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后挡泥板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2982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摩托车后挡泥板构造,其具备一后挡泥板及多片挡水肋板,该些挡水肋板彼此间大致平行地设置于上述后挡泥板的内侧并从上述后挡泥板的一端缘延伸至另一端缘;其特征为:至少设置于所述后挡泥板内侧下半部分的挡水肋板是以从所述后挡泥板侧面看与大致水平的地面成一介于70°至110°范围内的角度设置于所述后挡泥板内侧上。(*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摩托车的后挡泥板构造及具有该种后挡泥板构造的摩托车。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在摩托车后挡泥板构造中,如图8所示,后挡泥板(31)的内侧上具有彼此相隔一定间距并平行设置的挡水肋板(32),其用于在摩托车驶过积水或泥水处或坑洞时阻挡后轮向前高速旋转所带起的飞溅水花或泥水,以防止后车体或后座乘坐者的背部等处被溅湿或污损。如图9所示,在此种现有的后挡泥板构造中,挡水肋板(32)与后挡泥板(31)的内侧大致成90°形成于后挡泥板(31)上。但实际上,现有的此种摩托车后挡泥板构造并不能有效地解决飞溅水花或泥水所造成的后车体或后座乘坐者背部等处被溅湿或污损的问题。结果,其不仅容易污损摩托车后座乘坐者所穿衣物从而造成相当大的困扰,更甚者,飞溅的泥水附着于摩托车尾灯或指示灯上,时间一久即会覆盖住大部分尾灯或指示灯,从而妨碍摩托车的机能,如果在夜间或雨天行驶,则会严重影响行车安全。此外,对于某些型式的摩托车,其空气滤清器设置于后轮附近,因此,所述飞溅水花或泥水容易打在空气滤清器上,进而渗入其中而影响空气滤清器的功能。针对上述种种严重问题,业内人士长久以来一直未提出任何改良上述现有技术的摩托车后挡泥板构造的有效对策。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专利技术人针对上述种种问题致力研发而提出的创新解决方案。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后挡泥板构造及具有该后挡泥板构造的摩托车,以解决上述飞溅水花或泥水溅湿或污损后车体或后座乘坐者背部等处、影响摩托车尾灯或指示灯功能以及渗入空气滤清器内部等各种问题。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1中的专利技术是一种摩托车后挡泥板构造,其具备一后挡泥板以及所述后挡泥板内侧设置的有多片挡水肋板,这些挡水肋板彼此间大致平行且从所述后挡泥板的一端缘延伸至另一端缘,其特征为至少设置在所述后挡泥板内侧下半部分的挡水肋板以一从所述后挡泥板侧面看与大致水平的地面呈70°至110°的角度设置在所述后挡泥板内侧上。技术方案2中的专利技术即是技术方案1所述的摩托车后挡泥板构造,其中所述挡水肋板以一从车体侧面看与大致水平的地面呈90°的角度设置。技术方案3中的专利技术即是技术方案1或2所述的摩托车后挡泥板构造,其中所述挡水肋板的高度至少为20mm。技术方案4中的专利技术即是技术方案1至3中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摩托车后挡泥板构造,其中上述挡水肋板的构形为从所述后挡泥板内侧的前方看时,中心部分高于两侧。技术方案5中的专利技术即是技术方案1至3中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摩托车后挡泥板构造,其中所述挡水肋板的构形为从所述后挡泥板内侧的前方看时,靠近空气滤清器的一侧低于另一侧。技术方案6中的专利技术是一种摩托车,其特征为具有如技术方案1至5中任一技术方案所述的摩托车后挡泥板构造。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构成,以一从车体侧面看与大致水平的地面呈70°至110°的角度设置至少后挡泥板内侧下半部分的挡水肋板,可非常显著地解决飞溅水花或泥水对后车体或后座乘坐者所造成的溅湿或污损问题,提高摩托车行车时的舒适性及安全性,同时也可有效防止水花或泥水渗入空气滤清器内部,确保空气滤清器的功能。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一摩托车后挡泥板的示意图。图2是显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摩托车后挡泥板构造的主视图。图3是显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摩托车后挡泥板构造的侧视图。图4是显示挡水肋板与地面所形成角度与水花量的关系图。图5(a)、5(b)是显示本专利技术摩托车后挡泥板构造与现有的摩托车后挡泥板构造间进行的水花飞溅模拟实验的比较结果示意图。图6是显示本专利技术摩托车后挡泥板构造与现有的摩托车后挡泥板构造间进行的水花飞溅模拟实验比较结果之照片。图7(a)、7(b)是显示本专利技术其他实施例中摩托车后挡泥板构造的主视图。图8是显示现有的摩托车后挡泥板构造的前视图。图9是显示现有的摩托车后挡泥板构造的侧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文将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一显示摩托车后挡泥板的示意图。图2是一显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中摩托车后挡泥板构造的主视图。如图1及图2所示,摩托车的后挡泥板构造主要包括一后挡泥板(1),及多片设置在所述后挡泥板内侧上且彼此间大致平行地从所述后挡泥板一端缘延伸至另一端缘的挡水肋板(2,3)。图3是显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摩托车后挡泥板构造的侧视图。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后挡泥板(1)内侧的至少部分挡水肋板(3)以一从车体侧面看与大致水平的地面成90°角度设置在所述后挡泥板(1)的内侧上。通过此种配置方式,可非常显著地减少飞溅至后车体或后座乘坐者上的水花或泥水。关于此种显著效果,下面分别以图4至图6加以说明。图4是显示在时速60km/h下根据实际测试结果所得到的图1所示挡水肋板(3)与地面所形成角度β与越过后挡泥板(1)而继续向上飞溅的水花量之间的概略关系图。由图4可看出,当从后挡泥板(1)侧面看挡水肋板(3)与大致水平的地面所形成的角度β介于35°至90°范围内时,角度β越大,则所产生的飞溅水花越少。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最好是以一从车体侧面看挡水肋板(3)与大致水平的地面大致成90°的角度β设置所述挡水肋板(3),此种构造可将越过后挡泥板(1)而继续向上飞溅的水花量减至最低。图5(a)、5(b)是显示本专利技术摩托车后挡泥板构造与现有的摩托车后挡泥板构造间进行的水花飞溅模拟实验比较结果的示意图。由示意图5(a)、5(b)的实验比较结果可获知,在图5(a)所示现有摩托车后挡泥板构造的情况下,垂直于后挡泥板(31)内侧设置的挡水肋板(32)难以有效地防止由快速旋转的后轮所带起并向上飞溅的水花。相对于此种结果,在图5(b)所示本实施例中,由于将挡水肋板(3)以一从车体侧面看与大致水平的地面成90°的角度设置于上述后挡泥板(1)内侧上,由此可大幅度地抑制快速旋转的后轮所带起的水花继续向上飞溅。图6是显示本专利技术摩托车后挡泥板构造与现有的摩托车后挡泥板构造水花飞溅模拟实验比较结果的照片。由图6的照片可更清楚地了解,实际骑乘具有现有摩托车后挡泥板构造的摩托车快速驶过积水处的结果显示,后车体,如尾灯部分以及后座乘坐者的背部衣物等被溅湿并污损。此结果显示在现有摩托车后挡泥板构造的情况下,因为垂直于后挡泥板(31)的内侧设置的挡水肋板(32)难以有效防止由快速旋转的后轮所带起并向上飞溅的水花,从而造成了上述结果。相反,当骑乘具有本实施例的摩托车后挡泥板构造的摩托车快速驶过积水处时,结果发现后车体及后座乘坐者的背部衣物等几乎完全未被溅湿。该些对比照片显示本专利技术确实可以大幅度地抑制快速旋转的后轮所带起的水花继续向上飞溅,具有极有效地防止水花或泥水溅湿或污损后车体或后座乘坐者的效果。此外,从上述图5(a)、5(b)的水花飞溅模拟实验结果示意图还可获知,由于后轮上方被轮罩部分所覆盖,因此由后轮带起而向上飞溅的水花主要作用于后挡泥板(1)的下半部分上,并且,由于设置挡水肋板(2,3)时必须实施较为繁复的脱模,操作较为困难,因此在本专利技术中,最好为仅以一从所述后挡泥板侧面看与大致水平的地面成90°的角度将后挡泥板(1)内侧的下半部分挡水肋板(3)设置于所述后挡泥板的内侧上。由此,即可以最小的工作量及成本获得有效防止水花溅湿或污损后车体或后座乘坐者的功效。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挡水肋板(3)是以一从车体侧面看与大致水平的地面成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汉权彭智清杨圣贤
申请(专利权)人: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