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动力节能循环冷却水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97458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18 0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EPS模塑产品生产冷却装置,尤其是一种无动力节能循环冷却水池。一种无动力节能循环冷却水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水沟、冷却水池,引水沟设于冷却水池的两侧,引水沟与热水源相连通,靠近热水源一侧的引水沟为多条,其道尾相通形成“Z”型水道,“Z”型水道绕过冷却水池的一端头与另一侧的引水沟相连通,引水沟的末端设有放水口,放水口与冷却水池相连通,冷却水池内间隔设有多排水池隔墙,每排水池隔墙上设有引水孔,引水孔为多个且间隔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传统的冷却塔降温,利用盘状引水沟自然降温,达到生产工艺的冷却要求,并节约了电能。其布局合理、结构简单、经济实用,可满足EPS模塑产品生产实际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EPS模塑产品生产冷却装置,尤其是一种无动力节能循环冷却水池
技术介绍
在EPS模塑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在成品脱模前都有个冷却工艺,而大部分的冷却工艺都是采用水冷的方式。传统的冷却水池都是采用冷却塔来降低水温,用电量大,生产成本支出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经济实用,完全可以满足EPS模塑产品生产设备的水冷却工艺的要求,节约了电能及冷却塔的费用支出的小型自动加料破拱料斗。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动力节能循环冷却水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水沟7、冷却水池2,所述引水沟7设于冷却水池2的两侧,引水沟7与热水源I相连通,靠近热水源I 一侧的引水沟7为多条,其道尾相通形成“Z”型水道,“Z”型水道绕过冷却水池2的一端头与另一侧的引水沟7相连通,引水沟7的末端设有放水口 4,放水口 4与冷却水池2相连通,所述冷却水池2内间隔设有多排水池隔墙5,每排水池隔墙5上设有引水孔6,引水孔6为多个且间隔设置;相邻设置的所述水池隔墙5上所设引水孔6的位置不同,其中一个的引水孔6设于水池隔墙5的上部,则另一个的引水孔6设于水池隔墙5的底部;冷却水池2尾端设有抽冷水管11,抽冷水管11连接有水泵12。顺着水的流向,所述引水沟7从起点到终点的底部最好设置为13?18%的斜坡。所述引水沟7从起点到终点的底部设置为15%的斜坡为最佳。所述的冷却水池2尾端所设的抽冷水管11上最好设有泄压口 10。所述冷却水池2尾端的底部最好设有沉沙井8,与所述沉沙井8相连通设有排污管9。所述冷却水池2最好连通设有蒸汽冷凝水入口 3。可把生产车间里的蒸汽冷凝水、冷却后的余水进行回收,循环使用。本技术的引水沟顺着水流的流向,从高到低从起点到终点最好有15%的坡度,这样使水流更顺畅。水池隔墙最好设有三排,也可以根据冷却要求实际需要多设几排,分别设有引水孔,第一排在水面下设引水孔,第二排在水池底部设有引水孔,第三排又在水下面方设引水孔,以利水流能上下流动。可根据场地条件及冷却要求将引水沟加长或多加几道。在抽冷水管中开泄压口并安装阀门,这样既可调节抽冷水管的压力及大小,又可以将多余的水喷洒在水池里增加冷却效果。水池内后部设沉沙井,以方便清淤。水池尾部安装排污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本设计采用流水循环冷却来达到冷却效果,其冷却效果完全可以满足EPS模塑产品生产设备的水冷却工艺的要求,节约了电能及冷却塔的费用支出。本技术使用于EPS包装、板材等生产线的水冷却工艺,该装置无需传统的冷却塔降温,利用盘状引水沟自然降温,达到生产工艺的冷却要求,并节约了电能。通过对蒸汽冷凝水、冷却后的余水进行回收循环使用,节约了水资源。其布局合理、结构简单、经济实用,可满足EPS模塑产品生产实际需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I为热水源,2为冷却水池,3为蒸汽冷凝水,4为放水口,5为水池隔墙,6为引水孔,7为引水沟,8为沉沙井,9为排污管,10为泄压口,11为抽冷水管,12为水泵。图中虚线箭头方向为水流方向。【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照图1、图2,为一种无动力节能循环冷却水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水沟7、冷却水池2,所述引水沟7设于冷却水池2的两侧,引水沟7与热水源I相连通,靠近热水源I 一侧的引水沟7为多条,其道尾相通形成“Z”型水道,“Z”型水道绕过冷却水池2的一端头与另一侧的引水沟7相连通,引水沟7的末端设有放水口 4,放水口 4与冷却水池2相连通,所述冷却水池2内间隔设有三排水池隔墙5,每排水池隔墙5上设有引水孔6,引水孔6为多个且间隔设置;相邻设置的所述水池隔墙5上所设引水孔6的位置不同,其中一个的引水孔6设于水池隔墙5的上部,则另一个的引水孔6设于水池隔墙5的底部;冷却水池2尾端设有抽冷水管11,抽冷水管11连接有水泵12。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顺着水的流向,所述引水沟7从起点到终点的底部设置为13%的斜坡。所述的冷却水池2尾端所设的抽冷水管11上设有泄压口10。实施例3: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顺着水的流向,所述引水沟7从起点到终点的底部设置为15%的斜坡。实施例4:与实施例2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顺着水的流向,所述引水沟7从起点到终点的底部设置为18%的斜坡。实施例5:与实施例4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冷却水池2尾端的底部设有沉沙井8,与所述沉沙井8相连通设有排污管9。实施例6:与实施例5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冷却水池2连通设有蒸汽冷凝水入口 3ο实施例7:与实施例6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所述所述水池隔墙设有四排。【主权项】1.一种无动力节能循环冷却水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水沟(7)、冷却水池(2),所述引水沟(7)设于冷却水池(2)的两侧,引水沟(7)与热水源(I)相连通,靠近热水源(I) 一侧的引水沟(7)为多条,其道尾相通形成“Z”型水道,“Z”型水道绕过冷却水池(2)的一端头与另一侧的引水沟(7)相连通,引水沟(7)的末端设有放水口(4),放水口(4)与冷却水池(2)相连通,所述冷却水池(2)内间隔设有多排水池隔墙(5),每排水池隔墙(5)上设有引水孔(6),引水孔(6)为多个且间隔设置;相邻设置的所述水池隔墙(5)上所设引水孔(6)的位置不同,其中一个的引水孔(6)设于水池隔墙(5)的上部,则另一个的引水孔(6)设于水池隔墙(5)的底部;冷却水池⑵尾端设有抽冷水管(11),抽冷水管(11)连接有水泵(1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动力节能循环冷却水池,其特征在于顺着水的流向,所述引水沟(7)从起点到终点的底部设置为13?18%的斜坡。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动力节能循环冷却水池,其特征在于顺着水的流向,所述引水沟(7)从起点到终点的底部设置为15%的斜坡。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无动力节能循环冷却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水池(2)尾端所设的抽冷水管(11)上设有泄压口(10)。5.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无动力节能循环冷却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池(2)尾端的底部设有沉沙井(8),与所述沉沙井(8)相连通设有排污管(9)。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动力节能循环冷却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池(2)尾端的底部设有沉沙井(8),与所述沉沙井(8)相连通设有排污管(9)。7.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无动力节能循环冷却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池(2)连通设有蒸汽冷凝水入口(3)。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动力节能循环冷却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池(2)连通设有蒸汽冷凝水入口(3)。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动力节能循环冷却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池(2)连通设有蒸汽冷凝水入口(3)。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动力节能循环冷却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池隔墙设有三排。【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EPS模塑产品生产冷却装置,尤其是一种无动力节能循环冷却水池。一种无动力节能循环冷却水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水沟、冷却水池,引水沟设于冷却水池的两侧,引水沟与热水源相连通,靠近热水源一侧的引水沟为多条,其道尾相通形成“Z”型水道,“Z”型水道绕过冷却水池的一端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动力节能循环冷却水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水沟(7)、冷却水池(2),所述引水沟(7)设于冷却水池(2)的两侧,引水沟(7)与热水源(1)相连通,靠近热水源(1)一侧的引水沟(7)为多条,其道尾相通形成“Z”型水道,“Z”型水道绕过冷却水池(2)的一端头与另一侧的引水沟(7)相连通,引水沟(7)的末端设有放水口(4),放水口(4)与冷却水池(2)相连通,所述冷却水池(2)内间隔设有多排水池隔墙(5),每排水池隔墙(5)上设有引水孔(6),引水孔(6)为多个且间隔设置;相邻设置的所述水池隔墙(5)上所设引水孔(6)的位置不同,其中一个的引水孔(6)设于水池隔墙(5)的上部,则另一个的引水孔(6)设于水池隔墙(5)的底部;冷却水池(2)尾端设有抽冷水管(11),抽冷水管(11)连接有水泵(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军敏夏威徐喜龙
申请(专利权)人:奎屯天策科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