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握把套固定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9836 阅读:2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行车握把套固定构造,包括有一硬质塑胶内壳、一软质塑胶外壳、至少一金属束紧件,以及至少一锁固螺栓;其中,该硬质塑胶内壳自由端的环状端面上突设有至少一弧形定位凸块,而与圆形开口相隔有一第一径向宽度,该金属束紧件相对侧的环状端面上则相对凹设有至少一弧形定位凹槽,并与内环面相隔有大致等于第一径向宽度的第二径向宽度,可用以容纳该弧形定位凸块呈嵌插定位状;据此,当锁固螺栓锁紧时,可使金属环箍的内环面全面接触迫紧车把手,故可提高金属环箍的迫紧力,并有效地限制该硬质塑胶内壳转动。(*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行车握把套固定构造技术領域本技术是与一种自行车构件有关,更详而言之,特别是指一种可提高自行车握把 套与车把手彼此间迫紧力的固定构造。 背景拔术按, 一般自行车由金属材料制成的车把手上会穿套固定可供骑乘者握持的握把套,该 握把套区分有软质握把套与硬质握把套,该软质握把套整体均由软质塑胶材料所制成,并 紧配于车把手上,这些不需藉助任何束紧构件的软质握把套缺点甚多,故非本技术讨 论范畴,至于该硬质握把套主要是由一硬质塑胶内壳外部包覆一软质塑胶外壳所组成,且 为将该硬质塑胶内壳固定于车把手上,以防止打滑旋转,通常会利用各种束紧构件束紧固 定自由端,如美国专利号码第6,263,759B1号的专利案,即明白地揭示了一种握把套的固 定构造,其是利用硬质塑胶内壳自由端从内表面径向延伸的纵向突起,以及利用金属环箍 内表面上相对形成的突起接收凹槽彼此间相互嵌置,使金属环箍上的锁固螺栓旋紧时,可 将硬质塑胶内壳迫紧固定于车把手上。惟, 一般金属表面与金属表面间具有较大摩擦阻力,塑胶表面与金属表面间的摩擦阻 力较小,因此,上述美国专利案的硬质塑胶内壳自由端上从内表面延伸的突起,以及金属 环箍上成型于内表面的突起接收凹槽,两者所构成的嵌置构造,将使金属环箍内表面与车 把手外表面间属于金属表面间的接触摩擦面积减少,而减弱金属环箍与车把手彼此间的束 紧力,纵使其刻意将突起接收凹槽设为非贯穿形态,企图来提高金属表面间的接触摩擦面 积,但实际上却仍嫌不足,特别是应用于激烈运动或竞赛时,或许,可再藉由增加金属环 箍内表面的宽度来弥补,但也相对增加了重量与材料成本,并影响整体美观性。 专利技术内審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握把套固定构造,金属束紧件的内环面可 全面地接触迫紧车把手,使彼此间具有较大的接触摩擦面积,可提高金属束紧件的迫紧力。 本技术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握把套固定构造,能有效地限制硬质塑胶 内壳转动,使摄把套可被牢固定位。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一种自行车握把套固定构造,包括有一硬质塑胶内壳、一 软质塑胶外壳、至少一金属束紧件,以及至少一锁固螺栓;该硬质塑胶内壳自由端的环状 端面上突设有至少一弧形定位凸块,而与圆形开口相隔有一第一径向宽度,该金属束紧件 相对侧的环状端面上则相对凹设有至少一弧形定位凹槽,并与内环面相隔有大致等于第一 径向宽度的第二径向宽度,可用以容纳该弧形定位凸块呈嵌插定位状。本技术所提供的握把套固定构造,当锁固螺栓锁紧时,由于该金属束紧件的内环 面可全面地接触迫紧车把手,使彼此间具有较大的接触摩擦面积,因此,可提高金属束紧 件的迫紧力,同时有效地限制该硬质塑胶内壳转动,使握把套可被牢固定位。 附圃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握把套外观组合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握把套立体分解图,并显示有两个弧形定位凸块与一 个弧形定位凹權。图3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硬质塑胶内壳与软质塑胶外壳一自由端的侧视平面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金属环箍侧视平面图。图5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握把套于环箍部位的纵向剖面图。图6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握把套组合于车把手后于环箍部位的纵向剖面图。图7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握把套组合于车把手后的横向剖面图。图8是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握把套组合于车把手的外观组合图。图9是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握把套组合于车把手后于环箍部位的纵向剖面图,并显示有一个弧形定位凸块与一个弧形定位凹槽。图lO是本技术第三实施例握把套组合于车把手后于环箍部位的纵向剖面图,并显示有两个弧形定位凸块与两个弧形定位凹槽。图11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握把套的立体分解图。图12是本技术第四实施例握把套组合于车把手后于金属弧形夹块部位的纵向剖 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首先,慵参阅图l、图2,本技术第一实施例的自行车握把套固定构造,该握把 套主要包括有一硬质塑胶内壳l 0、一软质塑胶外壳2 0、两金属束紧件及两锁固螺栓4 0;以下是针对上述组成构造逐一说明该硬质塑胶内壳l 0,请再参阅图3,是由硬质塑胶材料所制成呈中空管状,而具有 两自由端l 1,该等自由端l l间贯穿有一可穿套于金属车把手5 0的套接孔1 2,该套 接孔l 2两竭的圆形开口1 2 l周围各形成有一环状端面l 3,本实施例是分别在该等环 状端面l 3上突设有两沿圆周方向延伸且相隔距离d的弧形定位凸块l 4,该弧形定位凸 块l 4的径向内壁与圆形开口1 2 1内表面间相隔有一第一径向宽度S1。该软质塑胶外壳2 0,是由软质塑胶材料所制成,而一体包覆于该硬质塑胶内壳l 0 的外表面上,可提供手部握持。该等金羼束紧件,请再参阅图4,本实施例的金属束紧件是分别由呈C形的金属环箍 3 0所构成,而具有一缺口3 1、两相对侧的环状端面3 2及一内环面3 3;其中,该缺 口3 l—俩壁设有一穿孔3 1 1,另一相对侧壁设有一螺孔3 1 2;该等金属环箍3 0在 相对硬质塑胶内壳l 0两自由端1 l的环状端面3 2上分别凹设有一沿圆周方向延伸的弧 形定位凹槽3 4,该弧形定位凹槽3 4的径向内槽壁与内环面3 3间相隔有一第二径向宽 度S2,大致等于该硬质塑胶内壳l 0的第一径向宽度S1,同时,该弧形定位凹槽3 4的 空间大小可同时容纳该硬质塑胶内壳l0相对自由端1l上的两弧形定位凸块l4呈嵌插 定位状,如图5所示,其中,本实施例的弧形定位凹槽3 4径向外侧壁与弧形定位凸块1 4相对側壁间存在有微小间隙,有助于彼此间的容纳组装。该等锁固镙栓4 0,可分别自该金属环箍3 0的缺口3 l—侧壁穿孔3 1 l穿过,再 与相对侧壁的鳔孔3 1 2螺设锁固,而可将该缺口3 1两相对侧壁1主接近方向迫紧,使金 属环糖3 0内环面3 1可全面接触迫紧位于该硬质塑胶内壳1 0中的车把手5 0外表面5 1,如图6至图8所示,同时将该硬质塑胶内壳l 0限制转动地固定于车把手5 0上。请参阅图9,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自行车握把套固定构造,大致与第一实施例相 同,其差别在于将该硬质塑胶内壳1 0各环状端面1 3上原来呈分开状的两个弧形定位凸 块l 4相连形成一螯个弧形定位凸块1 4,使其仍然可以容纳于各相对金属环箍3 0上的 弧形定位凹槽3 4中呈嵌插定位状。请参阅衝l 0,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自行车握把套固定构造,大致与第一实施例 相同,其差别在于将该等金属环箍3 0的环状端面3 2上单一弧形定位凹槽3 4,改为两 个彼此独立的叛形定位凹槽3 4,使其可个别容纳该硬质塑胶内壳l O的两弧形定位凸块 1 4呈嵌插定位状。诸参阅图l 1、图l 2,本技术第四实施例的自行车握把套固定构造,大致与第 一实簾例相同,其差别在于将该金属束紧件由原本一金属环箍3 0,改为两个独立且分别 呈半月形的金属弧形夹块3 0 1,每一金属弧形夹块3 0 1同样形成有两相对侧的环形端 面3 2及一内环面3 3,且分别具有两自由端3 5,同时,该等金属弧形夹块3 0 l任两 相对自由端3 5间各形成有一适当间隔的缺口 3 1,使每一金属束紧件具有两缺口 3 1, 另任两相对的自由端3 5上分别设有一穿孔3 5 l与一螺孔3 5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握把套固定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硬质塑胶内壳,是呈中空管状,且具有两自由端,该等自由端间贯穿有一可穿套于车把手的套接孔,该套接孔两端开口周围各形成有一环状端面,且一环状端面上突出有一沿圆周方向延伸的弧形定位凸块,该弧形定位凸块与开口内表面间相隔有一第一径向宽度;    一金属束紧件,可圈套于硬质塑胶内壳自由端的车把手周围,而具有至少一缺口、两相对侧的环状端面,以及内环面;其中一侧的环状端面上凹设有一沿圆周方向延伸的弧形定位凹槽,该弧形定位凹槽与内环面间相隔有一第二径向宽度,等于硬质塑胶内壳的第一径向宽度,且弧形定位凹槽可供容纳硬质塑胶内壳的弧形定位凸块呈嵌插定位状;    一锁固螺栓,将该金属束紧件的缺口两相对侧壁相互穿伸锁固,使金属束紧件内环面可全面接触迫紧位于该硬质塑胶内壳中的车把手外表面,同时将硬质塑胶内壳限制转动地固定于车把手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庆铨
申请(专利权)人:维克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