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TDK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透明导电体以及触摸面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79216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6 2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透明导电体以及触摸面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透明导电体(100)的特征在于:具备透明基材(10)、透明导电层(16)以及透明基材(10)与透明导电层(16)之间的光学调整层(11),光学调整层(11)从透明基材(10)起朝着透明导电层(16)具有第1光学调整层(13)、第2光学调整层(14)以及第3光学调整层(15),第1光学调整层(13)含有树脂固化物,第2光学调整层(14)含有氮化硅、或者含有氮化硅和氧化硅,第3光学调整层(15)含有氧化硅,在将第1光学调整层(13)、第2光学调整层(14)以及第3光学调整层(15)的折射率分别设定为n1、n2以及n3时满足下述式(1)。n2>n1>n3   (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透明导电体以及使用该透明导电体的触摸面板。
技术介绍
透明电极被用于液晶显示器(LCD)、等离子显示面板(PDP)、电致发光面板(有机 EU无机EL)、触摸面板以及电致变色元件等显示装置。这样的透明电极通常是由具有基材 和制作于基材上的透明导电层的透明导电体所构成。另外,透明导电体也可以作为透明的 电磁波屏蔽膜来进行使用。 触摸面板(也被称作为触摸开关或者平板开关)是一种被配置于液晶装置等显示 器表面的信息输入装置。触摸面板被广泛使用于手机、汽车导航、个人电脑、自动售票机以 及银行的ATM终端等电子设备。 触摸面板具备具有透明导电层的一对面板。如果手指或者触摸笔等接触或者接近 于显示在触摸面板图像显示区域的指示图像的话则其位置被检测出。由此,能够进行对应 于指示图像的信息输入。触摸面板的位置的检测方法有几种方式,在这些方式中尤其是电 阻膜方式和静电容量方式成为主流。触摸面板因为是通过显示器来进行操作的,所以被使 用于触摸面板的透明导电体被要求具有高透光率。 在静电容量方式中,投影型静电容量方式的触摸面板在多点输入性方面表现优 异。为此,投影型静电容量方式的触摸面板的需求大大地扩展到了面向手机以及平板电脑。 在这个方式中,为了感应透明导电层被加工成规定的图案。为此,透明导电体具备:具有透 明导电层的导电部、没有透明导电层的非导电部。因此,在投影型静电容量方式的触摸面板 中存在感应图案容易识别的固有的情况。 在此,在透明导电体上随着结晶化处理等的加热引起的基材收缩等而会发生残留 应力。为此,如果透明导电层被加工成规定图案的话则会在导电部与非导电部的边界上产 生蜿蜒起伏并会产生段差(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13-043372号公报)。为了防止这样的现 象而提出了通过降低透明导电体的加热温度来减小基材的热收缩量的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如果透明导电层被图案加工成感应用而形成导电部和非导电部的话则感应图案 变得容易目视识别。这样的现象在减薄透明导电体的情况下会进一步显著地表现出来。作 为解决这样的问题的手段可以考虑增厚透明导电体或者降低透明导电体的加热温度。然 而,因为近年来强烈要求减薄触摸面板,所以增厚透明导电体的举措处于举步维艰的状态。 另外,如果为了抑制段差而降低透明导电体的加热温度的话则必然需要延长加热时间。这 样的手段从生产性的观点出发不被优选。为此,要求确立一种另外的技术能够充分抑制导 电部与非导电部的边界部上的段差从而使得感应图案难以目视识别成为可能。 本专利技术正是鉴于上述技术问题而做出的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高 全光线透过率并且即使减薄透明导电体,感应图案也难以目视识别的透明导电体。另外,本 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使用上述透明导电体从而显示鲜明且感应图案难以 目视识别的触摸面板。 本专利技术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经悉心研讨的结果发现,通过在具有透明基材 和透明导电层的透明导电体中,将至少3个光学调整层设置于透明基材与透明导电层之 间,从而就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透明导电体的特征为:具备透明基材、透明导电层以及 透明基材与透明导电层之间的光学调整层,光学调整层从透明基材侧起具有第1光学调整 层、第2光学调整层以及第3光学调整层,第1光学调整层含有树脂固化物,第2光学调整 层含有氮化硅、或者含有氮化硅和氧化硅,第3光学调整层含有氧化硅,在将第1光学调整 层、第2光学调整层以及第3光学调整层的折射率分别设定为nl、n2以及n3时,满足下述 式⑴。 n2 > nl > n3 (I) 根据上述本专利技术,能够制造出具有高全光线透过率并且即使透明导电体薄在导电 部与非导电部的边界部上段差的发生也能被充分抑制的透明导电体。在本专利技术中,因为具 有满足式(1)的第1~第3光学调整层,所以能够制造出具有高全光线透过率的透明导电 体。另外,能够减小感应图案的边界部的段差的原因虽然并不明确,但是本专利技术人推测如 下。 作为在感应图案的边界部产生段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可以列举:相对于位于导电部 的透明导电层具有强压缩应力,在非导电部上像那样的透明导电层被除去了。因为存在这 样的应力差,所以透明导电体中产生了段差。在此,本专利技术的第2光学调整层因为含有具有 大于树脂固化物以及氧化硅的压缩应力的氮化硅,所以随着导电部分和非导电部分的压缩 应力差异而发生的蜿蜒起伏被抑制从而能够减小边界部上的段差。另外,含有氮化硅的第2 光学调整层因为具有大的压缩应力,所以随着加热呈发生翘曲的倾向。本专利技术的第1光学 调整层是具有降低这样的翘曲的功能的光学调整层。 在第2光学调整层中,优选使氮化硅相对于氮化硅以及氧化硅的合计的比率为 40mol%以上。通过提高氮化硅的摩尔比率,从而就能够进一步减小边界部上的段差。第1 光学调整层的厚度优选为10~80nm,第2光学调整层的厚度优选为1~25nm。由此,既能 够减小边界部上的段差又能够抑制翘曲的发生从而充分减小卷曲的量。 第3光学调整层的厚度优选为1~40nm。由此,就能够减小导电部和非导电部中 的透过光的b*值的绝对值,从而就能够减小导电部的透过光的b*值与非导电部的透过光 的b*值之差。由此,能够使感应图案更难以识别,而且能够充分抑制透过光着色成黄色。 透明导电体的厚度优选为130 μπι以下。由此,在要求减薄透明导电体的
中,本专利技术的透明导电体更加有用。本专利技术的透明导电体即使像这样减小厚度感应图案也 能够难以目视识别。 透明导电膜优选在透明基材的光学调整层侧的相反侧具有:含有氮化硅、或者含 有氮化硅和氧化硅的翘曲抑制层。由此,就能够充分减小卷曲量。透明导电体也可以在透 明基材的光学调整层侧的相反侧具有保护薄膜。由此,就能够进一步抑制翘曲并且能够进 一步减小卷曲量。 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触摸面板是一种面板和感应薄膜通过隔离物被相对配置的触摸 面板,其中,感应薄膜为上述透明导电体。本专利技术的触摸面板因为具备具有上述特征的透明 导电体作为感应薄膜,所以不仅感应图案难以目视识别而且能够鲜明地进行显示。 根据本专利技术就能够提供一种具有高全光线透过透过率并且即使减薄透明导电体 感应图案也难以目视识别的透明导电体。另外,通过使用该透明导电体从而就能够提供一 种显示鲜明并且感应图案难以目视识别的触摸面板。【附图说明】 图1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透明导电体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2是放大表示本专利技术的触摸面板的截面的一部分的模式截面图。 图3(A)以及图3(B)是构成触摸面板的感应薄膜的平面图。 图4是示意性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透明导电体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5是用于说明测定透明导电体的卷曲量的方法的图。 图6是示意性地表示段差测定用的评价试样的截面图。 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并就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作如下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不限定于 以下实施方式。另外,在附图上将相同符号标注于相同或者同等的要素,根据不同的情况省 略重复的说明。 图1是表示透明导电体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模式截面图。透明导电体100具备薄膜 状的透明基材10、透明导电层16以及在透明基材10与透明导电层16之间由组成不同的多 层构成的光学调整层11。透明导电层100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透明导电体,其特征在于:是具备透明基材、透明导电层以及所述透明基材与所述透明导电层之间的光学调整层的透明导电体,所述光学调整层从所述透明基材侧起具有第1光学调整层、第2光学调整层以及第3光学调整层,所述第1光学调整层含有树脂固化物,所述第2光学调整层含有氮化硅、或者含有氮化硅和氧化硅,所述第3光学调整层含有氧化硅,在将所述第1光学调整层、所述第2光学调整层以及所述第3光学调整层的折射率分别设定为n1、n2以及n3时,满足下述式(1):n2>n1>n3   (1)。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岛康儿稻叶和久原田祥平櫻井元广真下倍达
申请(专利权)人:TDK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