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秀江专利>正文

自行车自动充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3684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行车自动充气装置,该装置包括安装在自行车轮轴上的偏心轮,偏心轮一侧外圈设有滑槽,车胎气嘴联接固定在车圈上的气筒,气筒内为充气活塞,充气活塞连接伸出气筒的推杆,推杆的另一端连接安装在滑槽内的挺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正常行使时偏心轮受气筒推杆的作用,连同气筒一起随车轮同步转动;需要充气时,捏合车把上的控制手柄,手柄通过闸线控制偏心轮停止随车轮转动,气筒固定在车轮上,气筒推杆上的挺杆在偏心轮的滑槽内移动,推杆做往复直线运动开始充气。本装置在骑行中可随时为车胎充气,充气快,省时省力,省车胎,降低自行车的使用成本,骑车轻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使用方便,适应性强。(*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充气装置,具体说涉及一种装在自行车上可自行充气的自行车自动充气装置
技术介绍
自行车是我们主要的代步交通工具,我国是自行车消费大国,自行车的拥有量非常大。自行车的种类很多,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但各种自行车均使用充气轮胎,所以,各种各样的自行车都涉及到一个实际的问题,就是需要给自行车轮胎充气。给自行车轮胎充气基本上还采用将打气筒接在轮胎气嘴上通过外力给轮胎充气的方式,这种方式比较简单,但却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需要人们用手压充气筒给轮胎充气,费时费力,而且需要备充气筒,充气时必须停下自行车充气,这样很不方便,如果是在路上发现自行车需要充气,由于不能随身携带充气筒,所以很多时候就不得不在轮胎亏气的情况下继续骑车,这样对轮胎的损耗很大,而且骑车也很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自行车自动充气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安装在自行车上,可根据需要随时给自行车轮胎充气,省时省力,操作简便,充气效果好,有效延长轮胎的使用寿命。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行车自动充气装置,其结构要点为该装置包括安装在自行车轮轴上的偏心轮,该偏心轮一侧外圈设有滑槽,车胎气嘴联接固定在车圈上的气筒,该气筒内为充气活塞,该充气活塞连接伸出气筒的推杆,该推杆的另一端连接安装在滑槽内的挺杆。本装置安装在自行车车圈和车轮轴上,平时正常行驶时,偏心轮和气筒随车轮转动,气筒内活塞和推杆的位置不发生变化,所以不会给车胎充气;当需要充气时,控制偏心轮不动,气筒随车轮转动,这时偏心轮滑槽内的挺杆在滑槽内绕偏心轮轴转动,滑槽到轮轴的距离不同,使得推杆带着活塞在气筒内移动,通过气筒内活塞的移动,实现给轮胎充气的功能。所说的偏心轮另一侧通过销轴安装卡滞销,该卡滞销一端联接固定在偏心轮上的弹簧,该卡滞销另一端设有卡槽,在卡槽处安装可伸进或者退出卡槽的控制档片,该控制档片另一端连接控制闸线,该控制闸线的另一端连接在车把的控制手柄上。需要给轮胎充气时,捏合车把处的控制手柄,控制手柄通过控制闸线拉动扳动控制档片,使控制档片进入偏心轮卡滞销的卡槽内,使偏心轮停止随车轮转动。所说的控制档片安装在控制总成架上,该总成架上设有调整控制档片位置的定位销,所说的总成架上固定回位弹簧,该回位弹簧的另一端顶住控制档片。自行车轴上安装滑板,该滑板上设有移动槽,该移动槽内安装所说的挺杆。所说的挺杆上安装轴承。所说的气筒一端为联接推杆的打气端,所说的气筒的另一端为充气端,该充气端设有两个阀门,一个为联接气嘴的出气阀,另一个与充气阀并列的为吸气阀,所说的出气阀包括外大内小的锥形和圆柱形组成的出气阀腔,该出气阀腔小径一端的阀道连接气筒内腔,该出气阀腔大径一端的阀道连接气嘴,所说的的出气阀腔内安装与阀腔配合的出气阀芯,所说的吸气阀包括外小内大的锥形和圆柱形组成的吸气阀腔,该吸气阀腔大径一端的阀道连接气筒内腔,该吸气阀腔小径一端的阀道连通大气,所说的吸气阀腔内安装与阀腔配合的吸气阀芯。当充气做功时,推杆带动活塞向气筒外移动,气筒内气压降低,轮胎内的气压将出气阀芯顶住阀道,轮胎内的气体无法外泄,同时,大气将吸气阀芯顶着向气筒内移动,阀道被打开,大气进入气筒,当活塞向内移动,吸气阀被关闭,出气阀被打开,气筒内的气体进入轮胎,如此往复即可完成充气工作。所说的气嘴上螺纹联接一外接气嘴,该外接气嘴内上面为联接腔,下面为气腔,该外接气嘴内安装能顶开车胎气嘴顶针的顶针阀,该顶针阀上端与联接腔配合的为密封端,该密封端中心为通气孔道,该通气孔道上端联接外接气嘴的进气孔,该通气孔道的下端为横向通道,该横向通道出气孔位于联接腔下端。不充气时,气嘴顶针的弹簧压着顶针,将气嘴堵住,以防止气嘴泄气,当有气体进入外接气嘴,由于顶针阀的密封端和外接气嘴的联接腔作用,使气体只能进入顶针阀的通气孔道,气体压着顶针阀移动,顶针阀的横向通道移动到气腔处,气体进入气腔,此时,由于顶针阀的移动,已经将气嘴顶针向下压,使车胎上的气嘴打开,因此能顺利充气。所说的偏心轮与轮轴之间安装轴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安装在车轴上的可转动偏心轮的偏心转动,带动随偏心轮转动的挺杆转动,挺杆在偏心作用下转动的同时带动推杆移动,与推杆连接的活塞移动即可给气筒充气,从而实现在骑车过程中给自行车轮胎充气的目的。是否给自行车轮胎充气,则通过安装在车把上的手柄及连接手柄的闸线控制偏心轮是否随车轮转动,达到控制是否充气的目的。本技术在正常行使时,偏心轮由于受气筒推杆的作用,连同气筒一起随车轮同步转动;需要充气时,捏合车把上的控制手柄,手柄通过闸线扳动上在车的叉子上的控制档片,控制档片被卡在偏心轮的卡滞销卡槽内,使偏心轮停止随车轮转动,这时由于气筒被固定在车轮上,它还要转动,这样只好是推杆上的挺杆轴承在偏心轮的滑槽内移动,于是推杆开始往复直线运动,便开始充气了。本技术在骑行中可随时为车胎充气,无需外接气筒手动充气,充气快,省时省力;由于在骑行中发现车胎亏气可及时充气,所以省车胎,降低自行车的使用成本,而且使自行车胎始终处于气满状态,骑车轻快;本充气装置安装在自行车上,不用在另外储备打气筒,更不用携带气筒,使用方便;本技术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适应性强。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偏心轮一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偏心轮另一侧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气筒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外接气嘴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滑板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推杆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控制档片结构示意图。图中1.偏心轮,2.控制档片,3.气筒,4.控制手柄,5.卡滞销,6.卡槽,7.销轴,8.弹簧,9.轴承,10.滑槽,11.外接气嘴,12.出气阀腔,13.吸气阀芯,14.充气活塞,15.气筒内腔,16.推杆,17.挺杆,18.吸气阀腔,19.出气阀芯,20.车胎气嘴,21.顶针弹簧,22.顶针,23.气腔,24.顶针阀,25.密封端,26.通气孔道,27.横向通道,28.滑板,29.移动槽,30.定位销,31.控制总成架,32.回位弹簧,33.控制闸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8所示,一种自行车自动充气装置,该装置包括通过轴承9安装在自行车轮轴上的偏心轮1,该偏心轮一侧通过销轴7安装卡滞销5,该卡滞销一端联接固定在偏心轮上的弹簧8,该卡滞销另一端设有卡槽6,在卡槽处的车体上安装控制总成架31,该控制总成架上安装控制档片2,该控制档片可伸进或者退出卡滞销的卡槽内,总成架上设有调整控制档片位置的定位销30,所说的总成架上固定回位弹簧32,该弹簧的另一端顶住控制档片,该控制档片另一端连接控制闸线33,该控制闸线的另一端连接在车把的控制手柄4上,所说的偏心轮另一侧外圈设有滑槽10,车胎气嘴20上螺纹联接一外接气嘴11,该外接气嘴内上面为联接腔,下面为气腔23,该外接气嘴内安装能压顶针弹簧21顶开车胎气嘴顶针22的顶针阀24,该顶针阀上端与联接腔配合的为密封端25,该密封端中心为通气孔道26,该通气孔道上端联接外接气嘴的进气孔,该通气孔道的下端为横向通道27,该横向通道出气孔位于联接腔下端,顶针阀向下移动,就可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自动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安装在自行车轮轴上的偏心轮(1),该偏心轮一侧外圈设有滑槽(10),车胎气嘴(20)联接固定在车圈上的气筒(3),该气筒内为充气活塞(14),该充气活塞连接伸出气筒的推杆(16),该推杆的另一端连接安装在滑槽内的挺杆(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车自动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安装在自行车轮轴上的偏心轮(1),该偏心轮一侧外圈设有滑槽(10),车胎气嘴(20)联接固定在车圈上的气筒(3),该气筒内为充气活塞(14),该充气活塞连接伸出气筒的推杆(16),该推杆的另一端连接安装在滑槽内的挺杆(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自动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偏心轮另一侧通过销轴(7)安装卡滞销(5),该卡滞销一端联接固定在偏心轮上的弹簧(8),该卡滞销另一端设有卡槽(6),在卡槽处安装可伸进或者退出卡槽的控制档片(2),该控制档片另一端连接控制闸线(33),该控制闸线的另一端连接在车把的控制手柄(4)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行车自动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控制档片安装在控制总成架(32)上,该总成架上设有调整控制档片位置的定位销(30),所说的总成架上固定回位弹簧(32),该回位弹簧的另一端顶住控制档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自动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自行车轴上安装滑板(28),该滑板上设有移动槽(29),该移动槽内安装所说的挺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自动充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挺杆上安装轴承。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秀江
申请(专利权)人:张秀江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5[中国|内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