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体主轴承孔的修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760344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22 1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轴承孔维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机体主轴承孔的修复方法。主轴承孔是机体的设计、组装和加工基准,其中心位置不允许偏移,孔径不允许扩大,电刷镀修复工艺由于镀层较小、容易剥落和不能机加工等原因无法使用;而普通的堆焊方法会增加焊接部位的热变形,产生焊接应力无法有效消除;同时产生裂纹影响较大,且焊修周期长,焊修成功率低。针对存在问题,采用主轴承孔激光熔覆堆焊并通过机加工恢复图纸原有精度的修复方法,该机体主轴承孔的修复流程为熔覆堆焊、堆焊部位换盖及机加工、修复机体的检测、机体清理除锈四部分组成,其中激光熔覆堆焊是整个修复过程的关键,视缺陷大小及严重程度,可采用孔径的全部堆焊和局部堆焊。改进后的机体主轴承孔的修复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轴承孔维修
,尤其是一种。
技术介绍
机体是柴油机的重大关键基础件,毛坯材料为整铸球墨铸铁,精度要求高。以 GEV016柴油机机体为例:主轴承孔孔径0 265 (+0.032/0) mm;圆柱度0.025mm;各孔相邻 直线度0· 03mm ;全长直线度0· 10mm。在柴油机运用过程中由于碾瓦产生的主轴承座严重 拉伤、碰伤、机加工过程中由于埂刀等原因,机体主轴承座孔严重受损或变形,导致机体主 轴承孔孔径、圆柱度与各孔同轴度超差而无法使用。主轴承孔是机体的设计、组装和加工基 准,其中心位置不允许偏移,孔径不允许扩大,电刷镀修复工艺由于镀层较小、容易剥落和 不能机加工等原因无法使用;而普通的堆焊方法会增加焊接部位的热变形,产生焊接应力 无法有效消除;同时产生裂纹影响较大,且焊修周期长,焊修成功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的上述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 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包 括以下流程: 第一步:熔覆堆焊; 第二步:堆焊部位换盖及机加工; 第三步:修复机体的检测; 第四步:机体清理除锈; 第五步:完工检验。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体主轴承孔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流程:第一步:熔覆堆焊;第二步:堆焊部位换盖及机加工;第三步:修复机体的检测;第四步:机体清理除锈;第五步:完工检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路亚光高福斌王宁刚冯涛史立峰沈新建史俊平张瑛
申请(专利权)人:南车戚墅堰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