控制开关的正视图;图11是图10所示电子变速控制开关沿图10中线11-11看去的纵向剖面图;图12是图10、11所示的电子变速控制开关的正视图,其中基座被除去以显示出处在中间位置的电子变速控制开关,即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间隔开从而使触点之间不产生电连接;图13是图10-12所示的电子变速控制开关的正视图,其中基座被除去以显示出处在调高速档位置的电子变速控制开关,即其中一个可动触点与其中一个固定触点接触从而在触点之间建立电连接;图14是图10-13所示的电子变速控制开关的正视图,其中基座被除去以显示出处在调低速档位置的电子变速控制开关,即其中一个可动触点与其中一个固定触点接触从而在触点之间建立电连接;图1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左手侧控制装置的内侧放大视图,其中制动杆处于正常静止(非制动)位置; 图16是图15所示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左手侧控制装置的放大前视图,其中制动杆处于正常静止(非制动)位置;图1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电子变速控制开关的正视图;图18是图17所示电子变速控制开关沿图17中线18-18看去的纵向剖面图;图19是图17、18所示的电子变速控制开关的正视图,其中旋钮被除去以显示出处在中间位置的电子变速控制开关,即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间隔开从而触点之间不产生电连接;图20是图17-19所示的电子变速控制开关的正视图,其中旋钮被除去以显示出处在调高速档位置的电子变速控制开关,即其中一个可动触点与其中一个固定触点接触从而在触点之间建立电连接;图21是图17-20所示的电子变速控制开关的正视图,其中盖和拨盘被除去以显示出处在调低速档位置的电子变速控制开关,即其中一个可动触点与其中一个固定触点接触从而在触点之间建立电连接;图2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左手侧控制装置的内侧放大视图,其中制动杆处于正常静止(非制动)位置;图23是图22所示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左手侧控制装置的放大前视图,其中制动杆处于正常静止(非制动)位置;图2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电子变速控制开关的正视图;图25是图24所示电子变速控制开关沿图24中线25-25看去的纵向剖面图;图26是图24、25所示的电子变速控制开关的正视图,其中旋钮被除去以显示出处在中间位置的电子变速控制开关,即可动触点与固定触点间隔开从而触点之间不产生电连接;图27是图24-26所示的电子变速控制开关的正视图,其中旋钮被除去以显示出处在调高速档位置的电子变速控制开关,即其中一个可动触点与其中一个固定触点接触从而在触点之间建立电连接;以及图28是图24-27所示的电子变速控制开关的正视图,其中盖和拨盘被除去以显示出处在调低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子变速及制动控制装置,它包括:构形成安装在车把上的制动杆支架,该制动杆支架包括内侧壁、外侧壁、前壁和底壁;连接在该制动杆支架上的制动杆;和固定地安装在制动杆支架的内侧壁、外侧壁、前壁和底壁中的至少一个上的电子变 速控制开关,该电子变速控制开关包括布置并构形成可相对于制动杆支架在第一致动位置和第二致动位置之间移动的操作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宇野公二藤井和浩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岛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