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907591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9 22:32
一种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包括有:基板;第一围栏,设于该基板的表面上,该第一围栏于该基板上包围形成第一配置区域,该第一围栏的材质为透明材料;至少一发光二极管,设置于该第一配置区域内;以及一第一透镜,包覆住该第一围栏、该发光二极管及该第一封装材料,该透镜内含有第一荧光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0年10月27日、申请号为201010532037.0、专利技术名称为“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封装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发光组件未直接接触荧光材料的封装型态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
技术介绍
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1de,LED)由于其耗电量低、效率高且寿命长的优点,因此可广泛用于各种应用领域,例如笔记型计算机、监视器、移动电话、电视和液晶显示器所用背光模块的光源。再者,随着越来越多研发人员投入发光二极管(LED)的研宄发展,使得目前的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强度已达到照明的程度。以目前最常使用的白光发光二极管为例,其是利用光三原色调光组合,将发出红、绿及蓝色光的三种发光二极管芯片以阵列方式组合并予以封装,并将三种不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色光加以混合,即获得可发出白色光的多晶粒发光二极管封装装置。现有发光二极管封装装置是以添加有荧光粉体的封装体直接包覆住发光二极管芯片,即发光二极管与用以折射光线的荧光粉体直接的接触结合。上述的现有做法,是将荧光粉体均匀的混合至树脂材料的封装体内(称做均匀涂布方式(uniformdistribut1n)),或者是将荧光粉体的混合区域靠近于发光二极管芯片的位置(称做敷型涂布方式(conformal distribut1n)),皆是为了改善发光二极管的出光颜色均勾性。如此一来,当发光二极管芯片运作时,其所产生的高热能将直接传递至封装材料,而荧光粉体因受热而造成其特性的改变,进而导致发光二极管封装装置的整体发光效能降低。并且,在现行的发光二极管的封装技术中,难以达到照明光线的空间光谱分布以及照明亮度的一致性。由于目前现有的发光二极管(LED)的发光效率仍过低,且制造成本也相对昂贵,对相关领域的技术研发人员来说,最重要的研发课题即是将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大幅提升,以及降低发光二极管的制造成本,如此发光二极管于日后得以具备优势竞争力。封装技术是影响发光二极管的效能的最重要环节之一,为了提高发光二极管的颜色均匀性及达到高输出流明(光通量)等特性,现有的荧光粉涂布方式已无法满足现今对于发光二极管的要求。因此,遂有制造厂商发展出不同于现有的荧光粉涂布技术,例如美国专利第6,576,488号专利案所载的技术,其发光二极管通过电泳披覆技术将荧光层沉积形成于导电基板/非导电基板(芯片)上;或者是,将一荧光涂布片直接贴附于芯片上,以达到增进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能目的。但,6,576,488号专利案所揭露的电泳披覆技术,其制造成本相当昂贵,因此无法降低发光二极管的成本,使得以此一做法制造而成的发光二极管在市场上并不具备价格优势。另外,以荧光涂布片贴附于芯片上的做法,其荧光涂布片必须另外制造,导致备料过程繁复,且贴附荧光涂布片的步骤必须相当精确,其良率不易控制,相对造成制造成本的上升。目前也有制造厂商以娃胶透镜(siliconelens)做为发光二极管的封装材料,藉以增加发光二极管的折射率,进而提高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能。硅胶透镜除了具备有高透光性及高折射率的优点,更兼具备高耐温性、高绝缘性、及高化学稳定性等优异的材料特性,因此相当适用于高功率发光二极管上。硅胶透镜可承受发光二极管于运作时所产生的高温,改善现有封装材料因高温而造成材料劣化的问题,大幅提高发光二极管的可靠度。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藉以改进现有发光二极管封装装置的添加有荧光粉体的封装材料直接与发光二极管芯片相接触,进而导致发光效能不显著及照明亮度不均匀,以及改进现有发光二极管封装装置的工艺步骤繁复,导致其制造成本过高等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揭露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包括有一基板、一第一围栏、至少一发光二极管、一第一封装材料、一第二围栏、及一第二封装材料。其中,第一围栏设于基板的表面上,并于基板上包围形成一第一配置区域,第一围栏的材质为透明材料。发光二极管设置于第一配置区域内,并可发出照明光线。第一封装材料设置于第一配置区域内,并且覆盖住发光二极管,第一封装材料的材质为透明材料。第二围栏设于基板的表面上,并于位于第一围栏外,第二围栏与第一围栏之间形成一第二配置区域,第二围栏的材质为透明材料。第二封装材料内添加有荧光材料,第二封装材料设置于第二配置区域内,并且覆盖住第一围栏、发光二极管及第一封装材料。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揭露另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包括有一基板、一围栏、至少一发光二极管、一第一封装材料、及一第二封装材料。其中,围栏设于基板的表面上,并于基板上包围形成一配置区域,围栏的材质为透明材料。发光二极管设置于配置区域内,并可发出照明光线。第一封装材料设置于配置区域内,并且覆盖住发光二极管,第一封装材料的材质为透明材料。第二封装材料内添加有荧光材料,第二封装材料设置于第二配置区域内,并且覆盖住围栏、发光二极管及第一封装材料。本专利技术的功效在于,通过将发光二极管与具有荧光材料的封装材料相互远离(remote phosphor)而不直接接触的设置关系,使得发光二极管与反射光线的焚光材料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因而提高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的整体发光效能以及反射光线的均匀性。由于荧光材料远离发热来源的发光二极管,也就是说,荧光材料与发光二极管并不直接接触,因此可提高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的可靠度(reliability),适用于多个发光二极管的封装结构,同时得以大幅降低制造成本。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剖视侧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不同态样的剖视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不同态样的剖视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剖视侧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不同态样的剖视侧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不同态样的剖视侧视图。其中,附图标记第一实施例100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110 基板120 第一围栏121第一配置区域130发光二极管140第一封装材料150 第二围栏151第二配置区域160第二封装材料161第一焚光材料170 透镜171第二荧光材料第二实施例300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310 基板320 围栏321配置区域330发光二极管340第一封装材料350第二封装材料351第一荧光材料360 透镜361第二荧光材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剖视侧视图。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100包括有一基板110、一第一围栏(enclosure) 120、至少一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1de,LED) 130、一第一封装材料 140、一第二围栏 150 及一第二封装材料160。基板110的材质可选自金属材料、陶瓷材料、钻石材料、类钻碳材料、或印刷电路板的其中一种材料,但并不以此为限。第一围栏120设于基板110的顶表面上,并于基板110的表面上包围形成一第一配置区域121。值得注意的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围栏120与基板110之间概略呈相互垂直的关系,第一围栏120的材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二极管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基板;第一围栏,设于该基板的表面上,该第一围栏于该基板上包围形成第一配置区域,该第一围栏的材质为透明材料;至少一发光二极管,设置于该第一配置区域内;以及一第一透镜,包覆住该第一围栏、该发光二极管及该第一封装材料,该透镜内含有第一荧光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子淇
申请(专利权)人:英特明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