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连通孔的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36709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1-23 1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连通孔的轴承,包括轴承外圈、轴承内圈、多个钢珠以及保持架,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的两个侧面上均带有周向延伸的导流槽,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上两个相对应的导流槽之间通过连通孔连接,该连通孔的两端开口均位于导流槽内,连通孔的孔腔呈圆弧形,连通孔的孔腔与开口的连接过渡段为弧形,连通孔的孔腔口径大于连通孔的两端开口口径。该轴承在转动的过程中空气在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两侧面的导流槽内流动,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上相互平行的导流槽内流动的空气通过连通孔形成对流,进一步加快了空气的流动,加大了散热的效果,使得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上的热量由内到外全部散发了出去,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轴承,尤其是一种带连通孔的轴承
技术介绍
轴承是在机械传动过程中起固定和减小载荷摩擦系数的部件,也可以说,当其它机件在轴上彼此产生相对运动时,用来降低动力传递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和保持轴中心位置固定的机件。而且,当轴承安装于主机等部位时,轴承旋转产生的热量及轴承座中的热量会导致轴承中的轴承外圈、轴承内圈及钢球等发热膨胀,同时轴承座本身也会由于发热膨胀。但是由于轴承和轴承座的材料不一样,相对的膨胀系数也不一样,当温度升高后,轴承内圈及轴承座均会沿径向膨胀。现在的轴承在安装时,如果因为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因为温度升高极容易产生不均匀的形变,进而影响轴承运转的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轴承所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带连通孔的轴承。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连通孔的轴承,包括轴承外圈、轴承内圈、多个钢珠以及保持架,所述轴承外圈套装在轴承内圈的外侧,轴承外圈与轴承内圈的对置周面上设有安置所述钢珠的导轨槽,所述保持架套装在钢珠上;所述轴承还包括防尘盖,所述导轨槽的两侧设有卡槽,所述防尘盖卡合在该卡槽内,所述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的两个侧面上均带有周向延伸的导流槽,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上两个相对应的导流槽之间通过连通孔连接,该连通孔的两端开口均位于所述导流槽内,连通孔的孔腔呈圆弧形,连通孔的孔腔与开口的连接过渡段为弧形,连通孔的孔腔口径大于连通孔的两端开口口径。上述的一种带连通孔的轴承,所述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上的连通孔在两对应的导流槽之间等间距排布。上述的一种带连通孔的轴承,所述防尘盖沿周向延伸。上述的一种带连通孔的轴承,所述防尘盖与卡槽的边缘连接处带有固定块。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该轴承在转动的过程中空气在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两侧面的导流槽内流动,而且导流槽在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的侧面上周向延伸,外界的冷空气即可在导流槽内周向流动,带走轴承所产生的热量,为了进一步达到好的散热效果,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上两两相对应的导流槽之间通过连通孔连接,该连通孔的两端开口均位于导流槽内,连通孔的孔腔呈圆弧形,连通孔的孔腔与开口的连接过渡段为弧形,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上相互平行的导流槽内流动的空气通过连通孔形成对流,而且连通孔的孔腔口径大于连通孔的两端开口口径,进入到连通孔内的空气形成虹吸,进一步加快了空气的流动,加大了散热的效果,使得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上的热量由内到外全部散发了出去,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对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用以较佳的实施例及附图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下:如图1所示,一种带连通孔的轴承,包括轴承外圈1、轴承内圈2、多个钢珠3以及保持架4,轴承外圈I套装在轴承内圈2的外侧,轴承外圈I与轴承内圈2的对置周面上设有安置钢珠3的导轨槽,保持架4套装在钢珠3上;轴承还包括防尘盖5,导轨槽的两侧设有卡槽,防尘盖5卡合在该卡槽内,防尘盖5沿周向延伸,防尘盖5与卡槽的边缘连接处带有固定块6。作为本技术的改进,轴承外圈I和轴承内圈2的两个侧面上均带有周向延伸的导流槽7,轴承外圈I和轴承内圈2上两个相对应的导流槽7之间通过连通孔8连接,该连通孔的两端开口均位于导流槽7内,连通孔8的孔腔呈圆弧形,连通孔8的孔腔与开口的连接过渡段为弧形,连通孔8的孔腔口径大于连通孔8的两端开口口径,连通孔8在两对应的导流槽7之间等间距排布。该轴承在转动的过程中空气在轴承外圈I和轴承内圈2两侧面的导流槽7内流动,而且导流槽7在轴承外圈I和轴承内圈2的侧面上周向延伸,外界的冷空气即可在导流槽7内周向流动,带走轴承所产生的热量,为了进一步达到好的散热效果,轴承外圈I和轴承内圈2上两两相对应的导流槽7之间通过连通孔8连接,该连通孔8的两端开口均位于导流槽7内,连通孔8的孔腔呈圆弧形,连通孔8的孔腔与开口的连接过渡段为弧形,轴承内圈2和轴承外圈I上相互平行的导流槽7内流动的空气通过连通孔8形成对流,而且连通孔8的孔腔口径大于连通孔8的两端开口口径,进入到连通孔8内的空气形成虹吸,进一步加快了空气的流动,加大了散热的效果,使得轴承内圈2和轴承外圈I上的热量由内到外全部散发了出去,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主权项】1.一种带连通孔的轴承,包括轴承外圈、轴承内圈、多个钢珠以及保持架,所述轴承外圈套装在轴承内圈的外侧,轴承外圈与轴承内圈的对置周面上设有安置所述钢珠的导轨槽,所述保持架套装在钢珠上; 所述轴承还包括防尘盖,所述导轨槽的两侧设有卡槽,所述防尘盖卡合在该卡槽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的两个侧面上均带有周向延伸的导流槽,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上两个相对应的导流槽之间通过连通孔连接,该连通孔的两端开口均位于所述导流槽内,连通孔的孔腔呈圆弧形,连通孔的孔腔与开口的连接过渡段为弧形,连通孔的孔腔口径大于连通孔的两端开口 口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连通孔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上的连通孔在两对应的导流槽之间等间距排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连通孔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盖沿周向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连通孔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盖与卡槽的边缘连接处带有固定块。【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带连通孔的轴承,包括轴承外圈、轴承内圈、多个钢珠以及保持架,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的两个侧面上均带有周向延伸的导流槽,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上两个相对应的导流槽之间通过连通孔连接,该连通孔的两端开口均位于导流槽内,连通孔的孔腔呈圆弧形,连通孔的孔腔与开口的连接过渡段为弧形,连通孔的孔腔口径大于连通孔的两端开口口径。该轴承在转动的过程中空气在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两侧面的导流槽内流动,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上相互平行的导流槽内流动的空气通过连通孔形成对流,进一步加快了空气的流动,加大了散热的效果,使得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上的热量由内到外全部散发了出去,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IPC分类】F16C37/00, F16C33/58, F16C33/78【公开号】CN204784210【申请号】CN201520367006【专利技术人】杨金良 【申请人】宁波市鄞州金鑫轴承五金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申请日】2015年6月2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连通孔的轴承,包括轴承外圈、轴承内圈、多个钢珠以及保持架,所述轴承外圈套装在轴承内圈的外侧,轴承外圈与轴承内圈的对置周面上设有安置所述钢珠的导轨槽,所述保持架套装在钢珠上;所述轴承还包括防尘盖,所述导轨槽的两侧设有卡槽,所述防尘盖卡合在该卡槽内,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的两个侧面上均带有周向延伸的导流槽,轴承外圈和轴承内圈上两个相对应的导流槽之间通过连通孔连接,该连通孔的两端开口均位于所述导流槽内,连通孔的孔腔呈圆弧形,连通孔的孔腔与开口的连接过渡段为弧形,连通孔的孔腔口径大于连通孔的两端开口口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金良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鄞州金鑫轴承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