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座椅装置,特别涉及搭载在车辆中的座椅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在车辆等的座椅装置中,已知有以下的座椅装置:搭载有相对于座椅靠背框架在前后方向上倾动自如的可动框架(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可动框架通常由管材形成。专利文献1:实开昭58 - 9326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可是,座椅装置各部的强度提高是总是被要求的课题,在可动框架中该要求也是当然的。为了提高由管材构成的可动框架的强度,容易地想到使管材成为厚壁、再使直径变粗,但在这样的情况下,可动框架自身的厚度变大,成为促使座椅装置的大型化的一个原因。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课题是实现可动框架的薄型化。为了解决以上的课题,有关技术方案I所述的专利技术的座椅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座椅靠背框架;和可动框架,上述可动框架配置在上述座椅靠背框架的内侧,相对于该座椅靠背框架在前后方向上倾动自如;上述可动框架由板状部件形成。技术方案2所述的专利技术在技术方案I所述的座椅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可动框架具备:左右的侧框架,上述左右的侧框架由上述板状部件构成;和连结部件,上述连结部件由上述板状部件构成,将上述左右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座椅靠背框架;和可动框架,上述可动框架配置在上述座椅靠背框架的内侧,相对于该座椅靠背框架在前后方向上倾动自如;上述可动框架由板状部件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渡边正人,
申请(专利权)人:提爱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