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角井絮凝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09179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9 16:48
一种六角井絮凝器,设置在水管上,其特征在于,沿着进水方向依次分为一级絮凝器、二级絮凝器、三级絮凝器及末级絮凝器,相邻絮凝器之间通过水管相连,一级絮凝器内设置有第一六角井模块及第二六角井模块、二级絮凝器内设置有第三六角井模块及第四六角井模块,三级絮凝器内设置有第五六角井模块及第六六角井模块,末级絮凝器内设置有第七六角井模块,进水口、二级絮凝器、三级絮凝器内设置有加药环;新型结构的六角井絮凝器,可以使原水在絮凝过程中形成更多的微涡旋,增加水中颗粒的碰撞机率,缩短絮凝时间,减少占地面积,保证絮凝过程中絮体密实,不易破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水处理行业的一种高效絮凝设备,尤其是一种六角井絮凝器
技术介绍
絮凝分离技术由于其能量消耗低、可强化发酵液中菌体及蛋白等杂质的分离、简化发酵液后处理操作、提高杂质去除率,因而广泛应用于制药、食品等发酵工业中发酵液的净化处理。但由于发酵液是含多种杂质的复杂体系,是的絮凝分离技术在生产中的净化效果并不理想,导致发酵产物的后续提取及纯化的收率低或产品质量差,在发酵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发酵产物分离技术水平相对滞后,分离技术已陈伟发酵工业生产效率的瓶颈,因此如何从源头上尽可能多的出去杂质以减轻后续分离过程的负担,是发酵工业面临的重要课题。目前,在水处理行业的应用的网格絮凝设备,大都在絮凝竖井内放置网格网片,通过网眼的收缩作用完成,由于网片的厚度较小,在竖井内的的收缩作用就比较小,所有需要在竖井内放置多层网片,这样就造成的占地面积大。当水质和水量发生变化时,絮凝效果就会变差。另外,如果六角井模块中间采用圆管组装,那么圆管之间不能,完全紧密排列,则过水面积就会减少。如果采用方管进行组装,方眼不利于形成涡旋,方眼的四角存在死角,造成絮凝强度减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当水质和水量发生变化时,能高效进行絮凝工作的六角井絮凝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六角井絮凝器,设置在水管上,其特征在于,沿着进水方向依次分为一级絮凝器、二级絮凝器、三级絮凝器及末级絮凝器,相邻絮凝器之间通过水管相连,一级絮凝器内设置有第一六角井模块及第二六角井模块、二级絮凝器内设置有第三六角井模块及第四六角井模块,三级絮凝器内设置有第五六角井模块及第六六角井模块,末级絮凝器内设置有第七六角井模块,进水口、二级絮凝器、三级絮凝器内设置有加药环;所述一级絮凝器及二级絮凝器之间的水管上设置有第一排泥阀,三级絮凝器及末级絮凝器之间的水管上设置有第二排泥阀。本技术改进有,所述一级絮凝剂内,第一六角井模块设置在一级絮凝剂靠近进水口的一端,第一六角井模块的厚度、第二六角井模块的厚度、第一六角井模块及第二六角井模块之间的宽度、第二六角井模块与一级絮凝剂另一端的距离的比利为5:5:5:5。本技术改进有,二级絮凝器内,第三六角井模块设置在二级絮凝剂靠近进水口的一端,第三六角井模块的厚度、第四六角井模块的厚度、第三六角井模块及第四六角井模块之间的宽度及第四六角井模块与二级絮凝剂另一端的距离的比例为5:5:7.5:2.5,所述加药环设置在第三六角井模块及第四六角井模块之间。本技术改进有,三级絮凝器内,第五六角井模块设置在三级絮凝剂靠近进水口的一端,第五六角井模块的厚度、第六六角井模块的厚度、第五六角井模块及第六六角井模块之间的宽度及第六六角井模块与三级絮凝剂另一端的距离的比例为4:4:10:1,所述加药环设置在第五六角井模块及第六六角井模块之间。本技术改进有,末级絮凝器内,第七六角井模块的厚度、第七六角井模块与末级絮凝器靠近进水口的一段的距离及第七六角井模块与末级絮凝器靠近出水口一端的距离的比例为3:8.5:8.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新型结构的六角井絮凝器,可以使原水在絮凝过程中形成更多的微涡旋,增加水中颗粒的碰撞机率,缩短絮凝时间,减少占地面积,保证絮凝过程中絮体密实,不易破碎。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六角井絮凝器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六角井絮凝器的六角井模块的截面图;标号说明:1-一级絮凝器;    11-第一六角井模块;    12-第二六角井模块;    2-二级絮凝器;    21-第三六角井模块;    22-第四六角井模块;    3-三级絮凝器;    31-第五六角井模块;    32-第六六角井模块;    4-末级絮凝器;    41-第七六角井模块;    5-加药环;    6-第一排泥阀;    7-第二排泥阀。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本技术提供一种六角井絮凝器,设置在水管上,沿着进水方向依次分为一级絮凝器1、二级絮凝器2、三级絮凝器3及末级絮凝器4,相邻絮凝器之间通过水管相连,一级絮凝器1内设置有第一六角井模块11及第二六角井模块12、二级絮凝器2内设置有第三六角井模块21及第四六角井模块22,三级絮凝器3内设置有第五六角井模块31及第六六角井模块32,末级絮凝器4内设置有第七六角井模块41,进水口、二级絮凝器2、三级絮凝器3内设置有加药环5;所述一级絮凝器1及二级絮凝器2之间的水管上设置有第一排泥阀6,三级絮凝器3及末级絮凝器4之间的水管上设置有第二排泥阀7。六角井模块由外壁及内部的隔层构成,内部的隔层形成多个蜂窝状结构(即正六边形),不会产生死角,可以使原水在絮凝过程中形成更多的微涡旋,增加水中颗粒的碰撞机率,缩短絮凝时间,减少占地面积,絮凝强度大。所述一级絮凝剂内,第一六角井模块11设置在一级絮凝剂靠近进水口的一端,第一六角井模块11的厚度、第二六角井模块12的厚度、第一六角井模块11及第二六角井模块12之间的宽度、第二六角井模块12与一级絮凝剂另一端的距离的比利为5:5:5:5。二级絮凝器2内,第三六角井模块21设置在二级絮凝剂靠近进水口的一端,第三六角井模块21的厚度、第四六角井模块22的厚度、第三六角井模块21及第四六角井模块22之间的宽度及第四六角井模块22与二级絮凝剂另一端的距离的比例为5:5:7.5:2.5,所述加药环5设置在第三六角井模块21及第四六角井模块22之间。三级絮凝器3内,第五六角井模块31设置在三级絮凝剂靠近进水口的一端,第五六角井模块31的厚度、第六六角井模块32的厚度、第五六角井模块31及第六六角井模块32之间的宽度及第六六角井模块32与三级絮凝剂另一端的距离的比例为4:4:10:1,所述加药环5设置在第五六角井模块31及第六六角井模块32之间。末级絮凝器4内,第七六角井模块41的厚度、第七六角井模块41与末级絮凝器4靠近进水口的一段的距离及第七六角井模块41与末级絮凝器4靠近出水口一端的距离的比例为3:8.5:8.5。具体实施例中,一级絮凝器1内设置第一六角井模块11和第二六角井模块12。两模块的高度是500mm,两模块之间的距离是500mm,第二六角井模块12到法兰的处距离是500mm。二级絮凝器2内设置第三六角井模块21和第四六角井模块22,两模块的高度是500mm,两模块之间的距离是750mm,第三六角井模块21距法兰处的距离是250mm,两模块中间设置后混凝投加环。三级絮凝器3内设置第五六角井模块31和第六六角井模块32,两模块的的高度是400mm,两模块之间的距离是1000mm,两个模块距离法兰处的距离是100mm,中间设置助凝剂投加环。在进水口出设置前混凝投加环。末级絮凝器4内设置第七六角井模块41,模块厚度300mm,模块距离两端法兰的距离是850mm。本技术中,通过改变六角井絮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六角井絮凝器,设置在水管上,其特征在于,沿着进水方向依次分为一级絮凝器、二级絮凝器、三级絮凝器及末级絮凝器,相邻絮凝器之间通过水管相连,一级絮凝器内设置有第一六角井模块及第二六角井模块、二级絮凝器内设置有第三六角井模块及第四六角井模块,三级絮凝器内设置有第五六角井模块及第六六角井模块,末级絮凝器内设置有第七六角井模块,进水口、二级絮凝器、三级絮凝器内设置有加药环;所述一级絮凝器及二级絮凝器之间的水管上设置有第一排泥阀,三级絮凝器及末级絮凝器之间的水管上设置有第二排泥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六角井絮凝器,设置在水管上,其特征在于,沿着进水方向依次分为一级絮凝器、二级絮凝器、三级絮凝器及末级絮凝器,相邻絮凝器之间通过水管相连,一级絮凝器内设置有第一六角井模块及第二六角井模块、二级絮凝器内设置有第三六角井模块及第四六角井模块,三级絮凝器内设置有第五六角井模块及第六六角井模块,末级絮凝器内设置有第七六角井模块,进水口、二级絮凝器、三级絮凝器内设置有加药环;
所述一级絮凝器及二级絮凝器之间的水管上设置有第一排泥阀,三级絮凝器及末级絮凝器之间的水管上设置有第二排泥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角井絮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絮凝剂内,第一六角井模块设置在一级絮凝剂靠近进水口的一端,第一六角井模块的厚度、第二六角井模块的厚度、第一六角井模块及第二六角井模块之间的宽度、第二六角井模块与一级絮凝剂另一端的距离的比利为5:5:5: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六角井絮凝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杰赵广虎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中能环科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