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文华专利>正文

自行车前叉上碗束紧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3931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于前叉上管无螺纹的自行车前叉上碗束紧结构,主要特点是它由具有一缺口及外锥度的下套环和外环面具有倾斜面及一块口的上环套组成,使用时,上碗组件的上盖内缘面处,套设下套环;该下套环穿过前叉的上盖,下套环的外锥度面则套上所说的上环套,当防水盖叠置于上环套上方时,承受螺栓往下螺固的力量,致使上环套向内推抵下套环,向上推抵上盖,而定位上碗组件。(*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与自行车前叉上碗结构有关,尤其是指一种自行车前叉无螺纹上管的上碗束紧结构。先行技艺所知,传统上的自行车前叉上管,分有螺纹式及无螺纹式两种,其中较为便利及组装省工者是无螺纹式的上管前叉,也由于前叉的无螺纹式上管,在固定上碗组件时所应考虑须较为周详,可搭配车头竖管的应用,如图2中所示,系直接利用花齿10、导向块11、螺管12先行打入前叉3的上管31固定,再藉由外盖13、垫圈14、螺栓15及防水套16组合,而产生向下压力量,因此也使车头竖管4有多种造型变化自不在话下,又上碗组件系包含下管塞50、轴承座51、滚动轴承52、上轴承座53、垫片54及上盖55,在此一并说明,更值得说明的是,前叉3上管31无螺纹式由制造成本较低且强度较佳、组装方便等优点,已是未来市场上导向,更是极待业者努力开发的标的。但是,已有技术的上碗束紧结构还不够理想,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用于前叉上管无螺纹的自行车前叉上碗束紧结构。本技术的自行车前叉上碗束紧结构,其特点是它由具有一缺口及外锥度的下套环和外环面具有倾斜面及一缺口的上环套组成,使用时,上碗组件的上盖内缘面处,套设下套环,该下套环穿过前叉的上管,下套环的外锥度面则套所说的上环套,当防水盖叠置于上环套上方时,承受螺栓往下螺固的力量,致使上环套向内推抵下套环,向上推抵上盖,而定位上碗组件,且防水盖形成盘状中央透空可套入前叉的上管,而上环套及下套环的缺口,得以作迫紧移位用。有关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兹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于后,相信本技术上述的目的、构造及特征,当可由之得一深入而具体的了解。图式简单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与自行车前叉上碗相关组件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技术与自行车前叉上碗相关组件的组合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与自行车前叉上碗相关零件包装组合剖视图。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一种自行车前叉上碗束紧结构,系于无螺纹上管31的自行车前叉3上碗5束紧结构,其主要特征在于上碗5组件的上盖55内缘面处,套设具有一缺口211及有外锥度212的下套环21,该下套环21穿过于前叉3的上管31,而下套环21的外锥度212面则套一具有内锥度223的上环套22,又上环套22外环面具有倾斜面221及一缺口222,以使防水盖23叠置于上环套22上方时,承受螺栓15往下螺固的力量,致使上环套22向内推抵下套环21,向上推抵上盖55,而定位上碗组件5,且防水盖23形成盘状中央透空可套入前叉3的上管31。值得一提的是,图2中系本技术的使用实施例组合剖视图,图3为上碗15零组件专业厂将本技术所须的各构件,包装组合剖视图,即便于将该等构件运输、包装送至成车组合厂的组合剖视图,为本技术的另一优点。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所揭露的自行车前叉上碗束结构,确可达成上述制造成本较低且强度较佳、组合方便的实用功效,所以本技术的「实用性」应已毋庸置疑;此外,本技术实施例所揭露的构造,申请前并未见于诸刊物,亦未曾公开使用,加之又具有如上增进功效的事实,是故,本技术的「新颖性」及「进步性」又均已符合,爰依法提出申请,惟,举凡熟悉本技术该项技艺的人仕,其所延依本技术精神范畴所做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涵盖在以下本技术所述的申请专利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前叉上管无螺纹的自行车前叉上碗束紧结构,其特征在于它由具有一缺口及外锥度的下套环和外环面具有倾斜面及一缺口的上环套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前叉上管无螺纹的自行车前叉上碗束紧结构,其特征在于它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林文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