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抽换轨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743876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6 1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抽换轨枕装置,在底架的顶部设置有卷扬机构、底架的两侧壁上分别连接有挂钩板、与挂钩板相对的另一端设置有夹臂,夹臂的末端倾斜设置且通过轴承设置有定滑轮,卷扬机构的钢丝绳绕过定滑轮,使卷扬机构与定滑轮连接,在底架上与挂钩板的挂钩相对的位置设置有锁紧机构,卷扬机构通过连接件与液压马达的输出轴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工作性能可靠,节省人力,工作效率高,能够保证铁路轨枕抽换的快速完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施工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铁路线路养护维修的便携式抽换轨枕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我国铁路工务日常维护和中小规模的换枕施工中,,新旧轨枕轨枕的抽换主要通过人力完成。这种轨枕抽换方式的缺点是劳动强度大、作业效率低、安全性低。目前,在国内线路施工中少有高效、便捷的机械设备用于轨枕抽换作业。国外线路施工中,通常采用大型养路设备实现轨枕连续式批量更换,尽管换枕效率及自动化程度较高,但是其设备使用成本高,维护代价大,同时也不适用我国铁路的运营环境。因此,现需要一种安全、可靠、轻便、灵活的用于铁路维护的小型抽换轨枕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工作性能可靠、节省人力、使用方便、成本低的便携式铁路抽换轨枕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在底架的顶部设置有卷扬机构、底架的两侧壁上分别连接有挂钩板、与挂钩板相对的另一端设置有夹臂,夹臂的末端倾斜设置且通过轴承设置有定滑轮,卷扬机构的钢丝绳绕过定滑轮,使卷扬机构与定滑轮连接,在底架上与挂钩板的挂钩相对的位置设置有锁紧机构,卷扬机构通过连接件与液压马达的输出轴连接;上述的锁紧机构是由摇臂、侧板槽以及限位块组成,摇臂呈L型,其水平方向的一臂依次穿过底架前侧和挂钩板延伸至底架的后侧,在该臂中部设置有侧板槽,限位块卡在侧板槽中并可随着摇臂转动。上述夹臂倾斜设置,其底边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15°,夹臂之间的夹角为20 ?60° 。上述夹臂的长度大于等于轨枕的轨外长度。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I)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小型轻便;(2)上下线路方便,能够保证施工及列车运行安全; (3)节省人力,提高施工效率;(4)工作性能可靠,施工质量高。【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图3为图1中锁紧机构3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底架,2-挂钩板,3-锁紧机构,4_卷扬机构,5_夹臂,6_定滑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便携式抽换轨枕装置是在底架I的顶部用螺纹紧固件固定安装有卷扬机构4,该底架I是由前、后两个支撑板和顶板焊接而成,顶板与两个支撑板垂直连接,在前、后支撑板的左端上分别焊接一个挂钩板2,该挂钩板2的前端加工为向下开口的弯钩状,方便卡在铁轨上。在前、后支撑板的右端分别焊接有夹臂5,前、后两夹臂5之间形成的夹角为30°,将夹臂5与支撑板倾斜设置,夹臂5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是6°。夹臂5的长度大于轨枕的轨外长度,使两个夹臂5的末端延伸至轨枕的外侧,在两个夹臂5的末端通过轴承连接,在轴承上套装有一个定滑轮6。在前、后支撑板之间安装有锁紧机构3,便于在抽换轨枕时能够与轨枕卡紧。如图3所示,上述的锁紧机构3是由摇臂3-1、侧板槽3-2以及限位块3_3组成,摇臂3-1呈L型,其水平方向的一臂依次穿过底架I的前支撑板和挂钩板2延伸至底架I的后支撑板,在摇臂3-1的水平臂中部即两侧挂钩板2之间焊接有一个侧板槽3-2,该侧板槽3-2是由前后侧板和底板焊接而成,左右侧部敞口,在其内侧安装有限位块3-3,该限位块3-3是橡胶块,固定在摇臂3-1上,可绕着摇臂3-1转动,当转动摇臂3-1时,限位块3-3转动至与铁轨相对的一侧,向外突出,正抵铁轨侧面,而挂钩板2的挂钩正好卡在铁轨上,实现整机锁紧固定。本实施例的卷扬机构4是常规部件,其是通过安装在支撑板上方的轴承支座固定,其是由卷扬轴、卷扬筒、液压马达、钢丝绳组成,卷扬轴的两端固定在轴承支座上,卷扬筒套装在卷扬轴外侧且与卷扬轴同步转动,在卷扬轴的一端通过连接键与液压马达的动力输出轴连接,钢丝绳的一端固定在卷扬筒上,且在卷扬筒的外壁上缠绕,钢丝绳的自由端绕过定滑轮6。本技术便携式抽换轨枕装置装配有挂钩板2,用于总底架I悬挂在铁路线路轨道上。当使用本技术抽换旧轨枕时,可在轨枕间道砟清空完毕,并将旧轨枕就为后,人工将其抬置工作位置。通过设置在总底架I上的锁紧机构3,使其与轨道固定锁紧。工作时,设置在连接板上的卷扬机构4中的卷扬筒上的钢丝绳绕过定滑轮6,与整机安装位置相对的的旧轨枕轨枕另一侧的道钉固定。操纵液压系统中的操纵阀,驱动液压马达,带动卷扬轴与卷扬筒转动,钢丝绳绕过定滑轮6将旧轨枕轨枕拉出,并以人工辅助将新轨枕安置在工作位置,再将装置置于另一侧铁轨以相同的方式将新轨枕轨枕拉进铁轨间,安装固定,完成抽换。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在支撑板的右端焊接一个夹臂5,前后夹臂5之间形成的夹角为20°,将夹臂5与支撑板倾斜设置,夹臂5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是3°。夹臂5的长度等于轨枕的轨外长度,在两个夹臂5的末端通过轴承连接,在轴承上套装有一个定滑轮6。其他的部件及其连接关系与实施例1相同。实施例3本实施例中在支撑板的右端焊接一个夹臂5,前后夹臂5之间形成的夹角为60°,将夹臂5与支撑板倾斜设置,夹臂5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是15°。夹臂5的长度等于轨枕的轨外长度,在两个夹臂5的末端通过轴承连接,在轴承上套装有一个定滑轮6。其他的部件及其连接关系与实施例1相同。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主权项】1.一种便携式抽换轨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底架(I)的顶部设置有卷扬机构(4)、底架(I)的两侧壁上分别连接有挂钩(2)、与挂钩板(2)相对的另一端设置有夹臂(5),夹臂(5)的末端倾斜设置且通过轴承设置有定滑轮¢),卷扬机构(4)的钢丝绳绕过定滑轮(6),使卷扬机构(4)与定滑轮(6)连接,在底架(I)上与挂钩板(2)的挂钩相对的位置设置有锁紧机构(3),卷扬机构(4)通过连接件与液压马达的输出轴连接; 上述的锁紧机构(3)是由摇臂(3-1)、侧板槽(3-2)以及限位块(3-3)组成,摇臂(3-1)呈L型,其水平方向的一臂依次穿过底架(I)前侧和挂钩板(2)延伸至底架(I)的后侧,在该臂中部设置有侧板槽(3-2),限位块(3-3)卡在侧板槽(3-2)中并可随着摇臂(3-1)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抽换轨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臂(5)倾斜设置,其底边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15°,夹臂(5)之间的夹角为20?6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抽换轨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臂(5)的长度大于等于轨枕的轨外长度。【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抽换轨枕装置,在底架的顶部设置有卷扬机构、底架的两侧壁上分别连接有挂钩板、与挂钩板相对的另一端设置有夹臂,夹臂的末端倾斜设置且通过轴承设置有定滑轮,卷扬机构的钢丝绳绕过定滑轮,使卷扬机构与定滑轮连接,在底架上与挂钩板的挂钩相对的位置设置有锁紧机构,卷扬机构通过连接件与液压马达的输出轴连接;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工作性能可靠,节省人力,工作效率高,能够保证铁路轨枕抽换的快速完成。【IPC分类】E01B29-10【公开号】CN204475084【申请号】CN201520039681【专利技术人】郭兴无, 刘小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抽换轨枕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底架(1)的顶部设置有卷扬机构(4)、底架(1)的两侧壁上分别连接有挂钩(2)、与挂钩板(2)相对的另一端设置有夹臂(5),夹臂(5)的末端倾斜设置且通过轴承设置有定滑轮(6),卷扬机构(4)的钢丝绳绕过定滑轮(6),使卷扬机构(4)与定滑轮(6)连接,在底架(1)上与挂钩板(2)的挂钩相对的位置设置有锁紧机构(3),卷扬机构(4)通过连接件与液压马达的输出轴连接;上述的锁紧机构(3)是由摇臂(3‑1)、侧板槽(3‑2)以及限位块(3‑3)组成,摇臂(3‑1)呈L型,其水平方向的一臂依次穿过底架(1)前侧和挂钩板(2)延伸至底架(1)的后侧,在该臂中部设置有侧板槽(3‑2),限位块(3‑3)卡在侧板槽(3‑2)中并可随着摇臂(3‑1)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兴无刘小正马锐柳朝郸林文刘航谢东白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路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