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泽民专利>正文

自行车刹车补强片定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2192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刹车补强片定位结构。它是在∩形补强片原底部左右两点固定的基础上增加上面一个固定点,即用一个与旋帽组合的轴管或用长螺杆将补强片上端与套管定位。由三点决定一个平面的原理可知,补强片由此十分稳固可靠,增加了行车安全性。(*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刹车补强片定位结构。目前,自行车刹车补强片定位结构,是将一呈∩形补强片底部螺固于两侧轴杆之端梢,由于上段悬空,易因碰撞而导致松动,丧失功能。故不太理想。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牢固、防止振松的自行车刹车补强片定位结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前叉架的套管与补强片之间设置一具长度调整功能的支撑轴管,利用其一端螺合一旋帽,而视套管与补强片之间距来调整旋帽的适当位置,达到该补强片除两侧底端抵定于轴杆外,其上方近中央位置处亦抵定旋帽,使之呈三点定位抵定而具有较佳的稳定性及耐撞击性。其次,本技术于补强片顶部近中央处设一纵向长形孔,有利于各种规格前叉架套管的纵向不等高中心轴孔均能适用。本技术的优点是能有效地调整并固定补强片,使之能确保前叉架之轴杆不偏移,尤对骑自行车的人提供更深一层的安全保障。为了便于详细了解本技术的结构,下面配合实施例附图予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部分元件分解图。图2为本技术组合外观图。图3为本技术组合示意图。实施例1请参阅图1-3,本技术主要元件包括一前叉架[2],其上段套管[21]近中央处设一轴孔[211],而中段架杆[22]、[23]的适应位置设有对称突出之轴杆[221]、[231],可供插置制动座[31]、[32];一补强片[4],呈∩形薄片状,其底端设有横向对称的条孔[41]、[42],可供插置于前叉架[2]的轴杆[221]、[231],并以螺丝[24]、[25]固定而顶部近中央位置设有一纵向长形孔[43];一轴管[5],其内侧为一贯通的螺孔[51],其外表层一端设有六角帽头部[52],可供一扳手抵定而以固定螺栓[61]穿径套管[21]而锁固于轴管[5]的一端,而轴管[5]的中段则为平滑部[53],以供穿置于吊线座[7]上的基孔[71],轴管[5]的另一端则设有外螺纹部[54],可供螺合于旋帽[55]的螺孔[551]端,而螺孔端轴向另侧则为具较大孔径的套孔[552]。组装时,螺栓[61]穿过轴孔[221]将轴管[5]螺固一端,吊线座[7]通过基孔[71]穿置于轴管[5]的中段平滑部[53]上,旋上旋帽[55],用另一螺栓[62]穿径补强片长形孔[43]而螺固于轴管内螺孔[51]的另一端。实施例2一种自行车刹车补强片定位结构改良,(附图省略)系于自行车前叉架[2]的轴杆[221]、[223]处,套上并螺固一呈∩形薄片状的补强片[4],补强片[4]上方中部开有一长形孔[43],长螺杆[62]穿过长形孔[43]后套上套筒、吊线座[7]、套筒,再穿过前叉架轴孔[221]后用螺帽固定;吊线座轴孔[71]两端及长形孔[43]、轴孔[211]处可设置垫片。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刹车补强片定位结构,系于自行车前叉架的轴杆、处,套上并螺固一呈∩形薄片状的补强片,其特征在于前叉架套管上的轴孔与补强片的长形孔之间设置一支撑轴管;轴管内部为内螺纹孔,轴管外部一端为六角帽头部,中段为平滑部,另一端为外螺纹部;轴管中段平滑部套置吊线座,而轴管外螺纹部螺合一旋帽,用另一螺栓穿经补强片而螺固于轴管内螺纹孔的另一端。2.一种自行车刹车补强片定位结构,系于自行车前叉架[2]的轴杆[221]、[231]处,套上并螺固一呈∩形薄片状的补强片[4],其特征在于补强片[4]上方中部开有一长形孔[43],长螺杆[62]穿过长形孔[43]后套上套筒、吊线座[7]、套筒、再穿过前叉架轴孔[211]后用螺帽固定;吊线座轴孔[71]两端及长形孔[43]、轴孔[211]处可设置垫片。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刹车补强片定位结构。它是在文档编号B62L1/00GK2216029SQ94226389公开日1995年12月27日 申请日期1994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1994年3月15日专利技术者陈泽民 申请人:陈泽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刹车补强片定位结构,系于自行车前叉架[2]的轴杆[221]、[231]处,套上并螺固一呈∩形薄片状的补强片[4],其特征在于:前叉架套管[21]上的轴孔[211]与补强片的长形孔[43]之间设置一支撑轴管[5];轴管内部为内螺纹孔[51],轴管外部一端为六角帽头部[52],中段为平滑部[53],另一端为外螺纹部[54];轴管中段平滑部[53]套置吊线座[7],而轴管外螺纹部[54]螺合一旋帽[55],用另一螺栓[62]穿经补强片而螺固于轴管内螺纹孔[51]的另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泽民
申请(专利权)人:陈泽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