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纺织制品面料丝印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801435 阅读: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30 2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自动化纺织制品面料丝印设备,包括工作台、设置于工作台出料端的辊筒、沿工作台送料方向排布设置的至少一丝印框架组件、相对工作台静止的机架及用于控制丝印设备自动化工作的控制面板;该丝印框架组件包括有与送料方向垂直延伸的导轨架、沿导轨架可来回滑行的刮刀架、可拆卸更换式安装于刮刀架的刮刀、用于驱动配合刮刀架的丝杆、用于驱动丝杆的电机及安装于导轨架侧部以用于定位丝印板的定位架;该控制面板分别连接于前述第一升降调节气缸、第二升降调节气缸及电机;其有效实现纺织制品面料的定位、压紧、刮印等自动化工作过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有利于提高对纺织制品面料的丝印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面料丝印设备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自动化纺织制品面料丝印设备
技术介绍
目前,制作仿真制品非常流行,例如仿真植物等,其仿真叶片、花丼等通常是先由纺织面料冲裁成所需叶片、花瓣等,而其纺织原面料上需要丝印一些花纹、图案等,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人工丝印,即将平面面料铺设在台面上,由操作工在一条固定的工作台上手持丝印框架和刮刀,推动刮刀逐一纯手工完成,这种方式,操作工需要在工作台前不停走动,既耗时又耗体力,而且其生产效率极低,印花品质受人为因素影响太大而难以得到保证(例如手工铺设不均、手工印刷压力不一等问题),局限了仿真植物制品的成本降低及进一步发展。因此,需要研宄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化纺织制品面料丝印设备,其有效实现纺织制品面料的定位、压紧、刮印等自动化工作过程,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有利于提高对纺织制品面料的丝印品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化纺织制品面料丝印设备,包括有工作台、设置于工作台出料端的辊筒、沿工作台送料方向排布设置的至少一丝印框架组件、相对工作台静止的机架及用于控制丝印设备自动化工作的控制面板;其中,该丝印框架组件包括有与送料方向垂直延伸的导轨架、沿导轨架可来回滑行的刮刀架、可拆卸更换式安装于刮刀架的刮刀、用于驱动配合刮刀架的丝杆、用于驱动丝杆的电机及安装于导轨架侧部以用于定位丝印板的定位架;该导轨架具有左、右侧梁,该左、右侧梁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竖向导轨,前述机架上相应设置有第二竖向导轨,该第一竖向导轨适配于第二竖向导轨上,并该机架上设置有第一升降调节气缸,该第一升降调节气缸的伸缩杆下端驱动连接于导轨架上;该左、右侧梁的内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横向导轨,前述刮刀架左、右侧分别相应设置有第二横向导轨,该第二横向导轨适配于第一横向导轨上;前述电机安装于导轨架上,丝杆一端传动连接于电机输出端并其另一端安装于导轨架上,且该丝杆位于导轨架的左右侧梁之间;该刮刀架配置有第二升降调节气缸,该第二升降调节气缸的伸缩杆下端驱动连接于刮刀架上;该定位架包括有分别作用于丝印板左、右侧的第一、二定位架;以及,该控制面板分别连接于前述第一升降调节气缸、第二升降调节气缸及电机。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定位架作用于导轨架的出料侧,所述第二定位架作用于导轨架的入料侧;所述第一、二定位架均包括有定位杆和调节组件,该定位杆具有底臂及分别一体连接于底臂前后端的前、后侧臂,该调节组件针对前、后侧臂分别设置;该第一定位架的调节组件包括有左右宽度调节结构、第三升降调节气缸及第四升降调节气缸;该左右宽度调节结构包括有第一宽度调节板及安装于第一宽度调节板上的调节块、第一宽度调节螺丝,该调节块通过第一宽度调节螺丝连接于导轨架的左侧梁上;前述第三升降调节气缸安装于第一宽度调节板上,第三升降调节气缸的伸缩杆驱动连接于前侧臂或后侧臂的上端;该第四升降调节气缸安装于底臂上,其伸缩杆驱动连接有辅助定位臂;该第二定位架的调节组件包括有第二宽度调节板、第二宽度调节螺丝、升降调节板、升降调节螺丝、定位板、定位调节螺丝,该第二宽度调节板通过第二宽度调节螺丝可调节式连接于导轨架的右侧梁上,该升降调节板通过升降调节螺丝连接于第二宽度调节板上,该升降调节板连接于前侧臂或后侧臂上端。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架针对每个丝印框架组件单独设置,其包括有顶梁及左竖向支撑梁、右竖向支撑梁,前述第二竖向导轨设置于左、右竖向支撑梁内侧,前述第一升降调节气缸安装于顶梁上;前述导轨架的左、右侧梁的后端部间连接有后连接梁,前述第一升降调节气缸的伸缩杆向下穿过顶梁并连接于后连接梁上,前述刮刀架通过第二升降调节气缸安装于后连接梁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轨架的左、右侧梁的前端部间连接有前连接梁,前述丝杆一端部安装于该前连接梁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辊筒的输出侧衔接有输出台,该输出台低于前述工作台。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控制面板、导轨架、刮刀架、刮刀、丝杆、电机、定位架等设置,有效实现纺织制品面料的定位、压紧、刮印等自动化工作过程,从而改变传统手工来回推动刮印纺织制品面料的方式,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有利于提高对纺织制品面料的丝印品质。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图;图2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另一角度组装立体示图(主要用于体现图1中K向结构特征,其中,第一定位架结构仅作简化图示);图3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再一角度组装立体示图(主要用于体现图1中J向结构特征,其中,第一定位架结构仅作简化图示);图4是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大致后视图结构;图5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之实施例中一工作台上应用有多个丝印框架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定位架结构仅作简化图示)。附图标识说明:10、工作台20、丝印框架组件21、导轨架211、左侧梁212、右侧梁213、前连接梁214、后连接梁215、第一横向导轨22、刮刀架221、第二横向导轨222、第二升降调节气缸23、刮刀24、丝杆25、电机26、第一定位架261、定位杆262、第三升降调节气缸263、第四升降调节气缸264、第一宽度调节板265、调节块266、第一宽度调节螺丝267、辅助定位臂27、第二定位架271、第二宽度调节板272、第二宽度调节螺丝273、升降调节板274、升降调节螺丝275、定位板276、定位调节螺丝2701、定位杆30、辊筒40、控制面板50、机架51、第二竖向导轨52、第一升降调节气缸501、顶梁502、左竖向支撑梁503、右竖向支撑梁60、输出台。【具体实施方式】请参照图1至图8所示,其显示出了本技术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其包括有工作台10、设置于工作台10出料端的辊筒30、沿工作台10送料方向排布设置的至少一丝印框架组件20 (结合图1和图8所示)、相对工作台10静止的机架50及用于控制丝印设备自动化工作的控制面板40 ;此处,所述辊筒30的输出侧衔接有输出台60,该输出台60低于前述工作台10。其中,该丝印框架组件20包括有与送料方向垂直延伸的导轨架21、沿导轨架21可来回滑行的刮刀架22、可拆卸更换式安装于刮刀架22的刮刀23、用于驱动配合刮刀架22的丝杆24、用于驱动丝杆24的电机25及安装于导轨架21侧部以用于定位丝印板的定位架。于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导轨架21具有左侧梁211、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化纺织制品面料丝印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工作台、设置于工作台出料端的辊筒、沿工作台送料方向排布设置的至少一丝印框架组件、相对工作台静止的机架及用于控制丝印设备自动化工作的控制面板;其中,该丝印框架组件包括有与送料方向垂直延伸的导轨架、沿导轨架可来回滑行的刮刀架、可拆卸更换式安装于刮刀架的刮刀、用于驱动配合刮刀架的丝杆、用于驱动丝杆的电机及安装于导轨架侧部以用于定位丝印板的定位架;该导轨架具有左、右侧梁,该左、右侧梁的外侧设置有第一竖向导轨,前述机架上相应设置有第二竖向导轨,该第一竖向导轨适配于第二竖向导轨上,并该机架上设置有第一升降调节气缸,该第一升降调节气缸的伸缩杆下端驱动连接于导轨架上;该左、右侧梁的内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横向导轨,前述刮刀架左、右侧分别相应设置有第二横向导轨,该第二横向导轨适配于第一横向导轨上;前述电机安装于导轨架上,丝杆一端传动连接于电机输出端并其另一端安装于导轨架上,且该丝杆位于导轨架的左右侧梁之间;该刮刀架配置有第二升降调节气缸,该第二升降调节气缸的伸缩杆下端驱动连接于刮刀架上;该定位架包括有分别作用于丝印板左、右侧的第一、二定位架;以及,该控制面板分别连接于前述第一升降调节气缸、第二升降调节气缸及电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镜尧梁展枝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东丽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