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金河专利>正文

球台平衡人形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99366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球台平衡人形构造,包括盖体、配重块及本体,本体轴向的偏侧处设有呈连通状的轴孔及锁孔,驱动杆插置于轴孔内,螺栓穿入锁孔内将本体锁固于驱动杆上;本体的下端设有锤击部;本体上设有接合部,供与盖体的枢接部枢设,配重块置于本体与盖体间形成的容置空间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使本体上、下半段间的重量保持平衡,转动后本体可停止于任意角度,使球体移动的路径更顺畅快速,增加游戏时的难度,增进了趣味娱乐性及培养反应灵敏性。(*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与游戏用球台有关的创作,更详细而言之,是指一种能藉由本体上端设有接合部及容置部,以供盖体及配重块置于其内,而使本体的上下两端能保持平衡,以使转动后的本体能停止于任意角度,而使球体在球台上移动的行径所遇到的阻碍降低,以提高游戏时所需技术性的困难度及反应灵敏性的增加,进而达到提高其娱乐性及培养较佳的反应灵敏性的球台平衡人形构造。随着现今工商社会的蓬勃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升,每一个人在面对紧张忙碌、倍受压力的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开始寻求舒解压力的方法,因应而生的是参加各种国内、外休闲旅游、或从事各项球类、跑步、练功、或各类游戏台等休闲运动或是欣赏音乐会、美术展......等,以作为调剂健全的身心、舒解压力或发泄体力的方式之一,然而,在这众多的活动中,又以休闲用足球式游戏台最受都会区的人们喜爱,尤其是对于体力旺盛的青少年而言,其不但可发泄体力,以降低青少年的犯罪率,同时,亦具有培养较灵敏的反应力,以达到手脑并用的目的;而以目前市面上的球台人形构造而言,请参阅附图说明图1及图2所示,均是在球台1上枢设有转动杆10,且使该转动杆10能穿入人形体15的偏侧(即人形体15的中段偏上方处)内,并藉由螺体16将人形体15固定于转动杆10上;如此,其在操作上,虽具有左右移动及转动的功效,但是,由于转动杆10位于人形体15的偏侧(即人形体15的中段偏上方处)内,且该人形体15为一体成型,因此,会造成人形体15下半段较上半段为重,进而造成在转动后不论动力大小如何,均会受地心引力的作用而使人形体15呈直立状,进而造成球体于球台1的移动行径受到相当大的阻扰或改变,而降低球体直接穿过时的速度及机率,进而降低消费者在操作上的专注性、反应灵敏性及娱乐性。因此,如何开发出一种人形体在转动后能使其上半段及下半段均保持平衡,且能使人形体停留于任意角度上,以使球体于球台上的移动行径更加顺畅,并能提高球体直接穿过时的速度及机率,进而提高消费者在操作使用上的专注性、反应灵敏性及娱乐性,此乃为消费者所一致企盼的,且亦为业者急需研发改进的一大课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在提供一种球台平衡人形构造,能藉由本体上端设有接合部及容置部,以供盖体及配重块置于其内,而使本体的上下两端能保持平衡,以使转动后的本体能停止于任意角度,而使球体在球台上移动的行径能更加顺畅,并能提高球体直接穿过时的速度及机率,在提高游戏时所需技术性的困难度外,同时,亦能增加其反应灵敏性,进而提高消费者在操作使用上的专注性、娱乐趣味性及培养消费者的反应灵敏性。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球台平衡人形构造,主要包括盖体、配重块及本体,其中该本体轴向的偏侧适当位置上设有轴孔及锁孔,该轴孔与锁孔呈连通状,驱动杆能插置于轴孔内,再藉由螺栓穿入锁孔内而将本体锁固于驱动杆上;而该本体的下端则设有锤击部,其特征在于本体适当位置上设有接合部,接合部与盖体的枢接部枢设之,于本体与盖体之间形成容置空间,以供配重块置于本体与盖体的容置空间内;该接合部内缘形成一凹陷的容置部,盖体的枢接部与配重块能置于其内;接合部内缘形成一凹陷的容置部,以供盖体的枢接部及配重块分别置于接合部的外侧及容置部的内侧;容置空间是由本体的容置部及盖体凹部所组成的;接合部可为螺纹部、凸卡部、凹孔等;枢接部可为螺纹部、凸卡部、凹孔等;盖体的枢接部与本体的接合部的枢设方式可为粘合、焊合、卡合、螺合。本技术的优点是可使本体上半段及下半段间的重量保持平衡,使转动后的本体可停止于任意角度,同时,亦能使球台上球体移动的路径更加直接顺畅快速,进而增加游戏时所需的难度及反应灵敏性,以达到增进趣味娱乐性及培养反应灵敏性。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将配合所附的图式作一详细说明如下,以使本技术可以获得更进一步的了解,其中图1是习用的球台人形构造的实施立体状态示意图;图2是习用的球台平衡人形构造的立体图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球台平衡人形构造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球台平衡人形构造的组合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球台平衡人形构造的组合剖面应用状态示意图;盖体 2 枢接部 20凹部21配重块 3 本体4 轴孔40锁孔 41 锤击部 42接合部 43容置部 44 容置空间 45 球台 5驱动杆 50 螺栓 6球体 7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球台平衡人形构造,请参阅图3至图5所示,其主要由盖体2、配重块3及本体4所组成,其中本体4轴向的偏侧(即位于中段处偏上方)适当位置上设有轴孔40及锁孔41,且使该轴孔40与锁孔41呈连通状,以供位于球台5上的驱动杆50能插置于轴孔40内,再藉由螺栓6穿入锁孔41内而将本体4锁固于驱动杆50上;而该本体4的下端则设有锤击部42,以供本体4转动时锤击球体7之用;另外,该本体4适当位置上设有接合部43,且该接合部43是位于本体4的上端或近上端处,并于接合部43内缘形成一凹陷的容置部44,以供盖体2的枢接部20与配重块3能置于其内,或是盖体2的枢接部20及配重块3分别置于接合部43的外侧及容置部44的内侧,并使接合部43与盖体2的枢接部20枢设之;而该本体4与盖体2之间则可形成容置空间45,且该容置空间45是由本体4的容置部44及盖体2的凹部21所组成的,以供配重块3能位于本体4与盖体2的容置空间45之间;而上述的接合部43可为螺纹部、凸卡部、凹孔......等;该盖体2的适当位置上设有枢接部20,且于枢接部20内侧向内凹陷有一凹部21,以供配重块3的一端能置于其内,并使该枢接部20能与本体4的接合部43枢设,且使配重块3能位于盖体2与本体4之间;而上述的枢接部20可为螺纹部、凸卡部、凹孔......等;当欲锤击球台5上的球体7移动时,仅需先将已置于球台5侧缘的驱动杆50上的本体4往两侧移动至球体7的侧方,再使力转动驱动杆50转动,此时,由于本体4是藉由螺栓6穿入锁孔41后而与驱动杆50枢设,且该本体4的容置部44是可供盖体2及配重块3置于其内,并藉由盖体2的枢接部20与本体4的接合部43的方式枢设(其枢设方式可为粘合、焊合、卡合、螺合等),而不会使配重块3在转动时撞击盖体2而有往外掉出的现象,并能使本体4的下半段重量与上半段重量间形成平衡;因此,在本体4转动至一定角度后,而会使本体4直接停留于该角度,而不会有受地心引力的作用而往下转动,因此,会使每个本体4所呈现的角度都不同,以致于使被撞击后的球体7在移动路径更加顺畅,且能增加球体直接穿过本体4位置的速度及机率,以提高游戏时所需技术性的困难度,同时,亦能增加消费者的反应灵敏性,进而提高消费者在操作使用上的专注性、娱乐趣味性及培养消费者的反应灵敏性。权利要求1.一种球台平衡人形构造,主要包括盖体、配重块及本体,其中该本体轴向的偏侧适当位置上设有轴孔及锁孔,该轴孔与锁孔呈连通状,驱动杆能插置于轴孔内,再藉由螺栓穿入锁孔内而将本体锁固于驱动杆上;而该本体的下端则设有锤击部,其特征在于该本体适当位置上设有接合部,接合部与盖体的枢接部枢设之,于本体与盖体之间形成容置空间,以供配重块置于本体与盖体的容置空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球台平衡人形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接合部内缘形成一凹陷的容置部,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球台平衡人形构造,主要包括盖体、配重块及本体,其中该本体轴向的偏侧适当位置上设有轴孔及锁孔,该轴孔与锁孔呈连通状,驱动杆能插置于轴孔内,再藉由螺栓穿入锁孔内而将本体锁固于驱动杆上;而该本体的下端则设有锤击部,其特征在于:该本体适当位 置上设有接合部,接合部与盖体的枢接部枢设之,于本体与盖体之间形成容置空间,以供配重块置于本体与盖体的容置空间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金河
申请(专利权)人:蔡金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