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线成型弹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74013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6 15:29
一种转线成型弹簧装置,属于精密高效加工和成型设备技术领域,其将原线材放入输线管内,再经过线向转盘,后经过调线座把线材调直,通进送线轮,通过心棒送出,通过配合送线,转线,转心,再通过控制器分别控制送线马达、转芯马达、刀座马达,刀座马达带动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再驱动加工机构并配合能360度旋转的芯棒,在转动到需要的角度时,通过对应的加工机构的滑块的自由端的刀具成型所需形状,并通过汽缸推动相关的加工机构摆动,从而改变其滑块的自由端的刀具的位置对原线材加工进行配合,做出如簧体、圆弧和折角等动作,最后通过切刀进行切割,其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时角度稳定,调机时间短,效率高,且生产速度块,产品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精密高效加工和成型设备
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线成型弹簧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弹簧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吸震或减震场合中,其中以圈状弹簧使用最为普遍,如:汽、机车的避震装置、玩具、电器、开关等不胜枚举,乃为各种电器及机械设备所不可或缺的零件。转线成型弹簧装置一般用来制造结构复杂的弹簧,比如夹子弹簧、多簧体双扭弹簧等,需要机械多次加工而成,且很难保证质量的稳定性,返修率很高,增加了加工成本,存在生产时角度不稳,调机时间长,产速慢,达不到品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转线成型弹簧装置,其不仅结构简单,成本低,生产时角度稳定,调机时间短,效率高,且生产速度块,产品精度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转线成型弹簧装置,包括机架,固定设于机架上的机台和控制器,设于机台背面的机罩,设于机罩内部的输线管、转芯马达、送线马达和转线马达,设于转线马达一端的转动轮;所述输线管上固定设有线转向盘、调线座、从动轮和送线轮,所述转动轮经皮带连接于所述从动轮,所述送线马达连接于所述送线轮,所述机台上设有芯棒,所述转芯马达连接于所述芯棒,所述芯棒上设有送线孔,所述芯棒四周的机台的台面上设有驱动装置和加工成型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刀座马达、转动盘和连接杆,所述刀座马达连接于所述转动盘,所述连接杆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盘,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加工成型装置。进一步的,所述加工成型装置包括第一加工机构、第二加工机构、第三加工机构、第四加工机构、第五加工机构、第六加工机构、第七加工机构和第八加工机构。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工机构、所述第二加工机构、所述第三加工机构、所述第四加工机构、所述第五加工机构、所述第六加工机构、所述第七加工机构和所述第八加工机构分别包括滑座和滑块,所述滑块活动设于所述滑座上,所述滑块的一端经所述连接杆连接于所述转动盘,所述滑块的另一端为自由端。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工机构的滑块的自由端设有辅助芯。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加工机构的滑块的自由端设有扣刀。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加工机构、所述第六加工机构和所述第七加工机构的滑块的自由端分别设有折角刀。进一步的,所述第四加工机构的滑块的自由端设有辅助芯、叉刀和切刀。进一步的,所述第五加工机构的滑块的自由端设有曲线规。进一步的,所述第八加工机构的滑块的自由端设有切刀成型刀。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优点是:一种转线成型弹簧装置,将原线材放入输线管内,再经过线向转盘,后经过调线座把线材调直,通进送线轮,通过心棒送出,通过配合送线,转线,转心,再通过控制器分别控制送线马达、转芯马达、刀座马达,刀座马达带动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再驱动加工机构并配合能360度旋转的芯棒,在转动到需要的角度时,通过对应的加工机构的滑块的自由端的刀具成型所需形状,并通过汽缸推动相关的加工机构摆动,从而改变其滑块的自由端的刀具的位置对原线材加工进行配合,做出如簧体、圆弧和折角等动作,最后通过切刀进行切割,其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时角度稳定,调机时间短,效率高,且生产速度块,产品精度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机台台面加工机构分布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机罩内部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大竹杆夹子成品示意图;图5是图4的侧视图。图中,1、机架,2、机台,3、控制器,4、机罩,5、转芯马达,6、送线马达,7、转线马达,8、转动轮,9、从动轮,10、输线管,11、线转向盘,12、调线座,13、送线轮,14、原线材,15、芯棒,151、送线孔,16、驱动装置,161、刀座马达,162、转动盘,163、连接杆,17、滑座,18、滑块,19、加工成型装置,191、第一加工机构,192、第二加工机构,193、第三加工机构,194、第四加工机构,195、第五加工机构,196、第六加工机构,197、第七加工机构,198、第八加工机构,20、辅助芯,21、扣刀,22、折角刀,23、叉刀,24、切刀,25、曲线规,26、大竹杆夹子,261、第一圆弧,262、第一折角,263、第二圆弧,264、第二折角,265、第三折角,266、第三圆弧,267、第四折角,268、簧体,269、第五折角,2610、第六折角,2611、第七折角,2612、第八折角,2613、第四圆弧,2614、第九折角,2615、第十折角,2616、第^^一折角,2617、第十二折角,2618、第五圆弧,2619、第十三折角,2620、第十四折角,27、切刀成型刀。【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一种转线成型弹簧装置,包括机架1,固定设于机架I上的机台2和控制器3,设于机台2背面的机罩4,设于机罩4内部的输线管10、转芯马达5、送线马达6和转线马达7,设于转线马达7 —端的转动轮8 ;所述输线管10上固定设有线转向盘11、调线座12、从动轮9和送线轮13,所述转动轮8经皮带连接于所述从动轮9,所述送线马达6连接于所述送线轮13,所述机台2上设有芯棒15,所述转芯马达5连接于所述芯棒15,所述芯棒15上设有送线孔151,所述芯棒15四周的机台2的台面上设有驱动装置16和加工成型装置19 ;所述驱动装置16包括刀座马达161、转动盘162和连接杆163,所述刀座马达161连接于所述转动盘162,所述连接杆163 —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盘162,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加工成型装置19。所述加工成型装置19包括第一加工机构191、第二加工机构192、第三加工机构193、第四加工机构194、第五加工机构195、第六加工机构196、第七加工机构197和第八加工机构198。所述第一加工机构191、所述第二加工机构192、所述第三加工机构193、所述第四加工机构194、所述第五加工机构195、所述第六加工机构196、所述第七加工机构197和所述第八加工机构198分别包括滑座17和滑块18,所述滑块18活动设于所述滑座17上,所述滑块18的一端经所述连接杆163连接于所述转动盘162,所述滑块18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一加工机构191的滑块18的自由端设有辅助芯20。所述第二加工机构192的滑块18的自由端设有扣刀21。所述第三加工机构193、所述第六加工机构196和所述第七加工机构197的滑块18的自由端分别设有折角刀22。所述第四加工机构194的滑块18的自由端设有辅助芯20、叉刀23和切刀24。...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线成型弹簧装置,包括机架(1),固定设于机架(1)上的机台(2)和控制器(3),设于机台(2)背面的机罩(4),设于机罩(4)内部的输线管(10)、转芯马达(5)、送线马达(6)和转线马达(7),设于转线马达(7)一端的转动轮(8),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线管(10)上固定设有线转向盘(11)、调线座(12)、从动轮(9)和送线轮(13),所述转动轮(8)经皮带连接于所述从动轮(9),所述送线马达(6)连接于所述送线轮(13),所述机台(2)上设有芯棒(15),所述转芯马达(5)连接于所述芯棒(15),所述芯棒(15)上设有送线孔(151),所述芯棒(15)四周的机台(2)的台面上设有驱动装置(16)和加工成型装置(19);所述驱动装置(16)包括刀座马达(161)、转动盘(162)和连接杆(163),所述刀座马达(161)连接于所述转动盘(162),所述连接杆(163)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转动盘(162),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加工成型装置(1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飞龙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佳品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