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自行车存车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9783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折叠式自行车存车架,其包括若干用于放置和固定车轮的存车单元,各存车单元之间活动连接,所述活动连接一般采用活动方向为横向的活动连接方式,所述存车单元设有支杆,所述支杆是高度固定的支杆或者是高度可调的支杆,所述各存车单元的支杆下端连接公共底座,其连接方式为活动连接,由此通过公共底座实现所述的各存车单元之间的活动连接,相邻存车单元的支杆之间还可以设有辅助活动连接机构,所述辅助活动连接机构是四连杆机构。这种存车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占地面积,使用方便,主要可用于公共场所的自行车存车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折叠式自行车存车架,主要可用于公共场所的自行车存放。 技术背景现有折叠式自行车存车架多采用钢管焊接而成,整个架子分为若干单元,每个单元的 底部是由长纵杆(包括各种可以起杆作用的实心杆、管和槽钢等,下同)和短横杆构成的 矩形框架,两侧面都是由竖杆等构成的侧挡架,使用时将自行车前轮插到相应的单元内, 前车下部的中间部分嵌入矩形框里,车轮两侧被两侧的侧挡架挡住,由此形成对自行车的支撑和固定。这种存车架的缺陷主要是架子是固定的,不能根据需要调整其占地面积和,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折叠式自行车存车架,采用这种存车 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占地面积。本专利技术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折叠式自行车存车架,包括若干用于放置和 固定车轮的存车单元,各存车单元之间活动连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术将现有技术下的固定存车架子变为若干存车单 元的组合,并且各存车单元之间釆用活动连接方式连接起来,当需要增大存车量时,可以 通过车存单元之间的活动连接机构将各车存单元之间的间距调整到可以放置自行车的状态,当需要减少存车量时,则调整部分存车单元之间的间距至最小,以减少占地面积,由 此极大地方便了使用,特别是在运动场、集市等人群可能短时高度聚集的公共场所,这种 灵活的设施不仅能够满足临时性突然增长的存车需求,而且在平时不用时还可以将占用的 场地腾出来。附图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折叠式自行车存车架,包括若干用于放置和固定车轮的 存车单元,各存车单元之间活动连接。所述活动连接可以采用任意能够使两个存车单元在一定限定条件下相对移动的方式, 通常该活动连接允许的活动方向应为横向(与存放的自行车车身垂直的方向),这样不用时 在可以将两个存车单元并在一起,以减少占地面积。所述存车单元可以设有支杆23。所述支杆可以是高度固定的支杆,也可以高度可调的支杆,以便将存放的自行车在高 度方向上交错丌,减少横向占地面积。所述各存车单元的支杆下端连接公共底座10,其连接方式采用活动连接(例如滑块和滑槽的配合方式、或者滚子和槽形轨道11的配合方式),以便通过公共底座实现所述的各 存车单元之间的活动连接。对于环境清洁保持得比较好的水泥地等硬地面,所述公共底座可以嵌置在地面上,其 上表面与地面一样平,以减少对活动的妨碍。为保障稳定性,相邻存车单元的支杆之间还可以设有辅助活动连接机构,所述辅助活 动连接机构可以是四连杆机构。为操作上的便利,可以将相邻多个存车单元支杆之间的辅助活动连接机构设置成同步 眹动的,由此使这个存车架的各存车单元分成了若干联动的存车单元组合。所述存车单元可以包括用于放置自行车的槽形架,所处槽形架的槽宽d以能够顺利放 入自行车车轮的最小宽度为宜,槽深h以大于车轮半径的1/4至小于车轮的1/2为宜,过 小不利于自行车的稳定,过大会受到轮轴的妨碍。所述支杆23连接在所述槽形架的下面,构成相应各存车单元的一部分,用于将槽形 架支撑起来。所述槽形架的底部22和两侧21可以采用板状结构,也可以采用框架结构。同一个槽 形架的底部和两侧面可以都是板状结构,也可以都是框架结构,还可以部分是板状结构、 部分是框架结构,或者采用板与框架的任意适宜的混合方式。所述板状结构的底部和两侧可以分别由底板和侧板构成,并可设有用于安装所述底板 或侧板的相应骨架;所述框架结构的底部和两侧可以分别由若干杆连接而成,例如由若干 钢管相互焊接而成。所述槽形架的底部一般应设有用于车轮前后定位的定位结构。当槽形架底部采用底板时,所述定位结构可以是位于该底板上的开口 (孔),也可以 是若干位于底板表面的凸起(例如焊接上去的横管或着冲压出来的凸起结构)。当采用开口 时,所述开口的数量通常可以是两个,分别与自行车的前轮和后轮位置相对应,存车时自 行车的前、后两轮下部的中间部分分别插入这两个开口上,同时形成对前后两轮的固定; 也可以只设置一个开口,对应于自行车的前轮位置或者后轮位置,以便在存车时形成对前 轮或后轮的固定。当采用凸起时,各凸起位置应保证存车时自行车的前轮和/或后轮下部的 中间部分恰好陷入相应的两个凸起之间。当所述槽形架底部采用框架结构时,构成槽形架底部的框架通常是由两个长纵杆和多 个短横杆构成的矩形框架,所述各短横杆的位置分布应保证存车时自行车的前轮和/或后轮 下部的中间部分恰好陷入两个短横杆之间,由此形成对车轮前后定位的所述定位结构。所述高存车单元高出所述低车存单元的优选高度H为大于脚蹬子的旋转直径(旋转时所成园的直径)并且不大于车轮直径,这样即可以有效地保证存放在不同存车单元上的车 辆不会相互影响,又可以避免过高的高度。所述相邻存车单元之问的横向间距D (相邻存车单元中线之间的横向间距)以实际放车时自行车不相互妨碍的最小间距为宜,该距离可以是所述活动连接允许的存车单元的最 大间距。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式自行车存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用于放置和固定车轮的存车单元,各存车单元之间活动连接。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折叠式自行车存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连接采用活动方向 为横向的活动连接方式,所述存车单元设有支杆,所述支杆是高度固定的支杆或者是高度 可调的支杆,所述各存车单元的支杆下端连接公共底座,其连接方式为活动连接,由此通 过公共底座实现所述的各存车单元之间的活动连接。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式自行车存车架,其特征在于相邻存车单元的支杆之间还 设有辅助活动连接机构。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式自行车存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活动连接机构是四 连杆机构。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式自行车存车架,其特征在于相邻多个存车单元支杆之间 的辅助活动连接机构为同歩联动的辅助活动连接机构。6. 如权利要求2、 3、 4或5所述的折叠式自行车存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存车单元包 括用于放置自行车的槽形架,所述支杆连接在所述槽形架的下面。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式自行车存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形架的底部和两侧采 用板状结构或者采用框架结构,所述板状结构的底部和两侧分别由底板和侧板构成,所述 框架结构的底部和两侧分别由若干杆连接而成。8. 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折叠式自行车存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形架的底部设有用于 车轮前后定位的定位结构。9.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叠式自行车存车架,其特征在于槽形架底部采用底板,所述 定位结构是位于该底板上的开口或开孔或者是若干位于底板表面的凸起。10. 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折叠式自行车存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形架底部釆用框架结构,构成槽形架底部的框架是由两个长纵杆和多个短横杆构成的矩形框架,所述各短横杆 的位置分布方式使存车时自行车的前轮和/或后轮下部的中间部分恰好陷入两个短横杆之 间。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折叠式自行车存车架,其包括若干用于放置和固定车轮的存车单元,各存车单元之间活动连接,所述活动连接一般采用活动方向为横向的活动连接方式,所述存车单元设有支杆,所述支杆是高度固定的支杆或者是高度可调的支杆,所述各存车单元的支杆下端连接公共底座,其连接方式为活动连接,由此通过公共底座实现所述的各存车单元之间的活动连接,相邻存车单元的支杆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式自行车存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用于放置和固定车轮的存车单元,各存车单元之间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庆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能拓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