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黄酮含量蜂胶的超临界CO2萃取方法,具体方法是:将毛胶粉碎,碱性溶液润湿,微波破壁,然后放入具有三级分离的超临界CO2萃取釜中,以一定比例的含水乙醇和乙酸乙酯作为混合携带剂,进行超临界萃取,得到高黄酮含量的蜂胶。本发明专利技术先通过对经过弱碱溶液润湿的毛胶进行微波后,再用一定配比的含水乙醇和乙酸乙酯作为携带剂与CO2形成极性范围较宽的萃取介质,萃取介质能有效提取蜂胶毛胶中的不同极性活性成分。另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通过多梯度温度压力调节系统,对萃取物质进行三级分离,分别得到低黄酮含量的超临界蜂胶和高黄酮含量的超临界蜂胶。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超临界萃取蜂胶黄酮含量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食品、保健品和药品等领域的提取技术,是一种以蜂胶毛胶为原料,用超临界CO2萃取蜂胶的方法。
技术介绍
蜂胶是蜜蜂从胶源植物的新生枝芽处采集的树脂类物质,经过蜜蜂混入其上颚腺、蜡腺分泌物反复加工而成的胶状物质。蜂胶资源比较珍贵,每5万只蜜蜂一年只能采集到100 g左右的蜂胶,而且蜂胶中含有70种以上的黄酮类化合物。研宄证明,蜂胶所含有的丰富而独特的生物活性物质,使其具有抗菌、消炎、止痒、抗氧化、增强免疫、降血糖、降血月旨、抗肿瘤等多种功能,对人体有着广泛的医疗、保健作用,现已成为各国科学研宄的热点,并成为新兴的倍受推崇的保健品。目前,主流的蜂胶提取方法主要是乙醇溶剂提取和渐渐兴盛起来的超临界0)2萃取技术。超临界0)2萃取技术是利用超临界状态下的CO 2流体同时具有气体和液体双重特性,从基体中将物质溶解出来然后降低载气的压力或升高温度,超临界0)2的溶解度降低,从而达到提取分离的目的。乙醇溶剂提取法提取的蜂胶中有铅元素超标的问题,必须要进行脱铅工序,而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蜂胶的生产过程无污染,能有效地脱除重金属。但是,普通的超临界CO2萃取蜂胶工艺还存在下列问题: I)由于普通超临界0)2萃取过程中由于CO2的极性较弱,它仅能对蜂胶非极性态成分及极性较小的成分进行萃取,对极性相对较大的有效成分提取效果不佳,虽然解决了蜂胶中的重金属的问题,但是也导致蜂胶中黄酮含量很低。2)蜂胶粘结性很强,很容易在萃取釜内结块,使CO2流体以及携带剂通过萃取斧的难度加大,影响有效成分的提取效率。3)在分离端一般只有一级或者两级分离釜,不能有效地对目标成分及携带剂进行分离。上述原因,导致超临界CO2萃取能耗尚,成本尚、提取量相对小,制约了超临界萃取技术在蜂胶有效成分提取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就是针对上述问题而专利技术的一种提取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专利技术一种用超临界CO2制备高黄酮蜂胶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工艺步骤: (1)将蜂胶毛胶粉碎,用碳酸钠溶液以一定的比例添加到毛胶中混合,润湿(原料A); (2)将“原料A”微波处理,添加微晶纤维素,混匀(原料B); (3)将“原料B”放入具有三级分离的超临界CO2萃取釜中,以乙酸乙酯和含水乙醇混合溶液作为携带剂,且萃取过程中连续不断添加携带剂进行超临界萃取; (4)从分离釜I和分离釜II得到黄酮含量不同的蜂胶,而携带剂主要从分离釜III放出。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原理: 1.普通超临界CO2萃取过程中由于CO 2的极性较弱,它仅能对非极性态成分及极性较小的成分进行萃取,但对极性相对较大的有效成分提取效果不佳。黄酮是一类化合物的总称,极性范围很宽,需要较高的萃取条件才能提取出来,且其溶于碱液、乙醇和乙酸乙酯等试剂,并且在高压条件下黄酮溶解度会进一步加大。所以通过碱液作为润湿剂,一定配比的乙酸乙酯和含水乙醇混合溶液作为携带剂作为携带剂与CO2形成极性范围很宽的流体介质,流体介质能有效提取毛胶中蜂胶和黄酮。2.黄酮类化合物储存在原料细胞内部,用碱液浸泡后在进行微波处理,可以有效的破坏原料细胞壁,使黄酮有效的释放出来。3.微晶纤维素是一种良好的抗结剂,防止原料在萃取过程中结块而影响流体的通透性和提取效果,也让蜂胶等粘稠物料提取时“采用连续不断添加携带剂的方式”成为可能。其让原料一直处于有携带剂的提取环境中,有利于提取更多的黄酮类物质。本专利技术的优点: 1.采用了碱液润湿微波处理的破壁技术,有利于有效成分的释放。2.采用微晶纤维素作为抗结剂,防止萃取斧中原料结块而影响流体的流通和萃取效果。3.采用了连续不断添加携带剂的方式,让原料一直处于有携带剂的提取环境中,有利于提取更多的黄酮类物质。4.通过多梯度温度压力调节系统,对萃取物质进行三级分离,得到高黄酮含量的蜂胶。【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 将7kg毛胶粉碎,添加0.9L lmol/L的碳酸钠溶液混匀润湿1h ;然后将其分14份每份微波100s,添加560g微晶纤维素,混匀均匀;放入具有三级分离的超临界CO2萃取釜中,以35 mL/min的流量连续添加携带剂进行萃取,携带剂为乙酸乙酯和95%乙醇,二者比例为l:10(V/V)o其中萃取压力为3510^,萃取温度为55°0,萃取时间为4.011。从分离斧I中得到1.55kg蜂胶,黄酮含量为8.21%,铅含量< 0.01mg/kg ;从分离斧II中得到0.73kg蜂胶,黄酮含量为18.31%,铅含量彡0.0lmg/kgo实施例2: 将9kg毛胶粉碎,添加0.8L 0.8mol/L的碳酸钠溶液混匀润湿8h ;然后将其分18份每份微波70s,再添加410g微晶纤维素,混匀均匀;放入具有三级分离的超临界CO2萃取釜中,以25mL/min的流量连续添加携带剂进行萃取,携带剂为乙酸乙酯和95%乙醇,二者比例为2:10(V/V)o其中萃取压力为3010^,萃取温度为45°0,萃取时间为5.011。从分离斧I中得到1.73kg蜂胶,黄酮含量为6.53%,铅含量< 0.01mg/kg ;从分离斧II中得到0.87kg蜂胶,黄酮含量为15.24%,铅含量彡0.0lmg/kgo【主权项】1.一种高黄酮含量蜂胶的超临界CO 2,其特征在于: (1)将蜂胶毛胶粉碎,用0.5-1.8mol/L的碳酸钠溶液以0.5-2:10 (碳酸钠溶液/mL:毛胶/g)的比例添加到毛胶中混合,润湿4-12h (原料A); (2)将“原料A”微波30-120S,添加2-10%微晶纤维素,混匀(原料B); (3)将“原料B”放入具有三级分离的超临界CO2萃取釜中,以乙酸乙酯和含水乙醇(1-3:10,V/V,乙醇浓度90-100%)混合溶液作为携带剂,且萃取过程中连续不断添加携带剂进行超临界萃取,流量为20-40 mL/min ;其中萃取压力为25?40MPa,萃取温度为35?65°C,萃取时间为2.5?5h ; (4)从分离釜I和分离釜II得到黄酮含量不同的蜂胶,而携带剂主要从分离釜III放出,其中分离釜I中得到的蜂胶黄酮含量为3-10%;分离釜II中得到的蜂胶黄酮含量为I2-20%O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A用碳酸钠溶液润湿,一方面黄酮易溶于碱性溶液,有利于黄酮的提取;另一方面原料吸收碱液后,细胞膨胀容易破裂,有利于后续的微波破壁。3.根据权利要求1和权利要求2所述,其特征在于:原料B进行短暂的微波破壁处理,有利于有效成分的释放和提取。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黄酮含量蜂胶的超临界0)2,其特征在于:原料添加了微晶纤维素,防止超临界0)2萃取时,因物料粘稠、结块而造成萃取釜阻塞,流体不畅通,提取效果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乙酸乙酯和含水乙醇混合溶液作为携带剂,其和超临界状态下的0)2形成了极性范围更丰富、更广的携带剂,有利于黄酮的提取。6.根据权利要求1,2,3,4,5所述,萃取过程中采用连续添加携带剂的方式,让原料一直处在有携带剂的提取环境中,从而更有效地提取原料中的黄酮类物质。【专利摘要】一种高黄酮含量蜂胶的超临界CO2,具体方法是:将毛胶粉碎,碱性溶液润湿,微波破壁,然后放入具有三级分离的超临界CO2萃取釜中,以一定比例的含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黄酮含量蜂胶的超临界CO2萃取方法,其特征在于:(1)将蜂胶毛胶粉碎,用0.5‑1.8mol/L的碳酸钠溶液以0.5‑2:10(碳酸钠溶液/mL:毛胶/g)的比例添加到毛胶中混合,润湿4‑12h(原料A);(2)将“原料A”微波30‑120s,添加2‑10%微晶纤维素,混匀(原料B);(3)将“原料B”放入具有三级分离的超临界CO2萃取釜中,以乙酸乙酯和含水乙醇(1‑3:10,V/V,乙醇浓度90‑100%)混合溶液作为携带剂,且萃取过程中连续不断添加携带剂进行超临界萃取,流量为20‑40mL/min;其中萃取压力为25~40MPa,萃取温度为35~65℃,萃取时间为2.5~5h;(4)从分离釜Ⅰ和分离釜Ⅱ得到黄酮含量不同的蜂胶,而携带剂主要从分离釜Ⅲ放出,其中分离釜Ⅰ中得到的蜂胶黄酮含量为3‑10%;分离釜Ⅱ中得到的蜂胶黄酮含量为12‑2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泽元,李静,李广焱,杨辉,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同心紫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