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用于测量孔内凹槽外侧间距的游标卡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68166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01 14: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用于测量孔内凹槽外侧间距的游标卡尺,包括主尺和游标,所述主尺设置有第一卡尺爪,所述游标设置有第二卡尺爪,所述第一卡尺爪和所述第二卡尺爪相向设置且结构对称;所述第一卡尺爪和所述第二卡尺爪均包括纵向连接部、纵向测量部和横向延伸部,所述横向延伸部一端连接所述纵向连接部,所述横向延伸部另一端连接所述纵向测量部;所述第一卡尺爪的所述纵向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卡尺爪的所述纵向连接部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一卡尺爪的所述纵向测量部与所述第二卡尺爪的所述纵向测量部之间的间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可用于测量孔内凹槽外侧间距的游标卡尺,无需破坏加工件,能够直接测量孔内凹槽外侧间距的游标卡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用于测量孔内凹槽外侧间距的游标卡尺,属于测量工具

技术介绍
截面形状如图3所示的加工件,其径向设置有一个贯穿的通孔1,通孔I内壁设置有两个环形面垂直于通孔轴线的环形凹槽2,此类环形凹槽2通常用于安装卡簧等零部件,在实际加工时通常对于两个环形凹槽2的间距也会作要求,尤其是两个环形凹槽2的外侧壁间距d (即本文所述“孔内凹槽外侧间距”)需要测量检验以确定是否符合要求。游标卡尺是工业上常用的测量长度的仪器,它由尺身以及能在尺身上滑动的游标组成,但是普通使用的游标卡尺的卡尺爪无法伸进通孔中,因而不能直接测量孔内凹槽外侧间距,通常采用间接测量的方式进行:即首先用辅助测量工具确定孔内凹槽外侧间距,然后测量辅助测量工具的长度从而得出孔内凹槽外侧间距的长度,上述测量方式显然存在较大的系统误差;为了精确地获得测量结果,则需要将截面形状如图3所示的加工件沿轴线剖切开,然后用游标卡尺直接测量,该方法虽然测量结果较为准确,但是属于破坏性的检测方法,不仅测量成本高而且检测效率低,劳动量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用于测量孔内凹槽外侧间距的游标卡尺,无需破坏加工件,能够直接测量孔内凹槽外侧间距的游标卡尺,满足实际使用要求。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可用于测量孔内凹槽外侧间距的游标卡尺,包括:主尺和套装于所述主尺上的游标,所述主尺的零刻度端设置有第一卡尺爪,所述游标的零刻度端设置有第二卡尺爪,所述第一卡尺爪和所述第二卡尺爪相向设置且结构对称;所述第一卡尺爪和所述第二卡尺爪均包括垂直于所述主尺的纵向连接部和纵向测量部、以及平行于所述主尺的横向延伸部,所述横向延伸部一端连接所述纵向连接部,所述横向延伸部另一端连接所述纵向测量部;所述第一卡尺爪的所述纵向连接部固设于所述主尺的零刻度端,所述第二卡尺爪的所述纵向连接部固设于所述游标的零刻度端;所述第一卡尺爪的所述纵向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卡尺爪的所述纵向连接部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一卡尺爪的所述纵向测量部与所述第二卡尺爪的所述纵向测量部之间的间距。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纵向测量部包括相互平行且均垂直于所述主尺的校零边和测量边,所述校零边和所述测量边的自由端之间通过楔形边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测量边为硬质合金镶制。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主尺的零刻度端还设置有第三卡尺爪,且所述第三卡尺爪和所述第一卡尺爪分别位于所述主尺的两侧,所述游标的零刻度端设置有第四卡尺爪,且所述第四卡尺爪和所述第二卡尺爪分别位于所述游标的两侧;所述第三卡尺爪和所述第四卡尺爪相向设置且结构对称,且所述第三卡尺爪和所述第四卡尺爪均包括垂直于所述主尺的纵向延伸部和平行于所述主尺的横向测量部,所述第三卡尺爪的所述纵向延伸部一端连接所述主尺、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卡尺爪的所述横向测量部,所述第四卡尺爪的所述纵向延伸部一端连接所述游标、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卡尺爪的所述横向测量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横向测量部为硬质合金镶制。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实施效果如下:本技术所述的可用于测量孔内凹槽外侧间距的游标卡尺,突破了传统思维的禁锢,使卡尺爪的端部进行两次弯曲最终成镶硬质合金的测量边,从而无需破坏加工件,能够直接测量孔内凹槽外侧间距的游标卡尺,因而提高了测量的准确性,提高了测量作业的效率,降低了测量作业的劳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可用于测量孔内凹槽外侧间距的游标卡尺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可用于测量孔内凹槽外侧间距的游标卡尺的纵向测量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所述的可用于测量孔内凹槽外侧间距的游标卡尺的使用方式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技术的内容。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技术所述的可用于测量孔内凹槽外侧间距的游标卡尺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所述可用于测量孔内凹槽外侧间距的游标卡尺,包括主尺3和套装于所述主尺3上的游标4,所述主尺3的零刻度端设置有第一卡尺爪5,所述游标4的零刻度端设置有第二卡尺爪6,所述第一卡尺爪5和所述第二卡尺爪6相向设置且结构对称;所述第一卡尺爪5和所述第二卡尺爪6均包括垂直于所述主尺3的纵向连接部51和纵向测量部52、以及平行于所述主尺3的横向延伸部53,所述横向延伸部53 —端连接所述纵向连接部51,所述横向延伸部53另一端连接所述纵向测量部52 ;所述第一卡尺爪5的所述纵向连接部51固设于所述主尺3的零刻度端,所述第二卡尺爪6的所述纵向连接部51固设于所述游标4的零刻度端;所述第一卡尺爪5的所述纵向连接部51与所述第二卡尺爪6的所述纵向连接部51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一卡尺爪5的所述纵向测量部52与所述第二卡尺爪6的所述纵向测量部52之间的间距。具体地,所述纵向测量部52包括相互平行且均垂直于所述主尺3的校零边521和测量边522,所述校零边521和所述测量边522的自由端之间通过楔形边523连接。所述测量边522为硬质合金镶制。如图3所示,使用本技术所述的可用于测量孔内凹槽外侧间距的游标卡尺时,将所述第一卡尺爪5和所述第二卡尺爪6分别从加工件通孔I的两端伸进通孔I内,并使所述第一卡尺爪5的测量边522和所述第二卡尺爪6的测量边522分别抵靠在两个环形凹槽2的外侧壁上,然后读数,将游标卡尺的读数加上所述第一卡尺爪5的测量边522和所述第二卡尺爪6的测量边522的固有间距D,即为孔内凹槽外侧间距d的实际测量值。校零时,使所述第一卡尺爪5的校零边521和所述第二卡尺爪6的校零边521相接触,并使游标卡尺此时的读数为零,此时所述第一卡尺爪5的测量边522和所述第二卡尺爪6的测量边522之间的间距即为上述固有间距D。进一步改进地,所述主尺3的零刻度端还设置有第三卡尺爪7,且所述第三卡尺爪7和所述第一卡尺爪5分别位于所述主尺3的两侧,所述游标4的零刻度端设置有第四卡尺爪8,且所述第四卡尺爪8和所述第二卡尺爪6分别位于所述游标4的两侧;所述第三卡尺爪7和所述第四卡尺爪8相向设置且结构对称,且所述第三卡尺爪7和所述第四卡尺爪8均包括垂直于所述主尺3的纵向延伸部71和平行于所述主尺3的横向测量部72,所述第三卡尺爪7的所述纵向延伸部71 一端连接所述主尺3、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三卡尺爪7的所述横向测量部72,所述第四卡尺爪8的所述纵向延伸部71 一端连接所述游标4、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卡尺爪8的所述横向测量部72。所述横向测量部72为硬质合金镶制。上述结构可以用于测量工件外侧凹槽的外径。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所作的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具体实施仅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主权项】1.可用于测量孔内凹槽外侧间距的游标卡尺,包括主尺(3)和套装于所述主尺(3)上的游标(4),所述主尺(3)的零刻度端设置有第一卡尺爪(5),所述游标(4)的零刻度端设置有第二卡尺爪(6),所述第一卡尺爪(5)和所述第二卡尺爪(6)相向设置且结构对称;其特征是: 所述第一卡尺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可用于测量孔内凹槽外侧间距的游标卡尺,包括主尺(3)和套装于所述主尺(3)上的游标(4),所述主尺(3)的零刻度端设置有第一卡尺爪(5),所述游标(4)的零刻度端设置有第二卡尺爪(6),所述第一卡尺爪(5)和所述第二卡尺爪(6)相向设置且结构对称;其特征是:所述第一卡尺爪(5)和所述第二卡尺爪(6)均包括垂直于所述主尺(3)的纵向连接部(51)和纵向测量部(52)、以及平行于所述主尺(3)的横向延伸部(53),所述横向延伸部(53)一端连接所述纵向连接部(51),所述横向延伸部(53)另一端连接所述纵向测量部(52);所述第一卡尺爪(5)的所述纵向连接部(51)固设于所述主尺(3)的零刻度端,所述第二卡尺爪(6)的所述纵向连接部(51)固设于所述游标(4)的零刻度端;所述第一卡尺爪(5)的所述纵向连接部(51)与所述第二卡尺爪(6)的所述纵向连接部(51)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一卡尺爪(5)的所述纵向测量部(52)与所述第二卡尺爪(6)的所述纵向测量部(52)之间的间距。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房立刚江东青唐俊林金梅马银军章高伟徐艳吕洪生姚明春宛新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恒泰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