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二轮车的车叉罩的安装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3515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车叉罩安装构造,其特征是,前挡泥板25的中央部用螺栓固定在底桥3上,中央部左右侧面做成供前叉2通过的凹部,用车叉罩26覆盖该凹部。车叉罩26、前侧上部接合片51、前侧下部接合片53、安装用突部54、后侧下部接合片59分别与对应的前挡泥板25侧的前侧上部接合孔37、前侧下部接合孔39、后侧上部接合孔43、后侧下部接合孔44接合,安装用突部54与设在前挡泥板25上的突出部重叠,从下方用螺栓56紧固。(*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机动二轮车或机动三轮车等的车叉罩的安装构造。在日本特开平9-30472号公报中揭示了一种前挡泥板,该前挡泥板分割成前后二部分,在前侧分割体的侧面左右,一体地设有覆盖前叉的车叉罩部,以通过前叉的状态将前后的分割体连接到该车叉罩部内侧,从车身侧方,将车叉罩部内侧的后部与后侧分割体的前部侧面一起用螺栓固定在底桥上。上述构造中,虽然可以将车叉罩与前挡泥板一体形成,但是,必须在底桥侧预先设置用于固定螺栓的螺孔,加工工作量大,所以,希望有不往底桥上安装的构造,另外,也希望在侧面看不见螺栓。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第1专利技术的车叉罩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覆盖车轮上方的前挡泥板配置在左右一对的前叉之间,分体的车叉罩安装在前挡泥板的侧面,该车叉罩覆盖与前叉的前挡泥板交叉部分侧方。本申请的第2专利技术,是在第1专利技术的车叉罩安装构造中,其特征在于,设在车叉罩周围的接合部与设在前挡泥板侧面上的接合对象部接合,车叉的下部在内侧与前挡泥板紧固。根据第1专利技术,将车叉罩与前挡泥板做成为分体构造,车叉罩重合在前挡泥板侧面,从而覆盖前叉侧方,将设在周围的接合部与预先设在前挡泥板侧的接合对象部接合,将车叉罩安装到前挡泥板上并能一体化,而且,因不必在底桥上形成螺孔,所以可减少加工工作量。另外,可将罩相互紧固,提高对接精度。另外,接合部是爪状接合突部或者是与此锁定接合的缝隙、孔等的接合凹部,接合对象是与接合部接合的接合凹部或接合突部。根据第2专利技术,在车叉罩的内侧,从下方与前挡泥板紧固时,随着周围的接合的同时,切实地完成了车叉罩的安装。另外,由于紧固部在车叉罩内侧,从外观上看不见,提高了外观性。附图说明图1是安装着车叉罩的前挡泥板的局部侧面图。图2是适用本实施例的机动二轮车侧面图。图3是表示车叉罩的安装方法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表示前挡泥板的车叉罩安装部的侧面图。图5是其俯视(箭头A方向)图。图6是车叉罩的侧视图。图7是车叉罩的正视图。图8是图1中的8-8线剖视图。图9是图1中的9-9线剖视图。图10是图1中的10-10线剖视图。图11是图1中的11-11线剖视图。先参照图2说明适用本实施例的机动二轮车的概要。支承前轮1的前叉2的上端部通过底桥3与芯管杆4连接,由设在其上端部的把手5进行转向操作。芯管杆4可转动地由头管6支承,头管6设在主车架7的前端,该主车架7的车身中心处呈脊梁式,朝斜下方地向后方延伸,在其中心部上连接着左右一对后车架8的各前端部。左右后车架8朝略水平方向延伸后,朝斜上方地向后方延伸,在这里支承着装物箱9。装物箱9是可收容头盔10等大型物品的大容量箱,其上方开口部由车座11开闭。在左右后车架8的各后端部上支承着向侧方突出的扶手杆12。在主车架7的下方,前倾的发动机13支承在箱状的枢支板14上,该枢支板14包围着主车架7的中间部及主车架7的下端部左右,向下方延伸形成。后摆动臂15的前端部由枢轴16可转动地支承在枢支板14上,在其后端部支承着后轮17,在后摆动臂15的后端部与位于其上方的后车架8的后部之间,设置着左右一对缓冲器18。车身由各种罩覆盖着,把手5由把手罩20覆盖,头管6的前方侧由前罩21覆盖,从头管6的后方侧到装物箱9之间由护腿罩22覆盖,装物箱9的前方由箱罩23覆盖,包含箱罩23后方的装物箱9侧面大部分的车座11下方由后罩24覆盖。在前轮1上方,与前叉2一体的可动式前挡泥板25安装在底桥3上,在其中央部由左右前叉2挟着的部分,从外侧安装着车叉罩26,覆盖前叉2的外侧。下面说明车叉罩26的安装构造。图1是安装着车叉罩26的前挡泥板25的局部侧视图。图3是表示车叉罩的安装方法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表示前挡泥板25的车叉罩26安装部的侧视图。图5是其俯视(箭头A方向)图。图6是车叉罩26的侧视图。图7是车叉罩26的正视图。图8是图1中的8-8线剖视图。图9是图1中的9-9线剖视图。图10是图1中的10-10线剖视图。图11是图1中的11-11线剖视图。这些图中,前挡泥板25在中央部上面具有往底桥3上安装的安装座30,在前部左右设有一对前侧安装孔31、在后部中央设有后侧安装孔32,共构成的共3处安装孔,在这些安装孔31、32,用螺栓33、34从下方以3点固定在底桥3上(图1)。在前挡泥板25的中央部左右各侧面,形成向车身内侧凹陷的凹部35,在其一部分上形成朝车身中心侧弯曲的车叉收容凹部36,该车叉收容凹部36用于使前叉2朝上下方向通过。挟着该凹部35并在车身前方侧,在其上部设有前侧上部接合孔37,其前方侧成为向侧方伸出的台阶部38,在其下部设有朝前后方向开口的前侧下部接合孔39。在前侧下部接合孔39附近,在台阶部38的后方侧,设有呈略水平的平面状并向侧方伸出的突出部40,在这里形成螺栓通孔41。凹部35的车身后方侧也形成向车身侧方伸出的台阶部42,在这里上下地形成朝侧方开口的后侧上部接合孔43和后侧下部接合孔44。后侧上部接合孔43和后侧下部接合孔44为相同构造,如图1所示,台阶部42的前端45面临着后侧下部接合孔44之内。如图6和图7所示,车叉罩26形成为能覆盖凹部35的形状,如图8所示,在其上缘部50的前部侧附近部内侧,向下突出地一体成形与前侧上部接合孔37接合的前侧上部接合片51。如图9所示,在前缘部52的下部,形成朝前方突出的前侧下部接合片53。如图10所示,在前侧下部接合片53附近并在其后方部内侧,形成安装用突部54,该安装用突部54朝车身内方突出、并与突出部40重叠,在这里埋设着螺母55,与螺栓通孔41重合,用从车身下方插入的螺栓56连接成一体。在后缘部57上下地设有相同构造的后侧上部接合片58和后侧下部接合片59,可分别与后侧上部接合孔43和后侧下部接合孔44接合。下面说明后侧下部接合片59。如图11所示,该后侧下部接合片59略直角状并向后方弯曲地形成在向车身内方长长突出的后缘部57的前端部上,该部分从后侧下部接合孔44进入车身内侧,与前端45的端面接合。下面说明本实施例的作用。如图3所示,左右车叉罩26分别从车身侧方安装在安装到底桥3上的前挡泥板25上,覆盖各凹部35。这时,将前侧上接合片51与前侧上部接合孔37接合,将前侧下部接合片53从车身后方侧插入与前侧下部接合孔39并进行接合,并且,将后侧上部接合片58和后侧下部接合片59分别从后侧上部接合孔43及后侧下部接合孔44插入车身内侧后,使之与台阶部42的各前端45接合。这样,车叉罩26在4个部位与前挡泥板25接合锁定,再将重叠在突出部40上的螺母55与螺栓通孔44对准,从下方用螺栓56紧固,利用接合和紧固被可靠地安装。这样,由于通过若干部位的接合和一个部位的紧固来安装车叉罩26,所以,安装工作量减少,安装容易,同时,外观上看不见螺栓56,提高外观性。由于不象现有技术那样用螺栓将车叉罩26固定在底桥3上,所以,不必在底桥3侧机械加工安装用的毂部,底桥3的制造也容易。权利要求1.车叉罩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覆盖车轮上方的前挡泥板配置在左右一对的前叉之间,分体的车叉罩安装在前挡泥板的侧面,该车叉罩覆盖与前叉的前挡泥板交叉部分侧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叉罩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设在车叉罩周围的接合部与设在前挡泥板侧面的接合对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车叉罩的安装构造,其特征在于,覆盖车轮上方的前挡泥板配置在左右一对的前叉之间,分体的车叉罩安装在前挡泥板的侧面,该车叉罩覆盖与前叉的前挡泥板交叉部分侧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本岛伴康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