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永元专利>正文

自行车龙头与管件迫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5546 阅读:5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自行车龙头与管件迫紧结构,主要是在自行车龙头连接管件(如竖管)端具一圆形穿孔,以供管件穿过,位在穿孔一侧的龙头本体于左、右侧各具一径向嵌孔,二径向嵌孔分别与穿孔连通,而且二径向嵌孔间亦相通。具二暗锁,分别嵌入二径向嵌孔内,每一暗锁分别具有一径向孔及螺孔,二暗锁间的径向孔及螺孔是交错设置但对齐排列,即一暗锁的径向孔对应另一暗锁的螺孔,暗锁对应穿孔的侧壁为一凹弧状的迫紧面。藉将迫紧螺栓自外伸入一暗锁的径向孔内,迫紧螺栓的尾端再与另一相对应的暗锁螺孔螺接,以带动及控制二暗锁间的距离,进而调整暗锁迫紧面伸入穿孔内的深度,以达到迫紧管件(竖管)的效果。(*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提供一种自行车龙头与管件迫紧结构,尤指一种与管件间迫紧 性佳、不产生滑脱现象的自行车龙头与管件迫紧结构,属于自行车配件。(二)
技术介绍
自行车龙头主要是用来一端连接车架竖管,另一端用来与手把中间连接。 习知自行车龙头10的结构如图1 3所示,其中连接手把20端的束环11是由一内壁面为半圆弧状的下盖10,及一与下盖10分开且内壁面亦为半圆弧相对 应的上盖111所组成。上、下盖111、 110间以两侧各设置一支迫紧螺栓112 结合,使自行车手把20可迫紧在龙头10的束环11内固定。另外,龙头10连 接竖管21端是在龙头10端部两侧各外伸有一抱掌113, 二抱掌113相向的内 壁皆为半圆状,使竖管21伸在二抱掌113间可藉迫紧螺栓112迫紧,二抱掌 113将竖管21合掌束紧固定。上述竖管被龙头10 二抱掌113合掌束紧方式,因二抱掌113 —端是与龙 头10本体同体,该端在迫紧螺栓112施力迫紧时,内径大小无法改变,只有迫 紧螺栓112设置端可略为变形改变内径大小,如此造成竖管21被抱掌113合掌 抱持时束紧效果不佳,有待改善。(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新颖、束紧效果亦佳的自行车龙头 与管件迫紧结构。本技术一种自行车龙头与管件迫紧结构,其技术特征在于该自行车 龙头连接管件(如竖管)端具一圆形穿孔,以供管件穿过,位在穿孔一侧的龙 头本体于左、右侧各具一径向嵌孔,二径向嵌孔分别与穿孔连通,而且二径向 嵌孔间亦相通。具二暗锁,分别嵌入二径向嵌孔内,每一暗锁分别具有一径向 孔及螺孔,二暗锁间的径向孔及螺孔是交错设置但对齐排列,即一暗锁的径向 孔对应另一暗锁的螺孔,暗锁对应穿孔的侧壁为一凹弧状的迫紧面。藉将迫紧 螺栓自外伸入一暗锁的径向孔内,迫紧螺栓的尾端再与另一相对应的暗锁螺孔 螺接,以带动及控制二暗锁间的距离,进而调整暗锁迫紧面伸入穿孔内的深度, 以达到迫紧管件(竖管)的效果。本技术一种自行车龙头与管件迫紧结构,其技术方案再阐述如下它 的特征在于该龙头迫紧管件端具一供管件伸入的穿孔;于穿孔侧的龙头本体 两端各具一径向嵌孔,二径向嵌孔互通并与穿孔及外侧亦连通;具二暗锁,是 分别由外嵌入一径向嵌孔内,二暗锁具有相对应且为径向设置的螺孔及径向孔, 二暗锁的螺孔及径向孔是作交错对应排列,使一暗锁的螺孔与另一暗锁的径向 孔作同轴心直线排列对应,二暗锁面对穿孔端为一可伸入穿孔内的迫紧面;具 二迫紧螺栓,是由暗锁的径向孔伸入,尾端再与另一暗锁的螺孔螺接;藉旋调二迫紧螺栓,即可调整二暗锁间的距离,进而控制暗锁迫紧面伸入 穿孔内的深度,以对伸入穿孔内的管件作迫紧或松放。其中,迫紧螺栓与暗锁的螺孔螺接后,迫紧螺栓的尾端外侧可穿套一具防 水性的O形环。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其结构新颖,迫紧性好、不产生滑脱现象。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习知自行车龙头结构图。 图2所示为习知自行车龙头部分分解图。图3所示为习知自行车龙头迫紧状态俯视图。图4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立体图。图5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分解图。图6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平面分解图。图7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组合侧视图。图8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暗锁结构图(一)。图9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暗锁结构图(二)。图io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松放状态俯视图。图11所示为图10的B方向视图。图1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迫紧状态俯视图。图13所示为图12的C方向视图。图中具体标号如下习知部分 10、自行车龙头 111、上盖20、手把本技术部分-30、自行车龙头 32、径向嵌孔 331、螺孔11、束环 112、迫紧螺栓 21、束管110、下盖 113、抱掌31、穿孔 33、暗锁 332、迫紧面40、管件 330、径向孔 34、迫紧螺栓340、 O形环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4 6所示,本技术是在自行车龙头30用以束紧管件40 (如竖 管)端具一圆形穿孔31,位在穿孔31—侧的龙头30本体,于左、右端各具一 径向嵌孔32, 二径向嵌孔32相通且相对应并亦与穿孔31互通。具二暗锁33(如图5、图8、图9所示),是由外分别嵌入径向嵌孔32内, 每一暗锁33分别具一上下排列的一径向孔330及一螺孔331, 二暗锁33间的 径向孔330及螺孔331是作交错设置而且相互对应,使一暗锁33的径向孔330 与另一暗锁33的螺孔331作同轴心直线排列。暗锁33面向穿孔31端为凹弧状 的迫紧面332。具二迫紧螺栓34,是伸入一暗锁33的径向孔330内后,尾端与另一暗锁 33的螺孔331螺接,于尾端外侧再穿套一 0形环340,以具防水效果,藉正向 或逆向旋调迫紧螺栓34,以调整二暗锁33间的距离,进而调整暗锁33迫紧面 332伸入穿孔31内的深度。当将上述构件依序组合后,即如图4、图7所示,操作使用时,当管件40 (如竖管)伸入穿孔31内后,藉旋调二迫紧螺栓34,以牵拉二暗锁33的迫紧 面332伸入穿孔31内与管件40管壁作径向迫紧,因此而将管件40与龙头30 固定(如图12、图13所示)。当欲松脱管件40时,反向旋调迫紧螺栓34,使 二暗锁33迫紧,因此而将管件40与龙头30固定。当欲松脱管件40时,反向 旋调迫紧螺栓34,使二暗锁33的迫紧面332往穿孔31外移动,即能松脱管件 40 (如图10、图11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龙头与管件迫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龙头迫紧管件端具一供管件伸入的穿孔;于穿孔侧的龙头本体两端各具一径向嵌孔,二径向嵌孔互通并与穿孔及外侧亦连通;具二暗锁,是分别由外嵌入一径向嵌孔内,二暗锁具有相对应且为径向设置的螺孔及径向孔,二暗锁的螺孔及径向孔是作交错对应排列,使一暗锁的螺孔与另一暗锁的径向孔作同轴心直线排列对应,二暗锁面对穿孔端为一可伸入穿孔内的迫紧面;具二迫紧螺栓,是由暗锁的径向孔伸入,尾端再与另一暗锁的螺孔螺接。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自行车龙头与管件迫紧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龙头迫紧管件端具一供管件伸入的穿孔;于穿孔侧的龙头本体两端各具一径向嵌孔,二径向嵌孔互通并 与穿孔及外侧亦连通;具二暗锁,是分别由外嵌入一径向嵌孔内,二暗锁具有 相对应且为径向设置的螺孔及径向孔,二暗锁的螺孔及径向孔是作交错对应排 列,使一暗锁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永元
申请(专利权)人:余永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