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温宜玲专利>正文

具平衡刹车结构的自行车刹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2425 阅读:3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具平衡刹车结构的自行车刹车装置,其包含一弧状杆、一杠杆、一三角杆以及一枢接组件,该弧状杆以及该三角杆以该枢接组件活动枢接,而该杠杆的中段部位则枢接于该弧状杆的一端,并使该杠杆设有一滚轮的一端可与该三角杆的表面接触抵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设于一自行车时并进行刹车时,该杠杆的第二端朝三角杆的方向移动而带动该弧状杆,且其该滚轮则抵靠该三角杆而推动该三角杆,如此,使该弧状杆与该三角杆的一端同时朝自行车轮圈方向前进,故达到平衡刹车的效果。(*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刹车装置,尤其是关于一种用在自行车 刹车的具有杠杆修正机构的刹车装置。
技术介绍
自行车已经成为休闲活动不可或缺的器具,因此,使用者 在使用自行车时,对其质量要求也与日俱增。举例而言,早期 的自行车刹车装置,是利用 一 刹车线拉扯 一 刹车器,改变刹车 器的二个相对的来令片的间距而使其抵紧夹制自行车轮框以 达到刹车目的。然而,这样的刹车装置的通常因为该刹车线偏 单边装设于该刹车器的侧边,因此,当该刹车线扯动该刹车器 时,经常造成该刹车器整体偏斜,而造成使用者对其使用感受 大打折扣。因此,遂有 一 证书号为US 7 0 0 0 7 3 9的美国专利,其是为 一 种具平衡结构之刹车装置。该具平衡结构的刹车装置于 传统自行车刹车装置之间安插枢设 一 平衡杆,当使用者进行刹 车时,自行车的刹车线将扯动该平衡杆,让该平橫杆同时分别 推动与顶抵该刹车器的两个来令片端朝往自行车的轮框移动, 而达到平衡刹车的效果。然而,前述的具平衡结构的刹车装置,该平衡杆装设于该 刹车器时,是以其 一 端枢设于该刹车器,如此,使该平衡杆必须额外装设 一 抵件才可使该刹车器达成前述效果,故造成生产 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前述具平衡结构的刹车装置的缺憾,本技术是 一种具平衡刹车结构的自行车刹车装置,其包含 一弧状杆,是呈弧形軒状,其 一 端设有 一 来令片; 一杠杆,呈杆状,其中间部位枢设于该弧状杆的另 一 端,3且该杠杆的 一 端设有 一 刹车内线夹制器,其另外 一 端枢设有一滚轮;以及一三角杆,为呈三角状的杆体,其为局部外形与该弧状杆 相对应的杆体,其 一 第 一 端以 一 连接轴枢接于该弧状杆,且该三角杆的杆身与该滚轮呈可滑移顶抵;该三角杆的 一 第二端设 有 一 刹车线连接器,该刹车线连接器与是与该刹车内线夹制器 位置对应;其中,该连接轴包含 一 回复弹簧是固定套设于该连 接轴,该回复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该弧状杆以及该三角杆的 表面;该三角杆的另 一 端设有 一 与该弧状杆的该来令片相对的 另 一来令片;借此,本技术具有如下特点该杠杆是以其中段部位与该弧状杆枢接,故当该杠杆动作 时,是以左右平衡的杠杆运作方式动作;当本技术装设于自行车时,该杠杆可于刹车时,将该 弧状杆及该三角杆同时推向自行车的轮圈,并使装设于该弧状 杆及该三角杆的二来令片同时抵紧压迫自行车的轮圈而达到 平衡刹车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立体图图2是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分解图。图3是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示意图。图4是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另一使用示意图5是为本技术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图6是为本技术的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考图1及图2 ,是为本技术的具平衡刹车结构的 自行车刹车装置的较佳实施例,其包含 一 弧状杆1 0 、 一杠杆 2 0 、 一三角杆3 0以及 一 枢接组件4 0 。该弧状杆1 0为呈弧状的杆体,其 一 第 一 端贯穿设有 一 穿 槽1 1 ,透过该穿槽1 1可与 一 第 一 来令片5 2锁合连接;该弧状杆1 0的 一 第二端表面贯穿设有 一 连接孔1 3 。该杠杆2 0包含 一 杠杆本体2 1时略呈直杆状,以及 一 枢 接件2 3 ,该杠杆本体2 1的中间部位贯穿设有 一 穿孔2 1 1 ,而该枢接件2 3则与该穿孔2 1 1对应且穿过该穿孔2 1 1后而与该连接孔1 3锁合固定;其中,该杠杆本体2 1的一 第 一 端枢设有 一 滚轮2 1 5 ,其 一 第二端嵌设有 一 刹车内线夹 制器2 1 3 。该三角杆3 0为具有凹弧边的三角状杆体,其局部外形与 该弧状杆1 0对应,其 一 第 一 端贯穿设有 一 穿槽3 1 ,透过该 穿槽3 1可与 一 第二来令片5 4锁合连接;该三角杆3 0的一 第二端贯穿设有 一 枢接孔3 3 ;该三角杆3 0的 一 第三端螺设 有 一 刹车线连接器3 5 ;另外,该三角杆3 0的 一 内侧凹设一 容置槽是与该杠杆本体2 1的转动范围对应,且该容置槽的一 側壁3 6设为平顺表面,且该側壁3 6可与该杠杆本体2 1的 该滚轮2 1 5呈可滑移地相顶4氐接触。该枢接组件4 0包含 一 转动轴7农4 2 、 一连4妻轴4 3 、 一 回复弹性件4 4 、 一套接件4 5以及 一 固定件4 6 ;该连接轴 4 3的 一 端设于该弧状杆1 0的表面接近中央位置;该固定件4 6则套接穿入该套接件4 5后,贯穿该三角杆3 0的枢接孔 3 3及该转动轴承4 2而与该连接轴4 3锁合固定,而使该转 动轴承4 2及该杠杆2 0置于该弧状杆1 0及该三角杆3 0 之间;该回复弹性件4 4则固定套设于该连接轴4 3 ,且其两 端分别插设固定于该弧状杆1 0及该三角杆3 0的表面。请参考图3以及图4 ,本较佳实施例可装设于 一 自行车的 一车轮钢圈的对应位置,使该第一来令片5 2及该第二来令片5 4分别对应于该车轮钢圏6 2的两侧;另外,该刹车线连接 器3 5可与该自行车的 一 刹车线6 4固定连接,且该刹车线64的 一 内钢线6 4 2与该刹车内线夹制器2 1 3锁合固定。使 用时,当使用者进行刹车时,该内钢线6 4 2抽回该刹车线64内,如此,使该弧状杆1 0受该杠杆2 0的拉动而对该枢4妻 组件4 0相对转动,因此,除使该弧状杆1 0的该第 一 来令片5 2朝该车轮钢圈6 2移动外,且该三角杆3 0的该侧壁3 6受该杠杆本体2 1的该滚轮2 1 5抵靠压迫,而使该三角杆3 0的第二来令片5 4亦同时朝该车轮钢圈6 2移动,因此,使 该第 一 来令片5 2及该第二来令片5 4同时夹制该车轮钢圈 6 2而达到平衡刹车的效杲。另外,请参考图5 ,是为本技术的另 一 较佳实施例, 该弧状杆1 0的该第二端穿设 一 宽度与该三角杆3 0的局部 厚度及该杠杆本体2 1的厚度对应,使该弧状杆1 0局部套设 并枢接于该三角杆3 0后,再将该杠杆本体2 1夹制并枢接于 该弧状杆1 0的第二端。如此,该杠杆本体2 1的滚轮2 1 5 直接顶4氐于该三角杆3 0的 一 侧边表面,如此,除可强化本较 佳实施例的结构强度外,同时可简化该三角杆3 0的外形与加 工。请参考图6 ,是为本技术的第三较佳实施例,与第一 较佳实施例比较,其特征在于该弧状杆1 0及该三角杆3 0的 连结关系位置对调,使该连接轴4 3时设于该三角杆3 0的表 面,如此,可供使用者有不同的选择。权利要求1.一种具平衡煞车结构的自行车煞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弧状杆,是呈弧形杆状,其一端设有一来令片;一杠杆,呈杆状,其中间部位枢设于该弧状杆的另一端,且该杠杆的一端设有一煞车内线夹制器,其另外一端枢设有一滚轮;以及一三角杆,为呈三角状的杆体,其为局部外形与该弧状杆相对应的杆体,其一第一端以一连接轴枢接于该弧状杆,且该三角杆的杆身与该滚轮呈可滑移顶抵;该三角杆的一第二端设有一煞车线连接器,该煞车线连接器与是与该煞车内线夹制器位置对应;其中,该连接轴包含一回复弹簧是固定套设于该连接轴,该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平衡刹车结构的自行车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弧状杆,是呈弧形杆状,其一端设有一来令片;    一杠杆,呈杆状,其中间部位枢设于该弧状杆的另一端,且该杠杆的一端设有一刹车内线夹制器,其另外一端枢设有一滚轮;以及    一三角杆,为呈三角状的杆体,其为局部外形与该弧状杆相对应的杆体,其一第一端以一连接轴枢接于该弧状杆,且该三角杆的杆身与该滚轮呈可滑移顶抵;该三角杆的一第二端设有一刹车线连接器,该刹车线连接器与是与该刹车内线夹制器位置对应;其中,该连接轴包含一回复弹簧是固定套设于该连接轴,该回复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该弧状杆以及该三角杆的表面;该三角杆的另一端设有一与该弧状杆的该来令片相对的另一来令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宜玲刘于祯
申请(专利权)人:温宜玲刘于祯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