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及铜合金专用金属表面处理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31664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5 17: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铜及铜合金专用金属表面处理剂,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巯基苯骈噻唑2-3、硫酸亚铁0.8-1.2、二甲基乙酰胺0.1-0.2、聚乙烯醇10-15、对羟基苯甲酸0.01-0.02、丝胶4-6、硼酸0.07-0.1、六水硝酸钇0.05-0.1、硅烷偶联剂KH-550 0.4-1、石油磺酸钡2-3、植物甾醇0.3-0.4、水160-200、全氟丁基磺酸钾0.5-1、碳酸氢钠0.6-1。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水溶性高分子聚乙烯醇、丝胶混合,再通过硅烷化处理,硅烷在水解后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吸附型膜层从而隔绝环境中的水分子和氧分子起到防护作用,通过硼酸改性可以提高共混膜的抗张强度和热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主要涉及金属表面处理剂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铜及铜合金专用金属表面处理剂
技术介绍
金属表面处理剂指对金属表面进行各种处理的化学药剂的总称。金属表面处理包括了除油、除锈、磷化、防锈等基体前处理,是为金属涂层技术、金属防护技术做准备的,基体前处理质量对此后涂层制备和金属的使用有很大的影响,其中的水溶性防锈剂则可溶解在水中形成水溶液,金属经这种水溶液处理后能防止腐蚀生锈。它们的防锈作用可分为三类。①金属与防锈剂生成不溶而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因而阻止了金属的阳极溶解或促进金属的钝化,从而抑制金属的腐蚀。这类防锈剂又称为钝化剂,如亚硝酸钠、重铬酸钾等。在使用时,应保证足够的用量。用量不足时,不能形成完整的氧化物薄膜,在未被遮盖的很小的金属表面上,腐蚀电流密度增大,易造成局部腐蚀严重。②金属与防锈剂生成难溶的盐类,从而使金属与腐蚀介质隔离,免于锈蚀。例如:有的磷酸盐能与铁作用生成不溶性的磷酸铁盐;有的硅酸盐能和铁、铝作用生成不溶性的硅酸盐等。③金属与防锈剂生成难溶性的络合物,覆盖在金属表面而保护金属免于腐蚀。例如:苯并三氮唑与铜能生成螯合物Cu (C6H4N3) 2,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油,因而能保护铜的表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铜及铜合金专用金属表面处理剂。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铜及铜合金专用金属表面处理剂,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 巯基苯骈噻唑2-3、硫酸亚铁0.8-1.2、二甲基乙酰胺0.1-0.2、聚乙烯醇10-15、对羟基苯甲酸0.01-0.02、丝胶4-6、硼酸0.07-0.1、六水硝酸钇0.05-0.1、硅烷偶联剂KH-5500.4-1、石油磺酸钡2-3、植物留醇0.3-0.4、水160-200、全氟丁基磺酸钾0.5_1、碳酸氢钠0.6-1 ο一种铜及铜合金专用金属表面处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Cl)将全氟丁基磺酸钾、丝胶、对羟基苯甲酸混合,搅拌均匀,加入上述水重量的30-40%,搅拌均匀后加入硅烷偶联剂KH-550、六水硝酸钇,600-1000转/分搅拌分散10-20分钟,加入聚乙烯醇、硼酸,65-70°C下保温搅拌50-60分钟,得丝胶乳液; (2)取剩余水重量的50-60%,加入碳酸氢钠,搅拌均匀后加入石油磺酸钡、植物甾醇,60-80 °C下保温搅拌6-10分钟; (3)将巯基苯骈噻唑、硫酸亚铁混合加入到剩余的水中,60-100转/分搅拌分散5-10分钟; (4)将上述处理后的各原料与剩余各原料混合,800-1000转/分搅拌分散30-40分钟,即得所述金属表面处理剂。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 本专利技术将水溶性高分子聚乙烯醇、丝胶混合,再通过硅烷化处理,硅烷在水解后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吸附型膜层,从而隔绝环境中的水分子和氧分子起到防护作用,然后通过硼酸改性可以提高共混膜的抗张强度和热稳定性,而加入的稀土金属离子会与金属基材表面发生吸氧腐蚀产生的0H_络合产生不溶性络合物,该络合物会进一步脱水形成氧化物沉淀到基材表面,减缓腐蚀的电极反应;巯基苯骈噻唑、硫酸亚铁混合使用可以提高对铜和铜合金的保护,起到更好的缓蚀效果。【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一种铜及铜合金专用金属表面处理剂,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 巯基苯骈噻唑3、硫酸亚铁1.2、二甲基乙酰胺0.2、聚乙烯醇15、对羟基苯甲酸0.01、丝胶6、硼酸0.07、六水硝酸钇0.05、硅烷偶联剂KH-550 0.4_1、石油磺酸钡2、植物留醇0.4、水200、全氟丁基磺酸钾0.5、碳酸氢钠0.6。一种铜及铜合金专用金属表面处理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全氟丁基磺酸钾、丝胶、对羟基苯甲酸混合,搅拌均匀,加入上述水重量的40%,搅拌均匀后加入硅烷偶联剂KH-550、六水硝酸钇,1000转/分搅拌分散20分钟,加入聚乙烯醇、硼酸,70°C下保温搅拌60分钟,得丝胶乳液; (2)取剩余水重量的60%,加入碳酸氢钠,搅拌均匀后加入石油磺酸钡、植物留醇,80°C下保温搅拌10分钟; (3)将巯基苯骈噻唑、硫酸亚铁混合加入到剩余的水中,100转/分搅拌分散10分钟; (4)将上述处理后的各原料与剩余各原料混合,1000转/分搅拌分散40分钟,即得所述金属表面处理剂。性能测试: 取本专利技术的表面处理剂处理铜铁合金板材做实验,板材的规格为80mmX 10mmX4mm,将该板材横向切开,进行喷洒试验,所用试剂为浓度为5%的氯化钠溶液,试验时间300小时,测量在切割线一侧形成的鼓泡宽度,结果鼓泡宽度为O ; 耐盐性: 将上述处理的板材浸泡在浓度为5%的氯化钠溶液中,浸泡300小时,材料表面基本无变化,浸泡300小时,无锈斑出现。【主权项】1.一种铜及铜合金专用金属表面处理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巯基苯骈噻唑2-3、硫酸亚铁0.8-1.2、二甲基乙酰胺0.1-0.2、聚乙烯醇10-15、对羟基苯甲酸0.01-0.02、丝胶4-6、硼酸0.07-0.1、六水硝酸钇0.05-0.1、硅烷偶联剂KH-5500.4-1、石油磺酸钡2-3、植物留醇0.3-0.4、水160-200、全氟丁基磺酸钾0.5_1、碳酸氢钠0.6-1 ο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及铜合金专用金属表面处理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Cl)将全氟丁基磺酸钾、丝胶、对羟基苯甲酸混合,搅拌均匀,加入上述水重量的30-40%,搅拌均匀后加入硅烷偶联剂KH-550、六水硝酸钇,600-1000转/分搅拌分散10-20分钟,加入聚乙烯醇、硼酸,65-70°C下保温搅拌50-60分钟,得丝胶乳液; (2)取剩余水重量的50-60%,加入碳酸氢钠,搅拌均匀后加入石油磺酸钡、植物甾醇,60-80 °C下保温搅拌6-10分钟; (3)将巯基苯骈噻唑、硫酸亚铁混合加入到剩余的水中,60-100转/分搅拌分散5-10分钟; (4)将上述处理后的各原料与剩余各原料混合,800-1000转/分搅拌分散30-40分钟,即得所述金属表面处理剂。【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铜及铜合金专用金属表面处理剂,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巯基苯骈噻唑2-3、硫酸亚铁0.8-1.2、二甲基乙酰胺0.1-0.2、聚乙烯醇10-15、对羟基苯甲酸0.01-0.02、丝胶4-6、硼酸0.07-0.1、六水硝酸钇0.05-0.1、硅烷偶联剂KH-550 0.4-1、石油磺酸钡2-3、植物甾醇0.3-0.4、水160-200、全氟丁基磺酸钾0.5-1、碳酸氢钠0.6-1。本专利技术将水溶性高分子聚乙烯醇、丝胶混合,再通过硅烷化处理,硅烷在水解后可以在金属表面形成吸附型膜层从而隔绝环境中的水分子和氧分子起到防护作用,通过硼酸改性可以提高共混膜的抗张强度和热稳定性。【IPC分类】C23C22-52【公开号】CN104818479【申请号】CN201510168645【专利技术人】朱兴堂, 朱亮亮, 陈军彦 【申请人】蚌埠市时代电子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8月5日【申请日】2015年4月10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铜及铜合金专用金属表面处理剂,其特征在于它是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的:巯基苯骈噻唑2‑3、硫酸亚铁0.8‑1.2、二甲基乙酰胺0.1‑0.2、聚乙烯醇10‑15、对羟基苯甲酸0.01‑0.02、丝胶4‑6、硼酸0.07‑0.1、六水硝酸钇0.05‑0.1、硅烷偶联剂KH‑550 0.4‑1、石油磺酸钡2‑3、植物甾醇0.3‑0.4、水160‑200、全氟丁基磺酸钾0.5‑1、碳酸氢钠0.6‑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兴堂朱亮亮陈军彦
申请(专利权)人:蚌埠市时代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