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94697 阅读: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9 22: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管件结构,至少包括第一连接管、及套设于第一连接管内的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设有第一配合面,第二连接管设有与第一配合面相对的第二配合部,第一配合面沿周向依次至少形成有第一过盈配合区、第一过渡配合区、第一间隙配合区、第二过渡配合区、第二过盈配合区、第三过渡配合区、第二间隙配合区和第四过渡配合区,第二配合部上距离最远的两个顶点部与第一配合面配合至少形成有第一挤压部和第二挤压部,第一挤压部位于第一过盈配合区,第二挤压部位于第二过盈配合区。本发明专利技术管件结构能够通过双向转动进行卡紧,便于装配固定,结构简单,无需配置锁扣装置,减少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组合管件,特别是涉及管件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为了便于安装和收纳,通常将两个管子相互套接,其中一种方式是将直径大的管子套在直径小的管子上,然后通过锁扣装置进行卡紧,达到伸缩和固定作用,但该结构不利于及时的伸缩固定,结构过于复杂不方便使用,生产成本较高;而另外一种方式是通过两个异型管的直径差进行卡紧,但通过异型管装配而成的产品,不便于转动,影响产品的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管件结构,能够通过双向转动进行卡紧,且便于装配固定,结构简单,减低生产成本。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管件结构,至少包括第一连接管、及套设于第一连接管内的第二连接管,第一连接管设有第一配合面,第二连接管设有与第一配合面相对的第二配合部,第一配合面沿周向依次至少形成有第一过盈配合区、第一过渡配合区、第一间隙配合区、第二过渡配合区、第二过盈配合区、第三过渡配合区、第二间隙配合区和第四过渡配合区,第二配合部上距离最远的两个顶点部与第一配合面配合至少形成有第一挤压部和第二挤压部,第一挤压部位于第一过盈配合区,第二挤压部位于第二过盈配合区。第二配合部上距离最远的两个顶点部分别位于第一间隙配合区和第二间隙配合区时,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部部间隙配合,第二连接管可自由上下伸缩;两个顶点部分别位于第一过渡配合区和第三过渡区时,或者分别位于第二过渡配合区和第四过渡配合区时,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部接触,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通过摩擦相互卡紧;两个顶点部分别位于第一过盈配合区和第二过盈配合区时,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部之间发生形变,在挤压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下,使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锁紧。且第一过盈配合区、第一过渡配合区、第一间隙配合区、第二过渡配合区、第二过盈配合区、第三过渡配合区、第二间隙配合区和第四过渡配合区沿周向依次设置在第一配合面上,第二连接管既可以沿第一连接管周向逆时针转动,还可以沿第一连接管周向顺时针转动,第二连接管能够沿第一连接管进行双向转动。本专利技术管件结构能够通过双向转动进行卡紧,提高产品的用户体验;且便于装配固定,结构简单,无需配置锁扣装置,减少生产成本。下面对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进一步的是,第一配合面的横截面至少包括第一弧形面和第二弧形面,第一过渡配合区、第一过盈配合区和第四过渡配合区位于第一弧形面内,第二过渡配合区、第二过盈配合区和第三过渡配合区位于第二弧形面内。间隙配合区和过盈配合区之间圆滑过渡,使第二连接管和第一连接管之间的转动更平稳,并使管件结构能够通过双向转动进行卡紧。进一步的是,第二配合部的横截面呈弧形。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部之间通过弧形配合,使第二连接管和第一连接管之间的转动更平稳。进一步的是,两个顶点部分别位于第一过盈配合区和第二过盈配合区时,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部在横截面的投影夹角为β,其中0° < β <30°。进一步的是,第一配合面、第二配合部至少其中之一的横截面呈椭圆形或类椭圆形。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部通过彼此之间的变径差进行配合,结构设计简单巧妙。进一步的是,第一配合面、第二配合部其中之一设有相对设置的两个凸部,凸部设有顶点部。进一步的是,第一配合面、第二配合部其中之一凹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内容纳有滚珠,滚珠部分伸出安装槽、并形成凸部。第二连接管沿第一连接管周向转动时,滚珠在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部之间转动,使第二连接管和第一连接管之间的转动更平稳流畅;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部过盈配合时,滚珠被第一配合面和第二配合部卡紧,操作简单,利于管件机构的及时伸缩装配。进一步的是,第一配合面的横截面呈椭圆形或类椭圆形,第二配合部的横截面呈圆形,第二配合部设有凸部。第一配合面的横截面设置为椭圆形或类椭圆形,第一配合面上连线经中心的两点的距离沿周向变化,第二配合部上的凸部由第一配合面长轴的位置转向第一配合面短轴的位置时,凸部和第一配合面的间距越来越小,直至凸部和第一配合面进行过盈配合,使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卡紧,结构设计简单巧妙。进一步的是,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之间套接有连接套,连接套与第二连接管周向固定连接,第二配合部设于连接套的外壁。第二连接管将第二配合部设置在连接套的外壁,滚珠设置于连接套的外壁,第二连接管通过连接套与第一连接管的第一配合面配合,便于日常安装和维护,且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的是,连接套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的内壁均凸设有限位台肩,第二连接管设有与限位台肩配合的限位孔。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通过限位台肩和限位孔的配合固定在第二连接管上,便于安装和拆卸。进一步的是,管件结构还包括限位套,限位套套设于第一连接管内、并位于第一连接管于第二连接管套接的一端,连接套位于第一连接管远离限位套的一侧。通过限位套,防止第二连接管在伸长过程中脱离第一连接管。进一步的是,第二配合部部的横截面呈椭圆形或类椭圆形,第一配合面的横截面呈圆形,第一配合面设有凸部。第二配合部的横截面设置为椭圆形或类椭圆形,第二配合部上连线经中心的两点的距离沿周向变化,第一配合面上的凸部由第二配合部短轴的位置转向第二配合部长轴的位置时,凸部和第二配合部的间距越来越小,直至凸部和第二配合部进行过盈配合,使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卡紧,结构设计简单巧妙。进一步的是,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之间套接有连接套,连接套与第一连接管周向固定连接,第一配合面设于连接套的内壁。第一连接管将第一配合面设置在连接套的内壁,滚珠设置于连接套的内壁,第一连接管通过连接套与第二连接管的第二配合部配合,便于日常安装和维护,且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的是,连接套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的外壁均凸设有限位台肩,第一连接管设有与限位台肩配合的限位孔。第一连接套和第二连接套通过限位台肩和限位孔的配合固定在第一连接管上,便于安装和拆卸。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第一过盈配合区、第一过渡配合区、第一间隙配合区、第二过渡配合区、第二过盈配合区、第三过渡配合区、第二间隙配合区和第四过渡配合区沿周向依次设置在第一配合面上,第二连接管既可以沿第一连接管周向逆时针转动,还可以沿第一连接管周向顺时针转动,第二连接管能够沿第一连接管进行双向转动。本专利技术管件结构能够通过双向转动进行卡紧,提高产品的用户体验;且便于装配固定,结构简单,无需配置锁扣装置,减少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管件结构的装配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截面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第二连接管顺时针转动的过程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第二连接管逆时针转动的过程示意图;图5为图3的局部放大图当前第1页1 2 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管件结构

【技术保护点】
管件结构,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第一连接管、及套设于所述第一连接管内的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设有第一配合面,所述第二连接管设有与所述第一配合面相对的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面沿周向依次至少形成有第一过盈配合区、第一过渡配合区、第一间隙配合区、第二过渡配合区、第二过盈配合区、第三过渡配合区、第二间隙配合区和第四过渡配合区,所述第二配合部上距离最远的两个顶点部与所述第一配合面配合至少形成有第一挤压部和第二挤压部,所述第一挤压部位于所述第一过盈配合区,所述第二挤压部位于所述第二过盈配合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鸿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联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