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防止产品包上模的压铸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96509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30 01: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防止产品包上模的压铸模具,包括上模、下模,在上模内设有贯通左右两侧的长槽,长槽内设有横梁,横梁上设有延伸至上模腔体的反拉杆、以及滑动连接在长槽上下两侧的导向柱,导向柱的下端与分型面贴合,导向柱的上端套设有抵靠横梁的横梁压簧,在下模的左右两侧分别可转动地设有第一拉钩以及相应的限位结构,第一拉钩的下端设有的第一凸起部,其上端的勾部勾住横梁端部,第一拉钩的转动轴上还设有扭簧,上模在第一拉钩旁侧固设有拨动杆,拨动杆的下部靠近第一凸起部一侧设有第一推动块,第一推动块的两端设有导向斜面。本发明专利技术可确保成型时产品全部停留在下模的压铸模具,从而有效避免成型后的产品出现弯曲变形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防止产品包上模的压铸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铝合金压铸模具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铝合金压铸模具通常包括上模、下模、设置在上模上的进浇系统、设置在下模上的顶出机构、以及冷却系统等,对于常见的具有朝向一侧的开口或凹腔的产品而言,为了便于成型后产品的顶出,通常在上模上设置内凹的腔体,在下模上设置外凸的型芯,当上、下模合在一起时,上模的腔体和下模的型芯之间形成成型产品的型腔。当产品成型并冷却定型后,上、下模分开,产品依靠其冷却收缩所产生的与型芯之间的包模力而停留在下模上,最后通过下模上的顶出机构将产品沿模具的纵向顶出,从而与下模的型芯分离。当产品具有侧向孔时,则可通过斜导柱或者液压油缸一类的机械结构实行侧向抽芯。但是,现有的铝合金压铸模具存在以下两个问题:首先,在设计模具结构时,通常是将产品的开口或凹腔朝向下模一侧,或者是将位于分型面二侧中包模力较大的一侧设置在下模一侧,以便产品成型后能停留在下模一侧。然而,对于一些同时具有朝向上下两侧的开口或凹腔的产品、或者是位于分型面上下两侧的包模力比较接近的产品而言,产品成型后难以保证停留在下模上,容易出现产品包上模的现象,一旦产品包在上模上,将严重影响后续的生产,并且产品上不同部分的包模力方向相反,因此极易造成产品的弯曲变形;其次,对于一些在侧向孔内壁上同时具有径向盲孔的产品而言,现有的斜导柱或者液压油缸一类结构简单的抽芯机构将无法同时成型侧向孔和径向盲孔,人们一般只能通过二次加工等方法完成,因此其存在费时费力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铝合金压铸模具在成型具有上下两侧开口的产品时容易出现产品包上模、以及弯曲变形的问题,提供一种可确保成型时产品全部停留在下模的压铸模具,从而有效避免成型后的产品出现弯曲变形现象。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铝合金压铸模具所存在的难以同时成型侧向成型孔和侧向成型孔内壁上的径向盲孔的问题,提供一种可实现二次抽芯的压铸模具,其可一次性同时成型侧向成型孔和侧向成型孔内壁上的径向盲孔,从而避免后续的二次机械加工,提高生产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防止产品包上模的压铸模具,包括具有进浇系统的上模、具有顶出机构的下模,在上模内设有贯通左右两侧的长槽,长槽内设有横梁,横梁的两端分别伸出上模的左右两侧面,长槽内远离下模一侧设有弹簧容置槽,弹簧容置槽的底面设有上滑动导孔,长槽内靠近下模一侧设有与上滑动导孔同轴并贯通上模的分型面的下滑动导孔,横梁上固定连接有导向柱,导向柱的一端滑动连接在上滑动导孔内,导向柱的另一端滑动连接在下滑动导孔内并延伸至上模的分型面,导向柱上还套设有横梁压簧,横梁压簧一端抵靠弹簧容置槽底面,另一端抵靠横梁,长槽内靠近下模一侧还设有延伸至上模腔体的导向孔,横梁上设有与导向孔滑动连接的反拉杆,在下模的左右两侧分别可转动地设有第一拉钩以及可限制第一拉钩向一侧转动的限位结构,所述第一拉钩的上端设有向一侧延伸的勾部,第一拉钩的下端设有向另一侧延伸的第一凸起部,勾部勾住伸出上模的横梁端部,第一拉钩的转动轴上还设有别住第一拉钩的扭簧,上模在第一拉钩具有第一凸起部的旁侧固设有拨动杆,拨动杆的下部靠近第一凸起部一侧设有凸起的第一推动块,第一推动块的两端设有导向斜面。本专利技术在上模内横向设置一根可移动的横梁,同时在下模的两侧设有勾住横梁的第一拉钩,压铸成型时,横梁上的反拉杆端面即构成上模腔体的一部分。当产品成型结束上、下模相互分开时,横梁受到两端第一拉钩的作用与下模保持相对固定,从而使横梁上的反拉杆继续压住成型后的产品上表面,进而抵消产品在上模一侧的包模力,确保产品可靠地停留在下模一侧,并避免产品因不同部位包模力方向的不一致而出现弯曲变形,此时拨动杆下端凸起的第一推动块与第一拉钩下端的第一凸起部相分离。当上、下模分开一定距离后,产品在上模一侧的包模力大大降低,此时固定在上模上的拨动杆下端凸起的第一推动块与第一拉钩下端的第一凸起部相接触,第一推动块推动第一拉钩的第一凸起部,从而使第一拉钩转动,这样,第一拉钩上端的勾部即与横梁端部脱离,横梁以及反拉杆即停留在上模上而与下模相分离,从而便于下模的顶出机构将产品顶出,横梁压簧则可使反拉杆、横梁停留在与第一拉钩分离时的状态。当上、下模再次合模时,拨动杆的第一推动块首先推动第一拉钩的第一凸起部使第一拉钩转动,此时横梁的端部即可进入第一拉钩的勾部;接着拨动杆的第一推动块与第一拉钩的第一凸起部分开,第一拉钩的扭簧的作用下反转复位,从而使第一拉钩上端的勾部勾住横梁,而导向柱既可推动横梁在长槽内的复位,并可对横梁起到导向作用,增加横梁移动时的稳定性,又可避免横梁压簧产生扭曲变形,当横梁在长槽内移动时,导向柱则可在上滑动导孔内移动。作为优选,下模两侧的第一拉钩分别位于横梁的两侧,第一拉钩上端的勾部具有可勾住横梁的第二钩挂斜面,第二钩挂斜面由内至外向着上模一侧倾斜,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设有与相同一侧第一拉钩上的第二钩挂斜面平行的第一钩挂斜面,勾部的第二钩挂斜面与横梁端部的第一钩挂斜面相接合从而勾住横梁端部。由于两侧的第一拉钩与横梁之间是斜面接触,因此,当第一拉钩转动时可与横梁之间快速分离,避免第一拉钩与横梁之间产生摩擦阻力,有利于减小推动第一拉钩转动的扭矩。同时,由于两个第一拉钩分别位于横梁的两侧,有利于横梁受力的平衡。作为优选,所述反拉杆包括套筒状的固定段和一端插接在固定段内腔里面的延伸段,固定段的上端与横梁固定连接,固定段的下端设有缩口,延伸段与缩口相适配,延伸段位于固定段内的上端设有与固定端内侧壁适配的限位盘,在限位盘的圆周面上设有密封圈,从而使延伸段与固定段形成滑动连接,在上模的一侧靠近拨动杆处还设有伸缩油缸,伸缩油缸上向着下模方向延伸的活塞杆端部设有第一弯钩,伸缩油缸的缸体靠近下模一侧的工作腔体内充注有液压油,伸缩油缸的活塞杆位于工作腔体内的部分套设有复位弹簧,工作腔体通过管路与固定段内腔相连通,所述固定段内腔的横截面面积与伸缩油缸的工作腔体一侧的活塞有效面积相等,下模在位于拨动杆和活塞杆之间处设有可转动的第二拉钩、以及可限制第二拉钩向一侧转动的限位柱,第二拉钩在靠近上模的上端设有可钩挂第一弯钩的第二弯钩,第一弯钩和第二弯钩之间留有距离,第二弯钩在靠近上模一侧设有推挤斜面,第二拉钩的转动轴上还设有别住第二拉钩的扭簧,第二拉钩的下端靠近拨动杆一侧设有第二凸起部,拨动杆下端靠近第二凸起部一侧设有凸起的第二推动块,上模的左右两侧还分别设有锁止电磁铁、以及和锁止电磁铁电连接的常开的行程开关,锁止电磁铁位于横梁远离第一拉钩的一侧,锁止电磁铁的铁芯靠近第一拉钩一端设有锥形的锁止头,行程开关位于第一拉钩远离横梁的一侧,第一拉钩靠近行程开关一侧设有行程压块,横梁端部靠近锁止电磁铁一侧设有可与锁止头适配的锁止槽,当上、下模相互分开至拨动杆的第一推动块推动第一拉钩的第一凸起部从而使第一拉钩的勾部与横梁脱开时,第一拉钩上的行程压块触发行程开关,锁止电磁铁通电使铁芯动作,锁止头进入横梁的锁止槽内使横梁锁止。当产品在上模内的成型深度较深时,我们需要使产品与上模分离较长的距离才能确保产品在上模上的包模力减小到零,为此,本专利技术将反拉杆设置成伸缩结构,从而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防止产品包上模的压铸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防止产品包上模的压铸模具,包括具有进浇系统的上模、具有顶出机构的下模,其特征是,在上模内设有贯通左右两侧的长槽,长槽内设有横梁,横梁的两端分别伸出上模的左右两侧面,长槽内远离下模一侧设有弹簧容置槽,弹簧容置槽的底面设有上滑动导孔,长槽内靠近下模一侧设有与上滑动导孔同轴并贯通上模的分型面的下滑动导孔,横梁上固定连接有导向柱,导向柱的一端滑动连接在上滑动导孔内,导向柱的另一端滑动连接在下滑动导孔内并延伸至上模的分型面,导向柱上还套设有横梁压簧,横梁压簧一端抵靠弹簧容置槽底面,另一端抵靠横梁,长槽内靠近下模一侧还设有延伸至上模腔体的导向孔,横梁上设有与导向孔滑动连接的反拉杆,在下模的左右两侧分别可转动地设有第一拉钩以及可限制第一拉钩向一侧转动的限位结构,所述第一拉钩的上端设有向一侧延伸的勾部,第一拉钩的下端设有向另一侧延伸的第一凸起部,勾部勾住伸出上模的横梁端部,第一拉钩的转动轴上还设有别住第一拉钩的扭簧,上模在第一拉钩具有第一凸起部的旁侧固设有拨动杆,拨动杆的下部靠近第一凸起部一侧设有凸起的第一推动块,第一推动块的两端设有导向斜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防止产品包上模的压铸模具,包括具有进浇系统的上模、具有顶出机构的下模,其特征是,在上模内设有贯通左右两侧的长槽,长槽内设有横梁,横梁的两端分别伸出上模的左右两侧面,长槽内远离下模一侧设有弹簧容置槽,弹簧容置槽的底面设有上滑动导孔,长槽内靠近下模一侧设有与上滑动导孔同轴并贯通上模的分型面的下滑动导孔,横梁上固定连接有导向柱,导向柱的一端滑动连接在上滑动导孔内,导向柱的另一端滑动连接在下滑动导孔内并延伸至上模的分型面,导向柱上还套设有横梁压簧,横梁压簧一端抵靠弹簧容置槽底面,另一端抵靠横梁,长槽内靠近下模一侧还设有延伸至上模腔体的导向孔,横梁上设有与导向孔滑动连接的反拉杆,在下模的左右两侧分别可转动地设有第一拉钩以及可限制第一拉钩向一侧转动的限位结构,所述第一拉钩的上端设有向一侧延伸的勾部,第一拉钩的下端设有向另一侧延伸的第一凸起部,勾部勾住伸出上模的横梁端部,第一拉钩的转动轴上还设有别住第一拉钩的扭簧,上模在第一拉钩具有第一凸起部的旁侧固设有拨动杆,拨动杆的下部靠近第一凸起部一侧设有凸起的第一推动块,第一推动块的两端设有导向斜面,所述反拉杆包括套筒状的固定段和一端插接在固定段内腔里面的延伸段,固定段的上端与横梁固定连接,固定段的下端设有缩口,延伸段与缩口相适配,延伸段位于固定段内的上端设有与固定端内侧壁适配的限位盘,在限位盘的圆周面上设有密封圈,从而使延伸段与固定段形成滑动连接,在上模的一侧靠近拨动杆处还设有伸缩油缸,伸缩油缸上向着下模方向延伸的活塞杆端部设有第一弯钩,伸缩油缸的缸体靠近下模一侧的工作腔体内充注有液压油,伸缩油缸的活塞杆位于工作腔体内的部分套设有复位弹簧,工作腔体通过管路与固定段内腔相连通,所述固定段内腔的横截面面积与伸缩油缸的工作腔体一侧的活塞有效面积相等,下模在位于拨动杆和活塞杆之间处设有可转动的第二拉钩、以及可限制第二拉钩向一侧转动的限位柱,第二拉钩在靠近上模的上端设有可钩挂第一弯钩的第二弯钩,第一弯钩和第二弯钩之间留有距离,第二弯钩在靠近上模一侧设有推挤斜面,第二拉钩的转动轴上还设有别住第二拉钩的扭簧,第二拉钩的下端靠近拨动杆一侧设有第二凸起部,拨动杆下端靠近第二凸起部一侧设有凸起的第二推动块,上模的左右两侧还分别设有锁止电磁铁、以及和锁止电磁铁电连接的常开的行程开关,锁止电磁铁位于横梁远离第一拉钩的一侧,锁止电磁铁的铁芯靠近第一拉钩一端设有锥形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卫国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北仑华盛模具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