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戈平专利>正文

折叠自行车前后车架锁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7974 阅读:2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折叠自行车前后车架锁定装置包括固装于后车架的锁体、固装于前车架的锁盖,锁体内开锁轴装有开锁齿轮,上下锁销与固接于锁体的弹簧连接,上下锁销所接上下齿条在开锁齿轮的左右与之啮合。开锁轴外端装有开锁手柄。锁盖的上下盖前端相互固接、后端与固装于后车架的铰轴铰接。上下盖有与锁销顶端锁舌相配的锁孔,上下盖转至锁体上下方锁舌插入锁孔。开锁手柄带动开锁齿轮转动,齿条带动锁销移动,锁舌同步脱出锁孔,前车架后转折叠。展开时前车架前转回位,上下盖回到锁体上下方时,压迫锁舌进入锁体、锁舌与锁孔相对时插入锁孔,保持锁定。开锁手柄连接拉线,拉线一端位于便于操作处。本装置锁定牢固,安全稳定;锁定过程平滑省力,方便操作。(*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折叠自行车领域,具体为一种折叠自行车前后车架锁定装置。(二)技术背景目前折叠自行车多为前后车架对折结构,其前后车架展开后必须固定,才能保证车架的整体稳定,骑行安全舒适。目前折叠自行车前后车架的折叠及展开的锁定装置主要采用插栓式或偏心压力手柄两类方式。插栓式的锁定装置中插栓与栓孔为滑动配合,二者之间本有一定间隙,插拔使用对机件磨损,自行车行驶过程中的震动也造成磨损,都使插栓与栓孔的配合间隙加大,造成前后车架连接的稳定性降低,影响车辆行驶的安全。偏心压力手柄式的锁定机构中,闭合时偏心压力杆进入锁体一侧的开口槽,拨动手柄加压使之保持闭合。由于其偏心角度即偏心压力是人为调整控制的,一旦控制不当,骑行过程中的震动有可能导致锁体松动,甚至压力杆会顺开口槽脱出,后果危险。除了安全隐患的问题,上述锁定装置的操作也不方便,使用者在变换车辆状态需要俯身搬动插栓或者拨转偏心手柄。(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折叠自行车前后车架锁定装置,具有双向锁销插入锁孔,弹簧弹力保证锁定,使前后车架紧密闭合。本技术的折叠自行车前后车架锁定装置包括固装于折叠自行车后车架接合端的锁体、固装于前车架接合端的锁盖,锁盖与固装于后车架的铰轴铰接,锁体为壳体,锁体内固定的开锁轴上安装开锁齿轮,上下二柱形锁销的锁舌分别朝上和朝下,上下锁销分别与上下弹簧的一端连接,上下弹簧的另一端固接于锁体的壳体,上锁销的下方固接上齿条,下锁销的上方固接下齿条,上下齿条分别在开锁齿轮的左右侧与之啮合。开锁轴外端安装有开锁手柄。锁盖有平行的上下盖,上下盖的前端相互固定连接,并与前车架固接后端与铰轴铰接。上下盖上有与锁销顶端的锁舌相配合的锁孔,当锁盖转动至其上下盖位于锁体上下方时,锁舌插入锁孔内。转动开锁手柄,开锁齿轮随之转动,与之啮合的上下齿条同步向下、上移动,带动上锁销下移、下锁销同步上移,上下锁舌同步脱出锁盖的锁孔,解除锁定,前车架即可向后转折至180度折叠。需展开时,前车架向前转动回位,锁盖的上下盖回到锁体上下方时,上下盖前沿压迫上下锁舌进入锁体内、上下弹簧被压缩,当锁孔与锁舌相对时,在弹簧张力作用下,锁舌插入锁孔内,并在弹簧作用下保持锁定状态。为使锁盖与锁体的结合动作平滑,面对锁盖移入方向锁舌一侧为斜平面或斜弧面,锁盖的上下盖朝向锁体的侧沿有与锁舌相配合的上翘的弧形导向沿。当锁盖的上下盖转动到锁体的上下方时,其上下盖的弧形导向沿压在锁舌的钭面上,逐渐平顺地将锁销压入锁体内。开锁手柄连接拉杆或拉线的一端,拉杆或拉线的另一端与固定于车座、或车把、或车架上的操纵手柄连接。开锁时不必俯身转动开锁手柄,只需使用位于车座、或车把、或车架上的操纵手柄即可。本技术折叠自行车前后车架锁定装置的优点为1、锁体的上下锁销插入锁盖的上下盖内,弹簧使之牢固锁定,车辆骑行中的震动也不影响前后车架保持处于最佳紧固状态,充分保证车辆骑行时的安全和稳定;2、锁盖上下盖的弧形导向沿和锁舌的钭面的配合,使锁定过程平滑省力;3、固定于车上方便位置的操纵手柄可通过拉杆或拉线操纵开锁,操作方便;4、结构简单,机件不易磨损,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折叠自行车前后车架锁定装置实施例解除锁定时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本折叠自行车前后车架锁定装置实施例锁定时的平行车体纵轴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折叠自行车前后车架锁定装置的实施例如图1所示,包括固装于折叠自行车后车架2接合端的锁体1、固装于前车架5接合端的锁盖4,锁盖4与固装于后车架2的铰轴1铰接。如图2所示,锁体3为壳体,锁体3内固定的开锁轴上安装开锁齿轮10,上柱形锁销7-1顶端的锁舌朝上、下柱形锁销7-2顶端的锁舌朝下,上下锁销7-1、7-2分别与上下弹簧8-1、8-2的一端连接,上下弹簧8-1、8-2的另一端固接于锁体3,上锁销7-1的下方固接上齿条9-1,下锁销7-2的上方固接下齿条9-2,上下齿条9-1、9-2分别在开锁齿轮10的左右侧与之啮合。开锁轴外端安装有开锁手柄6。锁盖4有平行的上盖、下盖,上下盖的前端相互固定连接并与前车架5固接,后端与铰轴1铰接。上下盖上有与上下锁销7-1、7-2顶端的锁舌相配合的锁孔,当锁盖4转动至其上下盖位于锁体3上下方时,上下锁销7-1、7-2的锁舌插入锁盖4上下盖的锁孔内。如图2所示,面对锁盖4移入方向的上下锁销7-1、7-2顶端的锁舌一侧为斜平面或斜弧面,锁盖4的上下盖朝向锁体的侧沿有与锁舌相配合的上翘的弧形导向沿。开锁手柄6连接拉杆11或拉线的一端,拉杆11或拉线的另一端与固定于车座、或车把、或车架上的操纵手柄连接。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自行车前后车架锁定装置,包括固装于折叠自行车后车架(2)接合端的锁体(3)、固装于前车架(5)接合端的锁盖(4),锁盖(4)与固装于后车架(2)的铰轴(1)铰接;其特征在于锁体(3)为壳体,锁体(3)内固定的开锁轴上安装开锁齿轮(10),上柱形锁销(7-1)顶端的锁舌朝上、下柱形锁销(7-2)顶端的锁舌朝下,上下锁销(7-1、7-2)分别与上下弹簧(8-1、8-2)的一端连接,上下弹簧(8-1、8-2)的另一端固接于锁体(3),上锁销(7-1)的下方连接上齿条(9-1),下锁销(7-2)的上方连接下齿条(9-2),上下齿条(9-1、9-2)分别在开锁齿轮(10)的左右侧与之啮合;开锁轴外端安装有开锁手柄(6);锁盖(4)有平行的上盖、下盖,上下盖的前端相互固定连接,后端与铰轴(1)铰接;上下盖上有与上下锁销(7-1、7-2)顶端的锁舌相配合的锁孔,当锁盖(4)转动至其上下盖位于锁体(3)上下方时,上下锁销(7-1、7-2)的锁舌插入上下盖的锁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自行车前后车架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面对锁盖(4)移入方向的上下锁销(7-1、7-2)顶端的锁舌一侧为斜平面或斜弧面,锁盖(4)的上下盖朝向锁体的侧沿有与锁舌相配合的上翘的弧形导向沿。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折叠自行车前后车架锁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开锁手柄(6)连接拉杆(11)或拉线的一端,拉杆(11)或拉线的另一端与固定于车座、或车把、或车架上的操纵手柄连接。专利摘要本折叠自行车前后车架锁定装置包括固装于后车架的锁体、固装于前车架的锁盖,锁体内开锁轴装有开锁齿轮,上下锁销与固接于锁体的弹簧连接,上下锁销所接上下齿条在开锁齿轮的左右与之啮合。开锁轴外端装有开锁手柄。锁盖的上下盖前端相互固接、后端与固装于后车架的铰轴铰接。上下盖有与锁销顶端锁舌相配的锁孔,上下盖转至锁体上下方锁舌插入锁孔。开锁手柄带动开锁齿轮转动,齿条带动锁销移动,锁舌同步脱出锁孔,前车架后转折叠。展开时前车架前转回位,上下盖回到锁体上下方时,压迫锁舌进入锁体、锁舌与锁孔相对时插入锁孔,保持锁定。开锁手柄连接拉线,拉线一端位于便于操作处。本装置锁定牢固,安全稳定;锁定过程平滑省力,方便操作。文档编号B62K15/00GK2883151SQ20062003378公开日2007年3月28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6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6日专利技术者陈戈平, 廖新军 申请人:陈戈平, 廖新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自行车前后车架锁定装置,包括固装于折叠自行车后车架(2)接合端的锁体(3)、固装于前车架(5)接合端的锁盖(4),锁盖(4)与固装于后车架(2)的铰轴(1)铰接;其特征在于:    锁体(3)为壳体,锁体(3)内固定的开锁轴上安装开锁齿轮(10),上柱形锁销(7-1)顶端的锁舌朝上、下柱形锁销(7-2)顶端的锁舌朝下,上下锁销(7-1、7-2)分别与上下弹簧(8-1、8-2)的一端连接,上下弹簧(8-1、8-2)的另一端固接于锁体(3),上锁销(7-1)的下方连接上齿条(9-1),下锁销(7-2)的上方连接下齿条(9-2),上下齿条(9-1、9-2)分别在开锁齿轮(10)的左右侧与之啮合;开锁轴外端安装有开锁手柄(6);锁盖(4)有平行的上盖、下盖,上下盖的前端相互固定连接,后端与铰轴(1)铰接;上下盖上有与上下锁销(7-1、7-2)顶端的锁舌相配合的锁孔,当锁盖(4)转动至其上下盖位于锁体(3)上下方时,上下锁销(7-1、7-2)的锁舌插入上下盖的锁孔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戈平廖新军
申请(专利权)人:陈戈平廖新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