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葛赣湘专利>正文

自行车前叉弹簧定位组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7942 阅读:15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行车前叉弹簧定位组装结构,包括底部设有开孔的上叉内管、弹簧和下管,它还包括外壁设有环形突部且顶部可穿过所述开孔的中心杆,其环形突部固定在下管内,所述弹簧套穿过中心杆,一端抵在环形突部上,另一端抵在上叉内管的底部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可以完全改善常规前叉内装的弹力不顺畅,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昂等缺陷,同时由于中心杆的置中性较高,可有效提升弹簧的综合减震效果,且成本十分低廉,加工工艺简单,并能快速组装,缩短工时,降低产品不良率等。(*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避震结构,尤其是前叉弹簧定位结构。技术背景现有自行车的前叉避震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上叉1和下管2,其中上叉1的上叉内管3伸入下管2内,如图2所示,下管2内底部固定有中部带内螺纹孔的锁定套5,上叉内管3和锁定套5通过一支较长的螺杆4连接,上叉内管底部设有可穿过螺杆4的开孔10,在上叉内管3和锁定套5之间的螺杆4上套有弹簧6,这样上叉1压在下管2内的弹簧6上,可以减轻地面传来的震动,这种方式工艺成熟,配套组件齐全,方便购买。但是组件零件过多,结构比较复杂,成本过高;锁定套在安装时不易定位,螺杆与锁定套上的内螺纹孔之间容易产生偏斜,导致弹簧与下管内壁产生摩擦;在批量生产时螺杆不易顺畅的导入锁定套的内螺纹孔内,造成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组件少,成本低,能快速组装,生产效率高且品质好的自行车前叉弹簧定位组装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自行车前叉弹簧定位结构,包括底部设有开孔的上叉内管、弹簧、下管和外壁设有环形突部且顶部可穿过开孔的中心杆,中心杆的环形突部固定在下管内,弹簧套穿过中心杆,一端抵在环形突部上,另一端抵在上叉内管的底部上。使用外壁设有环形突部的中心杆取代原有锁定套和螺杆,减少了组件,加工变得容易,降低了成本,组装时中心杆在下管内的定位也变得容易许多,置中性较高,可对上叉内管的下压起导向作用,有效提高弹簧的综合减震效果,大规模组装时的效率也较高。作为一种优化方案,所述的中心杆的顶部通过固紧螺丝与设在所述上叉内管内的限位块连接。这样可以减少中心杆的长度,保证弹簧在回弹时,中心杆的顶部不会因惯性脱出上叉内管底部的开孔。所述的环形突部为平行的两个,所述弹簧的一端抵在靠上的环形突部上。通过两个平行的环形突部可以更好的保证中心杆在下管的的置中定位,可进一步提高组装效率和产品优良率。所述的环形突部为设有垂直环面和水平环面的定位圈。垂直环面可以在安装弹簧时起到导向作用,提高组装效率。所述的环形突部为一次挤压成型的环形凸棱。这样在制造中心杆时,可以通过从两端挤压的方式形成环形凸棱,减少组件,简化工序。本技术的优点是可以完全改善常规前叉内装的弹力不顺畅,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昂等缺陷,同时由于中心杆的置中性较高,可有效提升弹簧的综合减震效果,且成本十分低廉,加工工艺简单,并能快速组装,缩短工时,降低产品不良率等。附图说明附图1为现有技术中上叉和下管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现有技术中前叉内部组装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前叉内部组装结构图;附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中心杆分解图;1、上叉,2、下管,3、上叉内管,4、螺杆,5、锁定套,6、弹簧,7、中心杆,8、定位圈,9、凸棱,10、开孔,11、限位块,12、固紧螺丝。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如图3所示,自行车前叉弹簧定位结构,包括底部设有开孔10的上叉内管3、弹簧4、下管2和顶部可穿过开孔10的中心杆7,中心杆7上平行设有两个定位圈8,每个定位圈8均设有垂直环面和水平环面,垂直环面可以在安装弹簧时起到导向作用,提高组装效率。中心杆7通过靠下的定位圈8的水平环面固定在下管2内壁上,弹簧4套穿过中心杆7,一端抵在靠上的定位圈8上,另一端抵在上叉内管3的底部上。中心杆7上的定位圈8也可以只设一个,定位圈8下部的中心杆7可以配合外管2压扁冲制成U形开口。所述的中心杆7的顶部通过固紧螺丝12与设在上叉内管3内的限位块11连接。这样可以减少中心杆的长度,保证弹簧在回弹时,中心杆的顶部不会因惯性脱出上叉内管底部的开孔。实施例2如图4所示,中心杆7上可以通过一次挤压成型形成两个平行的凸棱9,弹簧6的一端抵在靠上的凸棱9上,中心杆7通过靠下的凸棱9固定在下管2内,所述的凸棱9也可以只设一个,凸棱9下部的中心杆7可以配合外管2压扁冲制成U形开口。其余技术特征与实施例1相同,在此不予赘述。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前叉弹簧定位组装结构,包括底部设有开孔的上叉内管、弹簧和下管,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外壁设有环形突部且顶部可穿过所述开孔的中心杆,其环形突部固定在下管内,所述弹簧套穿过中心杆,一端抵在环形突部上,另一端抵在上叉内管的底部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前叉弹簧定位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杆的顶部通过固紧螺丝与设在所述上叉内管内的限位块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行车前叉弹簧定位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突部为两个,所述弹簧的一端抵在靠上的环形突部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前叉弹簧定位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突部为设有垂直环面和水平环面的定位圈。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行车前叉弹簧定位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形突部为一次积压成型的环形凸棱。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行车前叉弹簧定位组装结构,包括底部设有开孔的上叉内管、弹簧和下管,它还包括外壁设有环形突部且顶部可穿过所述开孔的中心杆,其环形突部固定在下管内,所述弹簧套穿过中心杆,一端抵在环形突部上,另一端抵在上叉内管的底部上。本技术的优点是可以完全改善常规前叉内装的弹力不顺畅,结构复杂,生产成本高昂等缺陷,同时由于中心杆的置中性较高,可有效提升弹簧的综合减震效果,且成本十分低廉,加工工艺简单,并能快速组装,缩短工时,降低产品不良率等。文档编号B62K25/06GK2926026SQ20062005986公开日2007年7月25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2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2日专利技术者葛赣湘, 韩术 申请人:葛赣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前叉弹簧定位组装结构,包括底部设有开孔的上叉内管、弹簧和下管,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外壁设有环形突部且顶部可穿过所述开孔的中心杆,其环形突部固定在下管内,所述弹簧套穿过中心杆,一端抵在环形突部上,另一端抵在上叉内管的底部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赣湘韩术
申请(专利权)人:葛赣湘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