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线固定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86601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9 10: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管线路固定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管线固定机构,包括支架和梯形块,所述支架上设有多组管线固定部,还设有一斜板;所述梯形块以其一条腰边与所述斜板的表面贴合并可在所述斜板上滑动,且另一条腰边与所述支架的一侧形成卡接空间;螺栓依次穿过所述支架、所述梯形块的顶面和底面,并将所述支架和所述梯形块锁紧。该固定机构可与管线附近的部件直接卡接固定,使用方便,通用性强,且便于多组管线的同时固定,适应车辆管线越来越多的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管线路固定
,尤其涉及一种管线固定机构
技术介绍
汽车中包括制动系统管路、燃油系统管路、冷却系统管路及电器系统线路等各种管线路,管线路是否能够可靠固定直接影响整车安全,随着车辆配置越来越高,各种管线的数量也随之变多,管线固定也成为车辆研发中一个重要问题。参考图1,为目前车辆中管线固定的主要方式,其通过一个固定在车身I’上的L形支架2’来实现管线3’的固定,具体地,L形支架2’上开设有两组通孔,一组通孔用来固定管线3’,一般借助扎带4’固定,而另一组通孔用来与车身I’螺栓连接。这种固定方式存在以下弊端:首先,车架上必须开设一个固定孔,而车架是一个平台性的产品,往往很多车型共用一个车架,不同车型中管线的数量和位置不同,因此固定孔需要分别设计,为管线的固定去增加或改变一些孔会使产品开发周期变长;更重要的是,车架的空间是有限的,当管线数量增加到一定程度,车架上的空间便不能满足更多孔的要求;另外,L形支架与车架螺栓连接,增加一个螺栓,导致零部件数量增加和装配复杂,装配工艺差,装配效率差;并且,这种管线支架上只有一个扎带固定孔,只能固定一根管线,不方便使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开发更合理的管线固定方式,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线固定机构,能够方便用于不同车型中管线的固定,装配工艺简单,使用方便,且能够同时固定多个管线,便于节省空间,适应当前车辆多管线的发展趋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管线固定机构,包括支架和梯形块,所述支架上设有多组管线固定部,还设有一斜板;所述梯形块以其一条腰边与所述斜板的表面贴合并可在所述斜板上滑动,且其另一条腰边与所述支架的一侧形成卡接空间;螺栓依次穿过所述支架、所述梯形块的顶面和底面,并将所述支架和所述梯形块锁紧。优选地,所述梯形块为直角梯形,其直角腰边与所述支架的一侧形成矩形的所述卡接空间。优选地,所述梯形块沿其顶面和底面连线方向开设有与所述螺栓配合的螺纹孔。优选地,所述梯形块与所述斜板配合的腰边的末端设有止挡部。优选地,形成所述卡接空间的腰边的表面为平面或弧形面,所述支架上与该腰边配合形成所述卡接空间的表面也为平面或弧形面。优选地,所述管线固定部为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的安装板,且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固定卡扣或扎带的固定孔。优选地,所述支架的一端还设有小管卡槽。优选地,所述螺栓靠近所述支架的端头设有把手。优选地,所述螺栓靠近所述支架的端头设有夹紧部。优选地,所述夹紧部包括垫块和夹紧把手,所述垫块套装在所述螺栓上,所述夹紧把手与所述螺栓通过安装销固定。本技术提供的管线固定机构,采用梯形块与支架配合,形成卡接间隙,用于与管线周围的部件卡接,并通过螺栓锁紧,可将该管线固定机构卡紧固定在固定部件上,取代了现有技术中管线固定支架与车架螺栓固定的方式,避免开设固定孔,简化了加工与装配工艺;另外,通过梯形块在支架的斜板上滑动,改变梯形块与支架的固定位置,可调整卡接空间的大小,从而可固定在不同大小的部件上,提高了使用的方便性和通用性;并且,该管线固定机构上设有多组管线固定部,可用于多组管线路的同时固定,适应车辆管线路越来越多的发展趋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并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其中:图1现有技术中管线固定方式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管线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管线固定机构的主视图;图4为图2中管线固定机构的局部视图;图5为图2中支架的主视图;图6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中支架的主视图;图7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中支架的主视图;图8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中管线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第五实施例中管线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9中夹紧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中的标号:说明如下:I’-车身,2’-L形支架,3’-管线,4’-扎带;1-支架,2-梯形块,3-卡接空间,4-螺栓;11-管线固定部,12-斜板,13-小管卡槽,14-顶板,15-侧板;21-止挡部;41_把手,42-夹紧部;111_固定孔;421-垫块,422-夹紧把手,423-安装销;α-倾斜角度。【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参考图2?3,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管线固定机构,包括支架I和梯形块2,所述支架I上设有多组管线固定部11,还设有一斜板12 ;所述梯形块2以其一条腰边与所述斜板12的表面贴合并可在所述斜板12上滑动,且其另一条腰边与所述支架I的一侧形成卡接空间3 ;螺栓4依次穿过所述支架1、所述梯形块2的顶面和底面,并将所述支架I和所述梯形块2锁紧。使用时,可将管线附近的部件放置于所述卡接空间3中,并通过所述螺栓4将梯形块2和支架I锁紧,使得该管线固定机构固定在对应的固定部件上;由于所述梯形块2可在所述支架I的斜板12上滑动,所以所述卡接空间3的大小可以调整,以便能够夹紧不同大小的部件。与现有技术相比,不用在固定的部件上开设固定孔,简化了装置的加工和装配工艺,且通用性较强;另外,由于车架上设有多组管线固定部11,方便用于多组管线路的同时固定,适应车辆管线路逐渐增多的发展趋势。在本技术具体实施过程中,参考图4,可通过调整所述斜板12的长度、倾斜角度α以及所述梯形块2的长度以及对应的腰边的倾斜角度α等参数,设置所述卡接空间3的调整范围;而通过设置形成所述卡接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管线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和梯形块(2),所述支架(1)上设有多组管线固定部(11),还设有一斜板(12);所述梯形块(2)以其一条腰边与所述斜板(12)的表面贴合并可在所述斜板(12)上滑动,且其另一条腰边与所述支架(1)的一侧形成卡接空间(3);螺栓(4)依次穿过所述支架(1)、所述梯形块(2)的顶面和底面,并将所述支架(1)和所述梯形块(2)锁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论意方亮郭雷李林森江腾飞王连连范平丽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