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运动态球形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1704 阅读:2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运动态球形机器人,包括两个半球形壳体和驱动两半球形壳体展开或闭合的螺旋伸缩机构,所述螺旋伸缩机构包括固定支架、驱动组件和两组伸缩组件,驱动组件装设于固定支架的中部,两组伸缩组件分别装设于固定支架的两端,所述各组伸缩组件一端与驱动组件相连,另一端设有一台驱动半球形壳体转动的驱动电机。该多运动态球形机器人具有球态、两轮态和弹跳三种运动形态,便于携带、运输和投放,可在多种复杂地形环境中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机器人领域,尤其涉及多运动态球形机器人
技术介绍
球形机器人因具有小巧、轻便、方便携带、运动灵活、功能多样等显著优点,能过 满足在防爆、反恐、救援等多种领域的需要,从而引起了众多国家的重视,纷纷投入资 金和时间对该类机器人技术展开了研究,并且已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1996年,芬兰赫尔辛基工业大学自动化技术实验室的首次设计了一种球形机器人,由一球壳和球内滚动单轮机构组成,依靠体内电机结合偏心力驱动。该结构出于单轮驱动局限性,无法实现系统的全方位运动。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需要和国家对智能机器人技术的大力支持,以高校、研究院领头,依托实力企业的科研模式为我国机器人产业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在此期间, 球形机器人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一些进展。北京邮电大学与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合作研制了 一个直径为320mm的球形机器人。该机器人采用了一种全新、高效的内驱动方式,能自 如地完成直线、圆弧运动,运动速度达到了3m/s,能够爬上20度的斜坡,并且能够实现 原地自转,利用自身的形体优势用最少的自由度,以欠驱动的方式实现了球形机器人的 全方位运动。但该机器人存在体积较大、越障能力较差、运动方向控制和姿态控制性能 不太理想等不足之处。在样机试验中,机器人能够比较好地实现预期的直线运动,但其 它运动与预期存在较大偏差,此外球形机器人的稳定性也不理想。目前研制的球形机器人和两轮机器人均具自稳定、自平衡的优点,但由于主要利用 偏心来提供驱动转矩,其爬坡和越障性能都较差,不能适应复杂地形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球态、两轮态和弹 跳三种运动形态,便于携带、运输和投放,可在多种复杂地形环境中运动的多运动态球 形机器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运动态球形机器人,包括两个半球形壳体和驱动两半球形壳体展开或闭合的 螺旋伸縮机构,所述螺旋伸縮机构包括固定支架、驱动组件和两组伸縮组件,驱动组件 装设于固定支架的中部,两组伸缩组件分别装设于固定支架的两端,所述各组伸縮组件 一端与驱动组件相连,另一端设有一台驱动半球形壳体转动的驱动电机。所述固定支架上设有滑槽,固定支架的中部设有齿轮容置部,所述驱动组件包括拨 叉齿轮、展开齿轮和装设于固定支架上的展开电机,所述展开齿轮装设于展开电机的输 出轴上,所述拨叉齿轮装设于齿轮容置部内并与展开齿轮啮合,所述各组伸縮组件包括 滑块、拨叉螺纹套、电机螺纹套,所述拨叉螺纹套螺纹连接设于固定支架内,所述电机 螺纹套螺纹连接设于拨叉螺纹套内,两处螺纹连接的螺纹旋向相反,拨叉螺纹套的拨叉 部与拨叉齿轮两端的拨叉部相接,所述滑块一端与电机螺纹套固接,另一端滑设于滑槽 内,所述驱动电机装设于电机螺纹套内。所述螺旋伸縮机构上装设有弹跳机构,所述弹跳机构包括固设于固定支架上的弹跳 机构支架以及装设于弹跳机构支架上的弹跳电机、蜗轮和蜗杆,所述弹跳电机的输出轴 与蜗杆相连,所述蜗轮与蜗杆啮合,并通过一支承轴支承于弹跳机构支架上,支承轴的 一端通过轴承套设有一拨杆,蜗轮上于拨杆同侧设有驱动拨杆转动的拨销,所述拨杆下 方设有板簧,所述板簧一端固定,另一端通过一拉绳与拨杆的端部相连。所述弹跳机构支架与固定支架之间设有橡胶垫块。所述两半球形壳体上分别设有球壳连轴座,所述球壳连轴座包括扭簧、固定于半球 形壳体上的球壳连接块和可相对球壳连接块转动的连轴挡块,所述连轴挡块装设于球壳 连接块和半球形壳体之间,并通过扭簧与球壳连接块连接,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连 轴挡块相接。所述固定支架上装设有功能模块和可将功能模块伸出或收回的伸展机构。 所述伸展机构包括控制功能模块上下伸展的第一伸展舵机、第二伸展舵机、第一伸 展摇臂和第二伸展摇臂、控制功能模块偏转姿态调整的第一姿态舵机、控制功能模块俯 仰姿态调整的第二姿态舵机以及装设于固定支架上的舵机底座,所述第一伸展舵机固定 于舵机底座上,所述第一伸展摇臂一端与第一伸展舵机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二伸 展舵机固接,所述第二伸展摇臂一端与第二伸展舵机的输出端相连,另一端与第一姿态 舵机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第二姿态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姿态舵机相连,所述功能模块固 定于第二姿态舵机上。所述功能模块为可见光摄像机、红外摄像机或信号中继设备。所述固定支架底部装设有电控仓,所述电控仓内装设有控制装置和电源,所述固定 支架上或弹跳机构支架上或电控仓内装设有无线收发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就在于1、 本专利技术的多运动态球形机器人具有螺旋伸縮机构和分别连于螺旋伸縮机构两端两 个半球形壳体,螺旋伸縮机构可以驱动两半球形壳体闭合或展开,使机器人分别处于球 态和两轮态两种运动形态。2、 当两个半球形壳体闭合时,机器人处于球态,在该状态下,便于母车对机器人携 带、运输和投放,半球形壳体具有很好的抗击打能力、抗压能力和承载能力,两个半球 形壳体将机器人的核心部分严实的封闭在内,起到保护机器人核心部分的作用,使机器 人可适应基站发射、低空投放或母车投掷等多种投放方式,投放落地后,球态的机器人 可在惯性作用下自由翻滚,球态的机器人也可在驱动电机的作用下,使球壳内部机体重 心偏摆,从而实现机器人的直线运动、转向及姿态调整。3、 当两个半球形壳体在螺旋伸縮机构的驱动下展开后,机器人处于两轮态,在该状 态下,两个半球形壳体在驱动电机的驱动下,可实现机器人的直线运动、转向运动和原 地旋转运动,由于两轮态的重心更稳,使机器人在运动过程中具有更好的平稳性和灵活 性。4、 机器人装设有弹跳机构,弹跳机构由弹跳电机驱动蜗轮蜗杆机构,由蜗轮上的拨 销带动拨杆,由拨杆通过拉绳使板簧压缩,当拨杆将运动至最高位置时,板簧被压縮至 极限,当拨销推动拨杆越过最高点后,通过轴承套设于支承轴上的拨杆失去周向转动的 约束,并在板簧作用下迅速滑至最低位置,板簧能量得以迅速释放,板簧在释放能量时 高速撞击地面,机器人借撞击反作用力实现跳跃运动,在行进过程中,机器人可利用弹 跳机构跨越数倍于自身高度的障碍;若机器人在恶劣地面环境中陷入困境,也可利用弹 跳机构的暴发力摆脱困境;机器人处于两轮态时,可通过弹跳机构将板簧调整至适当位 置,利用板簧自身的刚度为机器人的运动提供一个有效的支撑力,提高机器人在两轮态 运动中的平稳性,同时还可以增大机器人的运动牵引力,提高其地面通过性。5、 两个半球形壳体与螺旋伸縮机构经由球壳连轴座连接,球壳连轴座内装有扭簧, 为一弹性连接机构,可起到减振与卸载的作用。6、 两个半球形壳体展开后,便于将搭载的功能模块如可见光摄像机、红外摄像机、 信号中继设备等显露出来,并可通过伸展机构将功能模块伸出球壳,若功能模块为可见 光摄像机或红外摄像机,则可完成对周围环境实施侦察并形成图像反馈的任务,若功能 模块为信号中继设备,则可完成信号传输的任务。7、在固定支架底部装设有电控仓,可在电控仓内装设控制装置、电源和无线收发模 块等,电控仓可对装设于内的各种装置和设备起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2是本专利技术拆除一侧半球形壳体后的侧视图3是本专利技术拆除一侧半球形壳体后的立体图4是本专利技术螺旋伸縮机构收縮状态的结构示意图5是本专利技术螺旋伸縮机构展开状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运动态球形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半球形壳体(1)和驱动两半球形壳体(1)展开或闭合的螺旋伸缩机构(2),所述螺旋伸缩机构(2)包括固定支架(22)、驱动组件和两组伸缩组件,驱动组件装设于固定支架(22)的中部,两组伸缩组件分别装设于固定支架(22)的两端,所述各组伸缩组件一端与驱动组件相连,另一端设有驱动半球形壳体(1)转动的驱动电机(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尚建忠罗自荣丛楠安向京潘中银张士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