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强专利>正文

可实现三轮车的三个轮互换的前减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91290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实现三轮车的三个轮互换的前减震装置,左减震杆与右减震杆间隔设置,左减震杆与右减震杆的底端部架设有主轴,主轴的端部螺接有自锁螺母,在主轴上通过间隔设置的轴承转动连接有制动鼓,在制动鼓上设有套接于主轴上的边盖,两轴承之间的主轴上套有轴套,制动鼓的一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安装螺孔,安装螺孔内螺接有螺栓,在制动鼓上架设有板轮,在板轮上开设与安装螺孔配合的安装孔,所述螺栓一端穿过该安装孔,并在板轮外侧的螺栓上依次套有平垫与弹垫,在螺栓上旋有紧固螺母将板轮固定在制动鼓上。在车轮车胎爆胎时,三轮车装配的备用胎即可安装在具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前车架上,以解决前轮爆胎的一时之急。(*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三轮车前减震装置,尤其是一种可实现三轮车的三 个轮互换的前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备用胎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普遍存在了。但早期的三轮车前 轮如果在日常的运输途中前轮爆胎了,只能找路途中修理店修理,后轮的备 胎只能用在后轮上,而不可能用在前轮上,感觉没有像汽车的备用胎一样用 于解决一时之急,人们普遍感觉这样的三轮车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备用胎也可 用于前车架上、以解决前轮爆胎的一时之急的可实现三轮车的三个轮互换的 前减震装置。按照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左减震杆与右减震杆间隔设置,左减 震杆与右减震杆的底端部架设有主轴,主轴的端部螺接有自锁螺母,在主轴 上通过间隔设置的轴承转动连接有制动鼓,在制动鼓上设有套接于主轴上的 边盖,两轴承之间的主轴上套有轴套,制动鼓的一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安装螺 孔,安装螺孔内螺接有螺栓,在制动鼓上架设有板轮,在板轮上开设与安装 螺孔配合的安装孔,所述螺栓一端穿过该安装孔,并在板轮外侧的螺栓上依 次套有平垫与弹垫,在螺栓上旋有紧固螺母将板轮固定在制动鼓上。在设有板轮一侧的轴承与左减震杆或者右减震杆之间的主轴上套有衬 套。所述边盖在面对制动鼓的一侧面沿着其周向开设有凹环,所述制动鼓上 设有嵌入该凹环内呈环状的挡板。在车轮车胎爆胎时,三轮车装配的备用胎即可安装在具有本技术的。 前车架上,以解决前轮爆胎的一时之急。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左减震杆2与右减震杆13间隔设置,左减震杆2与右减震杆13的底端部架设有主轴14,主轴14的端部螺接有自锁螺母1,在主轴14 上通过间隔设置的轴承4转动连接有制动鼓6,在制动鼓6上设有套接于主 轴14上的边盖3,两轴承4之间的主轴14上套有轴套5,制动鼓6的一侧壁 上开设有若干安装螺孔,安装螺孔内螺接有螺栓7,在制动鼓6上架设有板 轮8,在板轮8上开设与安装螺孔配合的安装孔,所述螺栓7—端穿过该安 装孔,并在板轮8外侧的螺栓7上依次套有平垫9与弹垫10,在螺栓7上旋 有紧固螺母11将板轮8固定在制动鼓6上。在设有板轮8 —侧的轴承4与左减震杆2或者右减震杆13之间的主轴 14上套有衬套12。所述边盖3在面对制动鼓6的一侧面沿着其周向开设有凹 环15,所述制动鼓6上设有嵌入该凹环15内呈环状的挡板16。使用时,当前轮车胎爆胎时,即可通过旋下紧固螺母11,取出弹垫10 与平垫9,即可将具有爆胎的板轮8取下,再将具有好胎的板轮8的安装孔 套在螺栓7上,依次套上平垫9与弹垫10,再旋上紧固螺母ll,前轮即更换 完毕,可继续行走了。权利要求1、一种可实现三轮车的三个轮互换的前减震装置,包括间隔设置的左减震杆(2)与右减震杆(13),左减震杆(2)与右减震杆(13)的底端部架设有主轴(14),主轴(14)的端部螺接有自锁螺母(1),在主轴(14)上通过间隔设置的轴承(4)转动连接有制动鼓(6),在制动鼓(6)上设有套接于主轴(14)上的边盖(3),两轴承(4)之间的主轴(14)上套有轴套(5),其特征是制动鼓(6)的一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安装螺孔,安装螺孔内螺接有螺栓(7),在制动鼓(6)上架设有板轮(8),在板轮(8)上开设与安装螺孔配合的安装孔,所述螺栓(7)一端穿过该安装孔,并在板轮(8)外侧的螺栓(7)上依次套有平垫(9)与弹垫(10),在螺栓(7)上旋有紧固螺母(11)将板轮(8)固定在制动鼓(6)上。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三轮车的三个轮互换的前减震装置,其特 征是在设有板轮(8) —侧的轴承(4)与左减震杆(2)或者右减震杆(13) 之间的主轴(14)上套有衬套(12)。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实现三轮车的三个轮互换的前减震装置,其特 征是所述边盖(3)在面对制动鼓(6)的一侧面沿着其周向开设有凹环(15), 所述制动鼓(6)上设有嵌入该凹环(15)内呈环状的挡板(16)。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可实现三轮车的三个轮互换的前减震装置,左减震杆与右减震杆间隔设置,左减震杆与右减震杆的底端部架设有主轴,主轴的端部螺接有自锁螺母,在主轴上通过间隔设置的轴承转动连接有制动鼓,在制动鼓上设有套接于主轴上的边盖,两轴承之间的主轴上套有轴套,制动鼓的一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安装螺孔,安装螺孔内螺接有螺栓,在制动鼓上架设有板轮,在板轮上开设与安装螺孔配合的安装孔,所述螺栓一端穿过该安装孔,并在板轮外侧的螺栓上依次套有平垫与弹垫,在螺栓上旋有紧固螺母将板轮固定在制动鼓上。在车轮车胎爆胎时,三轮车装配的备用胎即可安装在具有本技术的。前车架上,以解决前轮爆胎的一时之急。文档编号B62K25/06GK201264693SQ20082003949公开日2009年7月1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26日专利技术者强 王 申请人:强 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实现三轮车的三个轮互换的前减震装置,包括间隔设置的左减震杆(2)与右减震杆(13),左减震杆(2)与右减震杆(13)的底端部架设有主轴(14),主轴(14)的端部螺接有自锁螺母(1),在主轴(14)上通过间隔设置的轴承(4)转动连接有制动鼓(6),在制动鼓(6)上设有套接于主轴(14)上的边盖(3),两轴承(4)之间的主轴(14)上套有轴套(5),其特征是:制动鼓(6)的一侧壁上开设有若干安装螺孔,安装螺孔内螺接有螺栓(7),在制动鼓(6)上架设有板轮(8),在板轮(8)上开设与安装螺孔配合的安装孔,所述螺栓(7)一端穿过该安装孔,并在板轮(8)外侧的螺栓(7)上依次套有平垫(9)与弹垫(10),在螺栓(7)上旋有紧固螺母(11)将板轮(8)固定在制动鼓(6)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强
申请(专利权)人:王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