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多档调节的永磁式磁流变液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82124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8-03 15: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多档调节的永磁式磁流变液传动装置,它包括磁场调节控制系统以及磁流变液传动系统,所述的磁场调节控制系统包括焊接在一起的导磁板(5)和壳体(6)、磁钢;所述的磁钢包括依次从上至下的磁钢Ⅰ(8-1)、磁钢Ⅱ(8-2)、磁钢Ⅲ(8-3)和磁钢Ⅳ(8-4);所述的磁流变液传动系统包括主动轴(1)、轴承(2)、轴承座(3)、主动盘Ⅰ(9-1)、主动盘Ⅱ(9-2)、从动盘(11)和从动轴(1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需通电,可适用于安全要求较高、磁场要求较大的场合,并且能够多级调节磁场大小以适应不同场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永磁式磁流变液传动装置,具体是一种可多档调节的永磁式磁流变液传动装置
技术介绍
磁流变液是一种新型的智能材料,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其流变特性会发生急剧变化,可在短时间内(毫秒级)粘度增大,由流变特性良好的液态转变成类似固体的状态,而一旦失去外加磁场又将复原成可流动的液体。近几年来,由于其优越的流变特性,在机械传动中有了很大的应用。传统的机械式传动装置存在冲击大、噪声大、不便控制调速或调力、使用寿命短等缺陷。近年来随着磁流变液技术的出现,磁流变液传动装置凭借灵敏度高、振动小、噪声低、反应速度快、磨损小、能源消耗低等特点,克服了传统机械式传动的缺点,在工程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市场上出现了多种基于磁流变液的传动装置;但是这些传动装置仍然存在以下缺陷:1、对于利用通电线圈产生磁场的传动装置,其线圈产生的磁感应强度较小,通过增大电流来增大磁场又会使线圈过热,造成安全问题,该方式尤其不能用在煤矿等安全要求较高的场合;2、而对于永磁式的传动装置,磁场大小不能自由控制,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用途。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可多档调节的永磁式磁流变液传动装置,可用于不需通电、安全要求较高、磁场要求较大的场合,并且能够多级调节磁场大小以适应不同场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多档调节的永磁式磁流变液传动装置,它包括磁场调节控制系统以及磁流变液传动系统;所述的磁场调节控制系统包括焊接在一起的导磁板和壳体、磁钢;所述的磁钢包括依次从上至下的磁钢1、磁钢I1、磁钢III和磁钢IV ;其中,壳体分为左右两部分,壳体左右部分各开两个矩形槽和半圆形槽,磁钢I1、磁钢III直接嵌在壳体矩形槽中并保持固定,磁钢1、磁钢IV通过销分别固定在转子1、转子II上,转子1、转子II上分别嵌在壳体半圆形槽中,转子1、转子II端部通过螺钉分别与外部的操纵杆1、操纵杆II连接;所述的操纵杆1、操纵杆II转动实现转子1、转子II的转动来转换磁钢1、磁钢IV的磁极方向;所述的磁流变液传动系统包括主动轴、轴承、轴承座、主动盘1、主动盘I1、从动盘和从动轴;所述的从动盘与从动轴焊接到一起,主动盘I与主动轴焊接到一起,从动盘置于主动盘1、主动盘II中间,从动盘与主动盘1、主动盘II之间为磁流变液工作间隙;主动盘1、主动盘II通过螺栓II固定,轴承座通过螺栓I固定在导磁板上、并通过轴承支撑主动轴。所述的主动盘II与从动轴设有防止磁流变液泄露的油封。所述的磁流变液传动系统中主动盘1、主动盘II与从动盘之间的磁流变液工作间隙为1-2mm。所述的磁钢采用高性能钕铁硼永久磁性材料所述的转子I和转子II由非导磁材料铬镍钛合金制成。与现有的基于磁流变液的传动装置,本技术采用四块磁钢,通过翻转磁钢1、磁钢IV的磁极,利用磁钢之间的相互作用,磁场通过壳体、导磁板在工作界面产生不同强度的磁场;在工作界面处只有磁流变液传动装置的主动盘和从动盘,减小了磁场损耗,使之在磁流变液工作间隙处产生较大的磁场;本技术不需要通电,可以适用于煤矿等场合,不需要考虑线圈的散热问题;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安全系数高、稳定性强;本技术同时可以通过更换四个磁钢来实现所需的磁场的更广范围的调节。【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正视图的部分外观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后视图的部分外观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在关闭状态时的磁路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在工作状态I时的磁路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在工作状态2时的磁路的示意图。图中:1、主动轴,2、轴承,3、轴承座,4、螺栓I,5、导磁板,6、壳体,7-1、转子I,7-2、转子II,8-1、磁钢I,8-2、磁钢II,8-3、磁钢III,8-4、磁钢IV,9-1、主动盘I,9-2、主动盘II,10、螺栓II,11、从动盘,12、油封,13、从动轴,14-1、操纵杆I,14-2、操纵杆II。【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可多档调节的永磁式磁流变液传动装置,它包括磁场调节控制系统以及磁流变液传动系统;所述的磁场调节控制系统包括焊接在一起的导磁板5和壳体6、磁钢;所述的磁钢包括依次从上至下的磁钢I 8-1、磁钢II 8-2、磁钢III 8-3和磁钢IV 8-4 ;如图2和图3所示:其中,壳体6分为左右两部分,壳体6左右部分各开两个矩形槽和半圆形槽,磁钢II 8-2、磁钢III 8-3直接嵌在壳体6矩形槽中并保持固定,磁钢I 8-1、磁钢IV 8-4通过销分别固定在转子I 7-1、转子II 7-2上,转子I 7-1、转子II 7-2上分别嵌在壳体6半圆形槽中,转子I 7-1、转子II 7-2端部通过螺钉分别与外部的操纵杆I 14-1、操纵杆II 14-2连接;所述的操纵杆I 14-1、操纵杆II 14-2转动实现转子I 7_1、转子II 7-2的转动来转换磁钢I 8-1、磁钢IV 8-4的磁极方向;所述的磁流变液传动系统包括主动轴1、轴承2、轴承座3、主动盘I 9-1、主动盘II 9-2、从动盘11和从动轴13 ;所述的从动盘11与从动轴13焊接到一起,主动盘I 9-1与主动轴I焊接到一起,从动盘11置于主动盘I 9-1、主动盘II 9-2中间,从动盘11与主动盘I 9-1、主动盘II 9-2之间为磁流变液工作间隙;主动盘I 9-1、主动盘II 9-2通过螺栓II 10固定,轴承座3通过螺栓I 4固定在导磁板5上、并通过轴承2支撑主动轴I。如图1中,所述的主动盘II 9-2与从动轴13设有防止磁流变液泄露的油封12。所述的磁流变液传动系统中主动盘I 9-1、主动盘II 9-2与从动盘11之间的磁流变液工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多档调节的永磁式磁流变液传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磁场调节控制系统以及磁流变液传动系统;所述的磁场调节控制系统包括焊接在一起的导磁板(5)和壳体(6)、磁钢;所述的磁钢包括依次从上至下的磁钢Ⅰ(8‑1)、磁钢Ⅱ(8‑2)、磁钢Ⅲ(8‑3)和磁钢Ⅳ(8‑4);其中,壳体(6)分为左右两部分,壳体(6)左右部分各开两个矩形槽和半圆形槽,磁钢Ⅱ(8‑2)、磁钢Ⅲ(8‑3)直接嵌在壳体(6)矩形槽中并保持固定,磁钢Ⅰ(8‑1)、磁钢Ⅳ(8‑4)通过销分别固定在转子Ⅰ(7‑1)、转子Ⅱ(7‑2)上,转子Ⅰ(7‑1)、转子Ⅱ(7‑2)上分别嵌在壳体(6)半圆形槽中,转子Ⅰ(7‑1)、转子Ⅱ(7‑2)端部通过螺钉分别与外部的操纵杆Ⅰ(14‑1)、操纵杆Ⅱ(14‑2)连接;所述的操纵杆Ⅰ(14‑1)、操纵杆Ⅱ(14‑2)转动实现转子Ⅰ(7‑1)、转子Ⅱ(7‑2)的转动来转换磁钢Ⅰ(8‑1)、磁钢Ⅳ(8‑4)的磁极方向;所述的磁流变液传动系统包括主动轴(1)、轴承(2)、轴承座(3)、主动盘Ⅰ(9‑1)、主动盘Ⅱ(9‑2)、从动盘(11)和从动轴(13);所述的从动盘(11)与从动轴(13)焊接到一起,主动盘Ⅰ(9‑1)与主动轴(1)焊接到一起,从动盘(11)置于主动盘Ⅰ(9‑1)、主动盘Ⅱ(9‑2)中间,从动盘(11)与主动盘Ⅰ(9‑1)、主动盘Ⅱ(9‑2)之间为磁流变液工作间隙;主动盘Ⅰ(9‑1)、主动盘Ⅱ(9‑2)通过螺栓Ⅱ(10)固定,轴承座(3)通过螺栓Ⅰ(4)固定在导磁板(5)上、并通过轴承(2)支撑主动轴(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新华任衍坤张秋香王利锋王冬冬刘晶晶彭俊泉王忠宾谭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