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簧体双扭弹簧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71056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6 13:06
一种多簧体双扭弹簧成型装置,涉及精密高效加工和成型设备技术领域,其通过控制器分别控制送线马达、转芯马达、凸轮马达和气缸,凸轮马达带动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再驱动加工机构并配合能360度旋转的芯棒,在转动到需要的角度时,通过对应的加工机构的滑块的自由端的刀具成型所需形状,并通过气缸推动相关的加工机构摆动,从而改变其滑块的自由端的刀具的位置对原线材加工进行配合,做出如簧体、圆弧和折角等动作,最后通过切刀进行切割,其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时角度稳定,调机时间短,效率高,且生产速度块,产品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精密高效加工和成型设备
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簧体双扭弹簧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弹簧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吸震或减震场合中,其中以圈状弹簧使用最为普遍,如:汽、机车的避震装置、玩具、电器、开关等不胜枚举,乃为各种电器及机械设备所不可或缺的零件。而多簧体双扭弹簧成型比较复杂,需要机械多次加工而成,且很难保证质量的稳定性,返修率很高,增加了加工成本,存在生产时角度不稳,调机时间长,产速慢,达不到品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多簧体双扭弹簧成型装置,其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时角度稳定,调机时间短,效率高,且生产速度块,广品精度尚。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多簧体双扭弹簧成型装置,包括机架,固定设于机架上的机台和控制器,设于机台背面的送线马达,转芯马达,凸轮马达和送线轮,穿过机台的芯棒,所述芯棒四周的机台的台面上设有驱动装置和加工成型装置,所述芯棒上设有送线孔,所述送线马达连接于所述送线轮,所述转芯马达连接于所述芯棒,所述凸轮马达连接于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一端固定设于机台台面上,另一端为自由端的传动凸轮,和通过连接杆连接于机台台面上的传动手臂,所述传动手臂的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传动凸轮的自由端,所述传动手臂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加工成型装置的一端,所述机台的侧壁上设有气缸,所述气缸通过活动杆连接于所述加工成型装置的另一端,所述芯棒从机台伸出的伸出端上固定设有芯棒辅助刀。进一步的,所述加工成型装置包括第一加工机构、第二加工机构、第三加工机构、第四加工机构、第五加工机构、第六加工机构、第七加工机构和第八加工机构。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工机构、所述第五加工机构和所述第七加工机构的一端分别通过活动杆连接于所述气缸。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工机构、所述第二加工机构、所述第三加工机构、所述第四加工机构、所述第五加工机构、所述第六加工机构、所述第七加工机构和所述第八加工机构分别包括滑座,回退弹簧和滑块,所述滑块活动设于所述滑座上,所述滑块的一端经回退弹簧连接于所述滑座,所述滑块的另一端为自由端。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工机构的滑块的自由端设有曲线规。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加工机构的滑块的自由端设有切刀。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加工机构、所述第四加工机构、所述第七加工机构和所述第八加工机构的滑块的自由端分别设有折角刀,所述第七加工机构的滑块的自由端设有两件折角刀。进一步的,所述第五加工机构的滑块的自由端设有组合刀。进一步的,所述组合刀为曲线规和切刀的组合刀。进一步的,所述第六加工机构的滑块的自由端设有辅助刀。综上所述,本技术的优点是:一种多簧体双扭弹簧成型装置,其通过控制器分别控制送线马达、转芯马达、凸轮马达和气缸,凸轮马达带动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再驱动加工机构并配合能360度旋转的芯棒,在转动到需要的角度时,通过对应的加工机构的滑块的自由端的刀具成型所需形状,并通过气缸推动相关的加工机构摆动,从而改变其滑块的自由端的刀具的位置对原线材加工进行配合,做出如簧体、圆弧和折角等动作,最后通过切刀进行切割,其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生产时角度稳定,调机时间短,效率高,且生产速度块,广品精度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机台台面加工机构分布示意图;图3是图1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多簧体双扭弹簧成品示意图。图中,1、机架,2、机台,3、控制器,4、送线马达,5、转芯马达,6、凸轮马达,7、送线轮,8、原线材,9、驱动装置,10、传动凸轮,11、连接杆,12、传动手臂,13、加工成型装置,131、第一加工机构,132、第二加工机构,133、第三加工机构,134、第四加工机构,135、第五加工机构,136、第六加工机构,137、第七加工机构,138、第八加工机构,14、滑座,15、回退弹簧,16、滑块,17、芯棒,171、送线孔,18、芯棒辅助刀,19、气缸,20、活动杆,21、曲线规,22、切刀,23、折角刀,2301、第一折角刀,2302、第二折角刀,24、组合刀,25、辅助刀,26、多簧体双扭弹簧,2601、第一簧体,2602、第一折角,2603、第二折角,2604、第二簧体,2605、第三折角,2606、第四折角,2607、第五折角,2608、第六折角,2609、第七折角,2610、第八折角,2611、第九折角,2612、第十折角,2613、第三簧体,2614、第^^一折角,2615、第十二折角,2616、第十三折角,2617、第十四折角,2618、第四簧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多簧体双扭弹簧成型装置,包括机架1,固定设于机架I上的机台2和控制器3,设于机台2背面的送线马达4,转芯马达5,凸轮马达6和送线轮7,穿过机台2的芯棒17,所述芯棒17四周的机台2的台面上设有驱动装置9和加工成型装置13,所述芯棒17上设有送线孔171,所述送线马达4连接于所述送线轮7,所述转芯马达5连接于所述芯棒17,所述凸轮马达6连接于驱动装置9,所述驱动装置9包括一端固定设于机台2台面上,另一端为自由端的传动凸轮10,和通过连接杆11连接于机台2台面上的传动手臂12,所述传动手臂12的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传动凸轮10的自由端,所述传动手臂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加工成型装置13的一端,所述机台2的侧壁上设有气缸19,所述气缸19通过活动杆20连接于所述加工成型装置13的另一端,所述芯棒17从机台2伸出的伸出端上固定设有芯棒辅助刀18。所述加工成型装置13包括第一加工机构131、第二加工机构132、第三加工机构133、第四加工机构134、第五加工机构135、第六加工机构136、第七加工机构137和第八加工机构138。所述第一加工机构131、所述第五加工机构135和所述第七加工机构137的一端分别通过活动杆20连接于所述气缸19。所述第一加工机构131、所述第二加工机构132、所述第三加工机构133、所述第四加工机构134、所述第五加工机构135、所述第六加工机构136、所述第七加工机构137和所述第八加工机构138分别包括滑座14,回退弹簧15和滑块16,所述滑块16活动设于所述滑座14上,所述滑块16的一端经回退弹簧15连接于所述滑座14,所述滑块16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第一加工机构131的滑块16的自由端设有曲线规21。所述第二加工机构1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簧体双扭弹簧成型装置,包括机架(1),固定设于机架(1)上的机台(2)和控制器(3),设于机台(2)背面的送线马达(4),转芯马达(5),凸轮马达(6)和送线轮(7),穿过机台(2)的芯棒(17),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棒(17)四周的机台(2)的台面上设有驱动装置(9)和加工成型装置(13),所述芯棒(17)上设有送线孔(171),所述送线马达(4)连接于所述送线轮(7),所述转芯马达(5)连接于所述芯棒(17),所述凸轮马达(6)连接于驱动装置(9),所述驱动装置(9)包括一端固定设于机台(2)台面上,另一端为自由端的传动凸轮(10),和通过连接杆(11)连接于机台(2)台面上的传动手臂(12),所述传动手臂(12)的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传动凸轮(10)的自由端,所述传动手臂(1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加工成型装置(13)的一端,所述机台(2)的侧壁上设有气缸(19),所述气缸(19)通过活动杆(20)连接于所述加工成型装置(13)的另一端,所述芯棒(17)从机台(2)伸出的伸出端上固定设有芯棒辅助刀(1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飞龙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佳品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