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在章专利>正文

便携式自行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3954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以拆卸、折叠于旅行箱中的便携式自行车,其链轮、车架、后轮是固定在手提旅行箱内的,其车把、前叉、大梁、车座是可以拆卸、套装的。这种结构的自行车在不骑行时,可以装在一个手提旅行箱内,便于长途旅行者携带乘车(船),也便于在狭小空间里搬运和存放自行车。(*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自行车,确切地说是一种带有旅行箱,并可折叠于其中的新型自行车。目前,社会上普通的自行车不能折叠。当人们长途旅行、需要自行车和火(汽)车或轮船等交通工具交替使用时,现有的这种自行车很难在乘座车、船时携带。虽然某些报道中也曾提到可将自行车拆卸后装入旅行箱中,但这种自行车仍有如下缺点1、拆卸时需要一定专用工具。2、自行车经拆卸后再装入箱内,虽然便于携带,但骑行时却需将旅行箱另外存放。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折叠方便,携带体积小,自行车与旅行箱连为一体的新型便携式自行车。它能够满足人们在乘座车、船等交通工具时,将自行车“变”为旅行箱,而下车(船)后,又可以将旅行箱“变”为自行车的需要。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便携式自行车,包括车把、前叉、前轮、大梁、大链轮、车架、车座、后轮以及若干活节组成,其特征在于车架立柱竖直固定于底部可向两侧展开的手提旅行箱中;大链轮安装于立柱前侧、车架的中部;后轮安装于立柱后侧。本技术的前叉与大梁间,大梁与车架间,采用带有活动手柄的方便活接头连接,前叉、车架均为空心管,便于车把和车座的拆卸和安装。本技术的车轮直径不大于405mm,大链轮的直径不小于200mm,大、小链轮的传动比为(2~4)1,以满足成人车正常的骑行速度。本技术采用铝合金、玻璃钢、塑料、人造革或帆布制成的手提箱的两侧底部,可向外折叠于旅行箱两侧。在上述方案中,由于自行车的后半部固定于手提箱中。在骑行时,自行车与手提箱连为一体,不需要将手提箱另外存放。同时,由于自行车的前半部零件间全部采用带有活动手把的方便活接头联接,拆卸时不需专用工具。因此,大大方便了长途旅行者随时随地骑自行车的要求。另外,由于折叠后自行车可装于一只旅行箱中,减少了自行车的占地面积,缓解了住房紧张家庭存放自行车的困难。同时,也解决了在狭小空间内存放、搬运自行车的困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图2是本技术折叠于手提箱中的状态图。图3是带有手把的方便活接头结构图。其中,车把1,前叉2,前轮3,活接头4,大梁5,大链轮6,车座7,车架8,后轮9,货架10,手提箱11,小链轮12,车架立管13,后叉14,活页15,活接头手柄16。如图1示,车把(1)插接于前叉(2)中,前叉(2)、车架(8)与大梁(5)之间采用活接头(4)联接,车架(8)的竖直立管(13)的一侧,焊接成一个三角架用于固定大链轮(6),竖直立管(13)的另一侧,通过后叉(14)联接在后轮(9)上的小链轮(12)上,车座(9)插接于竖直立管(13)中。其中,前轮(3)和后轮(9)采用直径为355mm的通用车轮,大链轮(6)采用直径为200mm的通用件,大、小链轮的传动比从原来的(1.5~3)1提高到(2~4)1,其它除活接头(4)和车架(8)外,均可采用现行通用件。本实施例采用后刹车制动方式,刹车装置安装于小链轮(12)内。如图2所示,当本实施例需要携带旅行时,可将车把(1)、前叉(2)、本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自行车,确切地说是一种带有旅行箱,并可折叠于其中的新型自行车。目前,社会上普通的自行车不能折叠。当人们长途旅行、需要自行车和火(汽)车或轮船等交通工具交替使用时,现有的这种自行车很难在乘座车、船时携带。虽然某些报道中也曾提到可将自行车拆卸后装入旅行箱中,但这种自行车仍有如下缺点1、拆卸时需要一定专用工具。2、自行车经拆卸后再装入箱内,虽然便于携带,但骑行时却需将旅行箱另外存放。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点,提供一种折叠方便,携带体积小,自行车与旅行箱连为一体的新型便携式自行车。它能够满足人们在乘座车、船等交通工具时,将自行车“变”为旅行箱,而下车(船)后,又可以将旅行箱“变”为自行车的需要。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便携式自行车,包括车把、前叉、前轮、大梁、大链轮、车架、车座、后轮以及若干活节组成,其特征在于车架立柱竖直固定于底部可向两侧展开的手提旅行箱中;大链轮安装于立柱前侧、车架的中部;后轮安装于立柱后侧。本技术的前叉与大梁间,大梁与车架间,采用带有活动手柄的方便活接头连接,前叉、车架均为空心管,便于车把和车座的拆卸和安装。本技术的车轮直径不大于405mm,大链轮的直径不小于200mm,大、小链轮的传动比为(2~4)1,以满足成人车正常的骑行速度。本技术采用铝合金、玻璃钢、塑料、人造革或帆布制成的手提箱的两侧底部,可向外折叠于旅行箱两侧。在上述方案中,由于自行车的后半部固定于手提箱中。在骑行时,自行车与手提箱连为一体,不需要将手提箱另外存放。同时,由于自行车的前半部零件间全部采用带有活动手把的方便活接头联接,拆卸时不需专用工具。因此,大大方便了长途旅行者随时随地骑自行车的要求。另外,由于折叠后自行车可装于一只旅行箱中,减少了自行车的占地面积,缓解了住房紧张家庭存放自行车的困难。同时,也解决了在狭小空间内存放、搬运自行车的困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是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图2是本技术折叠于手提箱中的状态图。图3是带有手把的方便活接头结构图。其中,车把1,前叉2,前轮3,活接头4,大梁5,大链轮6,车座7,车架8,后轮9,货架10,手提箱11,小链轮12,车架立管13,后叉14,活页15,活接头手柄16。如图1示,车把(1)插接于前叉(2)中,前叉(2)、车架(8)与大梁(5)之间采用活接头(4)联接,车架(8)的竖直立管(13)的一侧,焊接成一个三角架用于固定大链轮(6),竖直立管(13)的另一侧,通过后叉(14)联接在后轮(9)上的小链轮(12)上,车座(9)插接于竖直立管(13)中。其中,前轮(3)和后轮(9)采用直径为355mm的通用车轮,大链轮(6)采用直径为200mm的通用件,大、小链轮的传动比从原来的(1.5~3)1提高到(2~4)1,其它除活接头(4)和车架(8)外,均可采用现行通用件。本实施例采用后刹车制动方式,刹车装置安装于小链轮(12)内。如图2所示,当本实施例需要携带旅行时,可将车把(1)、前叉(2)、前轮(3)、活接头(4)、大梁(5)、车座(7)、 拆卸后,装到手提旅行箱(11)中。当需要骑行时,可将上述零件按图1所示安装好,并将手提箱底部沿活页(15)向两侧折叠,露出自行车后轮(9),即可骑行。如图3示,以前叉(2)与大梁(5)的安装为例,详细描述带活动手柄的方便活接头(4)的结构。首先将活接头手柄(16)打开,将活接头(4)接到前叉(2)上,然后将大梁(5)接于活接头(4)另一侧,前叉(2)与大梁(5)的连接处分别带有凹槽和凸台便于定位。当凸台嵌入凹槽中时,转动手柄(16),将活接头(4)锁紧,将前叉(2)与大梁(5)连接起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自行车,包括车把、前叉、前轮、大梁、大链轮、车架、车座、后轮以及若干活节组成,其特征在于车架立柱竖直固定于底部可向两侧展开的手提旅行箱中;大链轮安装于立柱前侧、车架的中部;后轮安装于立柱后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自行车,包括车把、前叉、前轮、大梁、大链轮、车架、车座、后轮以及若干活节组成,其特征在于车架立柱竖直固定于底部可向两侧展开的手提旅行箱中;大链轮安装于立柱前侧、车架的中部;后轮安装于立柱后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自行车,其特征在于前叉与大梁间、大梁与车架间采用带有活动手柄的方便活接头连接,前叉、车架均为空心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在章
申请(专利权)人:王在章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