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把手锁定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71802 阅读:20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摩托车把手锁定系统(10),其包括:控制部(16),该控制部执行驱动摩托车(30)所必须的信息验证过程;以及开关部件(12L,12R),其用于启动所述验证过程,该开关部件布置在摩托车的把手(31)的手柄(61或62)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摩托车把手锁定系统的改进。
技术介绍
例如,从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公报No. 03-021575 (JP 03-021575A) 公知作为所谓"智能卡钥匙"的摩托车把手锁定设备,该锁定设备呈卡 的形式,从而供摩托车骑乘者携带,该锁定设备具有用于发送个人识别 码以实现对摩托车把手进行锁定/解锁的发送器。,JP 03-021575中公开的摩托车把手的解锁需要执行如下三个步骤(1) 按压布置在操作开关面板上的0N开关,操作开关面板则安装 在摩托车车体上;(2) 使布置在摩托车车身上的控制单元与摩托车骑乘者携带的发送 器相互通信,从而将从该发送器发送的个人识别码信号与基准码或数字 进行比较;以及(3) 等待0N开关由于个人识别码与基准码匹配而点亮,然后按压操作开关面板上的把手解锁开关以解锁把手。在JP 03-021575中公开的把手锁定设备中,需要执行以上步骤(1) 至(3)来解锁把手。具体地说,步骤(1)和(3)需要骑乘者的操作。 为了方便而期望减少这些步骤。因此,迫切需要设计得更方便的摩托车 把手锁定系统。 ■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摩托车把手锁定系统,该摩托车把手锁定 系统包括便携式钥匙,该便携式钥匙设计成由摩托车骑乘者携带;发 送部和接收部,该发送部用于向所述便携式钥匙发送驱动摩托车所需的信息,所述接收部用于从所述便携式钥匙接收驱动摩托车所需的信息; 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用于在预定位置锁定和解锁为操纵摩托车而设置 的把手;以及控制部,该控制部适于向所述发送部发送信息,以基于从所述接收部接收的信息执行驱动摩托车所需的验证过程,当该验证过程 成功地结束时,使所述锁定机构解锁所述把手,其中在所述把手的手柄 上设置开关部件,该开关部件用于启动通过所述控制部执行的验证过程。通过该布置,骑乘者对手柄的抓握致使控制部执行验证过程。当该 验证成功地完成时,锁定机构将把手解锁。换言之,仅通过抓握手柄, 就能够将把手解锁。优选的是,所述开关部件包括布置在所述手柄内的接近传感器。在一优选形式中,所述手柄为节气门手柄。期望的是,该系统还包括用于检测摩托车行驶状态的车速传感器, 所述控制部设计成在所述手柄被抓握时或在摩托车被检测到处于行驶状 态时保持所述把手解锁。期望的是,所述控制部设计成在所述开关部件未进行检测时以及在 所述控制部与所述便携式钥匙之间通信的信息验证失败时保持所述把手 被锁定。附图说明下面将参照附图仅以实施例方式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摩托车把手锁定系统的框图; 图2是示出采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把手锁定系统的摩托车的侧视图; 图3是示出采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把手锁定系统的摩托车的俯视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把手锁定系统的锁定机构的放大图; 图5是示出锁定机构的附接状态的侧视图; 图6A和图6B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把手锁定系统的捕捉机构的前视图7A和图7B是示出把手的左手柄的剖视图;图8A和图8B是示出把手的右手柄的剖视图9A至图9D是示出锁定机构的操作的放大图IOA和图IOB是示出锁定机构的操作的局部放大图1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把手锁定/解锁控制的流程图1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把手解锁判断过程的流程图;以及图1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把手锁定判断过程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首先参照图1的框图,图1示出了在摩托车中采用的把手锁定系统10。把手锁定系统10包括由摩托车骑乘者携带的便携式钥匙ll;接近传感器12,该接近传感器用于检测的携带钥匙11的摩托车骑乘者的手进 入其预定范围;发送部13,该发送部用于向钥匙11发送出发送信号ST; 接收部14,该接收部用于从钥匙11接收钥匙发送信号SPT;控制部16, 该控制部用于基于来自接近传感器12的检测信号SS经由发送部13向钥 匙11发送必要的发送信息JT,并用于经由接收部14从钥匙11接收必要 的接收信息JR;锁定机构17,该锁定机构用于将操纵把手锁定在预定位 置或用于基于来自控制部16的驱动信号SD解锁把手。控制部16与便携式钥匙11进行所谓的智能通信,并执行核对或验 证过程,以确定钥匙11是否是摩托车所特有的钥匙。控制部16还向ECU (发动机控制单元)21发送识别信号SID以控制设置在发动机22上的点 火和燃料喷射设备(未示出)的操作,并且接收与发动机转数Ne、节气 门开度eth、进气负压Pin以及由车速传感器23检测到的车速Vs相对应 的信息。现在转向图2,摩托车30包括操纵机构,该操作机构具有把手31 和前叉32,通过前叉32操纵前轮33。该操纵机构还设有用于安全目的 的把手锁定系统10。附图标记41表示前盖。附图标记42表示腿保护板;附图标记43表 示前挡泥板;附图标记44表示前后座;附图标记46表示侧盖;附图标记47表示脚踏板;附图标记48表示侧支架;附图标记51表示主支架;5附图52表示动力单元;附图标记53、 54表示发动机和无级变速器(CVT), 它们共同形成动力单元52;附图标记57表示后轮;而附图标记58表示 后挡泥板。形成把手锁定系统10的接近传感器12、发送部13、接收部14、控 制部16和锁定机构17布置在摩托车车身的各种部件上。发送部13、控 制部16和锁定机构17设置在腿保护板42附近。接收部14设置在前后 座44的前部的下方。稍后将参照图3描述接近传感器12的定位。ECU 21 设置在侧盖46内侧。现在参照图3,图3以俯视图表示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摩托车。操纵把手 31呈棒形,因而称为把手。把手31在相对两端包括其中容纳有接近传感 器的左手柄61和右手柄62。以下将参照图9A至图9D以及图10A和图 IOB描述接近传感器布置的细节。右手柄62用作节气门手柄,用于打开/ 关闭设置在发动机22上的进气设备的节气门。如图4所示,锁定机构17包括锁定臂71、捕捉机构73和致动器74。 锁定臂71在其顶端处具有锁定销72并附接至操纵轴65,操纵轴65支撑 把手31,并以相对于把手31纵向延伸的方式位于把手31下方。捕捉机 构73在把手31转到最左位置时能够与锁定臂71的锁定销72锁定接合。 致动器74附接至捕捉机构73,并设计成使捕捉机构73与锁定销72分离。 附图标记76表示锁定销72的转动路径。现在参照图5,摩托车具有车身框架80,车身框架80具有形成其前 部分的头管81,操纵轴65以可转动的方式接收在头管81中。锁定臂71 附接至操纵轴65的位于头管81下方的部分上。捕捉机构73和致动器74 通过托架84附接到向后下方倾斜延伸的下管82上。附图标记86表示从头管81向后下方倾斜延伸的主框架。主框架86 和下管82是构成车身框架80的部件。接下来参照图6A和图6B对捕捉机构73的细节进行讨论。如图6A 所示,捕捉机构73包括具有U形槽101的壳体102、通过销103以可摆 动的方式安装在壳体102上的锁定爪104、通过销105以可摆动的方式安 装在壳体102上用于将锁定爪104保持在锁定位置的止动构件106、以及拉伸弹簧107,拉伸弹簧107锚固至锁定爪104和止动构件106,从而沿 锁定方向拉动锁定爪104并沿顺时针方向拉动止动构件106。附图标记 102a和102b表示从壳体102隆起的隆起部,这些隆起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把手锁定系统,该摩托车把手锁定系统包括: 便携式钥匙,该便携式钥匙设计成由摩托车骑乘者携带; 发送部和接收部,该发送部用于向所述便携式钥匙发送驱动摩托车所需的信息,所述接收部用于从所述便携式钥匙接收驱动摩托车所需的信息; 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用于在预定位置锁定和解锁为操纵摩托车而设置的把手;以及 控制部,该控制部适于向所述发送部发送信息,以基于从所述接收部接收的信息执行驱动摩托车所需的验证过程,当该验证过程成功地结束时,使所述锁定机构解锁所述把手; 其中,在所述把手的手柄上设置开关部件,该开关部件用于启动通过所述控制部执行的验证过程。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今野健志小野塚正竹内义明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