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温宜玲专利>正文

自行车下叉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6204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自行车下叉保护装置,是设有一可安装于车架后下叉所设后叉端之间的直形柱杆,并于柱杆的两端分别结合设有一锁固构件,能够让下叉保护装置能够稳固地结合于后叉端之间而不会任意脱落,同时于柱杆套设有一呈可转动形态而可供链条绕设的链条绕轮,能够对链条及链条所绕经的后变速器提供保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解决现有产品有关于容易松脱掉落及无法保护链条的不足及限制,提升自行车下叉保护装置的实用效能。(*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涉及自行车的零配件设计,尤指一种在车轮拆卸 时可以安装于车架下叉而形成保护的自行车下叉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自行车运动及休闲风气的兴盛,不仅各种自行车的竟赛活动越 来越多,并且许多人们会随车携带自行车到郊外或风景区来骑乘。为方 便于自行车的装栽携带,自行车业者陆续开发各种可以快速拆装的零组 件及可以折收的车架产品。其中,为有效缩简自行车的体积,使用者经常会将车轮拆下以利于 装载携带,然而自行车下叉在没有安装车轮时,车架下叉相当容易因为 受到碰撞而变形,导致车架及车轮的精确度丧失,严重影响自行车的骑乘效能。对于这样的问题,虽然可以利用如台湾专利公告编号第98764 号r新颖前叉护杆j及台湾专利公告编号第164590号f自行车装箱前 叉与钩爪的双重保护器」等专利案所揭露的下叉护杆来保护下叉避免变 形,不过这些现有的这些下叉护杆设计,由于缺乏适当的锁定构造,相 当容易在搬运的过程中松脱掉落,失去原本要保护下叉的功能,并且现 有的下叉护杆在构造设计上均缺乏提供链条绕设或防止碟刹来令片脱 落等设计,无法保护链条、后变速器及碟剎器等构件在装栽携带的过程 中受到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自行车下叉护杆有关于容易松脱掉落及无法同时对链 条、后变速器等构件提供保护的不足及限制,技术人开发设计出一 种自行车下叉保护装置,本技术主要是于下叉保护装置的柱杆两端各设有具锁定功能的锁固构件,让下叉保护装置能够稳固地结合于车架 下叉的后叉端而不会任意脱落,借以确保对车架下叉的保护功能;本实 用新型同时于柱杆套设有一呈可转动形态的链条绕轮,让链条能够稳定地绕设于该链条绕轮,借以进一步对链条及链条所绕经的后变速器提供保护,提升自行车下叉保护装置的实用效能。本技术所运用的技术手段是在于提供一种自行车下叉保护装置,是设有一直形柱杆,于该柱杆套设有一呈可转动形态的链条绕轮, 柱杆于冲妄近两端的位置各设有 一抵环及一位于该^抵环相对外倒端的嵌件,并于柱杆的两端分别结合有一锁固构件。较佳的,本技术的柱杆于轴心位贯设有一轴孔,锁固构件是为 穿设于该轴孔而可锁固结合于柱杆两端的快拆组件。较佳的,本技术的抵环是设为环圈形态,嵌件是设为螺栓形态, 该嵌件是穿经该4氐环而螺锁结合于柱杆的端部。较佳的,本技术于柱杆的两端各形成一呈螺杆形态的螺杆部, 锁固构件是设为螺合于该螺杆部的螺帽。较佳的,本技术的链条绕轮于轴心位设有一轮轴孔,并且外周 缘可以设有一圈呈间隔设置的链齿,或者是一圏环槽。较佳的,本技术于柱杆以一绳体而连结设有一碟刹护片。本技术所提供自行车下叉保护装置,可以获得的优点及功效增进至少包括1 、本技术于下叉保护装置的两端均设有锁固构件,可以让下 叉保护装置能够稳固地结合于车架下叉的后叉端,不会因为装载搬运过 程的碰撞或震动而任意脱落,有效地对自行车下叉提供完整的保护。2 、本技术设有可以提供链条绕设的链条绕轮,让链条获得稳 定的定位作用,有效地避免链条在装载搬运过程受到弯折变形或扯动后 变速器,达到对链条及后变速器提供保护的效能。3 、本技术进一步设有一个碟剎护片,对于装设有碟剎器的自 行车,可以将碟剎护片插入碟剎器的剎车来令片之间,借以避免剎车来 令片任意松动或掉落。附图简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组成构件分解图。 图3是本技术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参考图。 图4是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图5是本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的立体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详细了解本技术的技术特征及实用功效,并可依照说明书 的内容来实施,兹进一步以如图式所示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1-3所示,本技术所提供的自行车下叉保护装置的较 佳实施例,其是设有一直形柱杆10、一套设于柱杆10的链条绕轮2 0,以及二可分别锁固结合于柱杆1 0两端的锁固构件3 0 ,并且可以 进一步设有一套设连结于柱杆1 O的碟剎护片4 0;其中该柱杆1 0是设为长度略短于车架后下叉5 0所设二后叉端5 1 之间距的直形管柱形态,于柱杆1 0的两端各i殳有一外径大于柱杆1 0 而可供后叉端5 l抵靠的抵环l l,并于两抵环l 2的相对外侧端各形 成有一可供自行车后叉端5 1所设钩口 5 2嵌入的嵌件1 2 ;如图所示 的实施例为便于锁固构件3 0的组装,于柱杆1 O的轴心位贯设有一两 端设有内螺紋的轴孔l 3,并且将两抵环l l设为环圈形态,以及将两 嵌件1 2设为螺栓形态,让嵌件1 2设具有一螺杆部1 2 l及一贯穿轴 心位的轴孔l 2 2,利用两嵌件1 2各以螺杆部1 2 l穿经所对应的抵 环1 1而螺锁于轴孔1 3两端,将抵环1 1及嵌件1 2锁固定位于柱杆 1O的两端,同时可以利用改变抵环l1厚度的方式,调整设定柱杆1 0两端所设嵌件1 2之间距;该链条绕轮2 0是设为于轴心位设有一轮轴孔2 l的轮形构件,让 链条绕轮2 0以可转动形态套设结合于柱杆1 O的杆身上;如图所示的 实施例是将链条绕轮2 0设为炼轮形态,于链条绕轮2 O的外周缘设有 一圏呈间隔设置而可供链条6 0嚯合绕设的链齿2 2;该锁固构件3 0是锁固结合于柱杆1 0的两端,如图所示的实施例 锁固构件3 0是设为一组快拆组件的实施形态,其包括有一快拆扳柄3 1 ; 一以其中一端枢接于快拆扳柄3 l且可穿设于柱杆l 0所设轴孔1 3的拉轴3 2 ;—套设于拉轴3 2而可供快拆扳柄3 1抵靠的迫抵块3 3;—套设于拉轴3 2且以弹力抵靠于迫抵块3 3与嵌件1 2的弹簧34; 一套设于拉轴3 2穿出柱杆1 0另端的弹簧3 5;以及一螺锁结合于拉轴3 2端部的螺帽3 6;该碟剎护片4 0是连结设有一具适当长度且呈钢索形态的绳体41 ,于绳体4 1的一端设有一套设于柱杆1 0杆身的套圏4 2 ; 如此,组构成如图1-3所示的新型自行车下叉保护装置。 请参阅图1、 3所示,本技术利用设成快拆组件形式的锁固构 件3 0 ,不仅可以让下叉保护装置简便快速地安装结合于车架后下叉5 0的后叉端51之间,或者是快速地由后叉端5l拆下,并且当下叉保 护装置安装使用时,可以稳固牢靠地装设于车架后下叉5 O的后叉端5 1,不会因为装载搬运过程的碰撞或震动而任意脱落;再者,本实用新 型的链条绕轮2 0可以提供链条6 0绕设,让链条6 O获得稳定的定位 作用,避免链条6 0在装载搬运过程因为振动或拉扯而变形或扯动后变 速器5 3 ,达到保护链条6 O及后变速器5 3的效能;此外,若自行车 安装有碟剎器时,本技术的碟剎护片4 O可以插入碟剎器的剎车来 令片之间,避免剎车来令片任意松动或掉落。请参阅图4所示的本技术第二较佳实施例,该实施例与前述第 一较佳实施例的差异是在于该实施例是将链条绕轮2 0 A设为轮圈形 态,即于链条绕轮2 0 A的外周缘凹设一圈供链条6 O绕设而形成保护 的环槽2 3 。请参阅图5所示的本技术第三较佳实施例,该实施例与前述第 一较佳实施例的差异是在于柱杆1 0A及锁固构件3 OA的构造形态, 该实施例是直接于柱杆1 0 A的两端各形成一呈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下叉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是包含:    一直形柱杆,于该柱杆接近两端的位置各设有一抵环及一位于该抵环相对外侧端的嵌件;    一链条绕轮,是以可转动形态套设于该柱杆;以及    二锁固构件,分别结合于该柱杆的两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宜玲张仕旻
申请(专利权)人:温宜玲张仕旻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