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单专利>正文

一种机动车辆原地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6264 阅读:2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应用液压技术原理解决机动车辆在消除最小转弯半径的情况下,在360°范围内水平方向上作任意旋转,迅速改变行驶方向。其特征以液压缸举升车辆,用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驱动旋转,车辆重心可调并有折叠收放式支承轮架,稳定性好,可在拥挤路面司机操纵自行调头,以此增进车辆机动性并兼作车辆千斤顶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于轿车、卡车、工程车及坦克等军用车辆。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操纵灵活、成本低、易于检修。(*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涉及机动车辆转向技术,具体的说是依靠液压技术装置。现有的机动车辆只能作前后方向前进或倒车或利用倒车动作才能使车辆调头转向。由于车辆都具有最小转弯半径,如遇狭窄路面车辆拥挤情况下,车辆便处于进退维谷无法可施状态。本技术是对已有机动车辆原地转向装置的一种改进,已有机动车辆原地转向装置中原升降转向支承台的结构较复杂,同时几何尺寸要有足够的大小,才能支承车辆;因当车辆被举升转向时,要产生向前或向后较大的倾翻力矩,使车辆转向时不稳定,且升降转向支承台过大及笨重,随车行驶也感不便,又采用单杆双作用液压缸,活塞杆行程要大,缸筒过高不便装于车厢底板和车架上,尤其是对于长箱体货车不够安全。本技术其特征是采用液压驱动可折叠收放式支承输架和球窝形升降转向承重座及车辆重心可调节拖板,而使车辆原地转向装置更加合理化及安全可靠。下面由附图及说明本技术在载货机动车辆及小骄车上使用的一个实施例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液压系统示意图。附图2是本技术在拆掉车厢后对液压系统中各元件俯视图。附图3是本技术液压元件的侧视示意图。附图4是本技术对图3中A-A剖面示意图。附图5是本技术液压驱动可折叠收放式支承轮架活动方法示意图。附图6是本技术后视示意图。附图7是本技术液压驱动可折叠收放支承轮架回收后的示意图。图1当车辆停止行驶后,以车辆发动机向液压泵〔2〕提供动力,将油液从油箱经过过滤器〔1〕吸出后,变为高压油液输送给全部液压系统,要想使车辆调头转向,首先操纵并串联换向阀(4~1)的阀杆调正车辆的重心位置,重心调节液压缸〔6〕向车辆的后方推进拖板〔20〕至400~500毫米,以调正车辆在空载或重载时的力臂,以减少车辆的倾翻力矩,亦可使液压驱动可折叠收放式支承轮架(见图5)在转向时承担较少的载荷。当调节车辆重心位置后,将串联换向阀(4-1)的阀杆回复中位,于是拖板〔20〕就固定在一定的位置上,拖板〔20〕又装于用螺钉〔17〕及销钉〔18〕牢接在车架上〔21〕的导轨〔19〕内作往复运动。接着将并串联换向阀(4-2)的阀杆右移,将高压油液以160~200公斤/厘米2的作用力输向装在拖板〔20〕上的两台双作用伸缩套筒式液压缸〔7〕(见图3及图4),推动活塞〔27〕移向下死点,使承重义〔24〕,球头形转动轴〔25〕及球窝形升降转向承重座〔26〕向下方向移动直至与地面接触,开始将车辆举升使其全部轮胎离地100毫米或更高的高度为止。与车辆举升的同时,装设在车架〔21〕侧面上对称的四具液压马达可折叠收放式支承轮架与车辆举升同步动作地转向地面,与球窝承重座〔26〕几乎同时与地面接触,以克服车辆在转向时的前后左右的倾翻力矩,使车辆作出平稳的调头转向动作。此时,并串联换向阀(4-2)回复中位。当车辆被举升后,接着按车辆要调头转向的方向再次移动并串联换向阀(4-3)的阀杆,切换高压油路,使之驱动低速液压马达〔9〕转动。图3及图4当液压马达〔9〕旋转时带动主动齿轮〔30〕旋转,驱动内齿轮〔22〕转动,于是带动车辆调头转向,内齿轮〔22〕用定位销〔28〕和螺栓〔29〕与拖板〔20〕牢接。这样就可使车辆以3转/分钟~10转/分钟的转速在360°的范围内,以水平方向作顺、逆时针的旋转,即完成车辆调头转向的动作。两台双作用伸缩套筒式液压缸〔7〕的活塞杆〔23〕与球头承重义〔24〕用双层螺钉装接,义内的空间允许车辆的传动轴〔S〕穿过,并使两者在工作中不能相互干扰。当串联阀(4-3)的阀杆回复中位时,车辆停止转动,然后再将并串联换向阀(4-2)的阀杆向左移动,液压系统中的高压油液回油,推动两台双作用伸缩套筒式液压缸中的活塞〔27〕向上死点移动,用以将球窝形升降转向承重座〔26〕缩回。使车辆的轮胎再度着地的同时,四具液压驱动可折叠收放式支承轮架与球窝形升降转向承重座〔26〕同步地转向收回的位置上(见图7)最后再将并串联换向阀(4-1)的阀杆向左移动,将拖板〔20〕调回原来的位置,随即车辆按着调头转向后的方向继续行驶。对称的四具油压驱动可折叠收放式支承轮架不能与地面垂直需有一个约5°大小或更大一点的角度以利支承轮架转动缩回原来的位置(见图5及图7)。另外,从车辆后视图来看(见图6),油压驱动可折叠收放式支承轮架亦应有一定的角度约10~15°,使车辆在作调头转向时更加平稳。液压驱动可折叠收放式支承轮架与轮胎不应超出车厢以外。液压驱动可折叠收放式支承轮架内可按装减震柱(图中未表示)。对称按装的四具支承轮架也可装在四只罩盒内,使车辆外观更加整齐、干净、美观。液压驱动可折叠收放式支承轮架(见图5)的运动方式是轮柱〔31〕,绕轴〔32〕转动,这个绕轴装在一个铆接或焊接在车架上〔21〕一块加强板上的接头内。侧支柱为可折叠式,由两段在〔B〕处铰接而成,支柱的下端〔37〕与轮柱〔31〕的(C)处相铰接,上段〔36〕则用螺栓牢接在转轴接头(A)上。轮柱〔31〕上的接头连有摇臂〔D〕有收放液压缸〔5〕的活塞杆相铰接。收放液压缸〔5〕的耳片与转动接头在铰接点(A)相连。液压驱动可折叠收放式支承轮架在伸出的位置时有弹簧销将两段折叠侧支柱锁位(图中未表示),此销的开启亦可利用收放液压缸〔5〕的连杆来工作。弹簧〔35〕可以将两条折叠支柱拉至死点位置,并在该处锁住,弹簧将耳片〔34〕钩住,扭力臂〔38〕用来防止轮胎在运动中绕轮柱中心线转动。这就组成了液压驱动可折叠收放式支承轮架。如果要使四具液压驱动可折叠收放式支承轮架需要能单独转动收放时,可在液压系统内的油路中增设换向阀和转阀相串联的换向措施。此外,两台双作用伸缩套筒式液压缸〔7〕和液压驱动可折叠收放式支承轮架液压缸〔5〕在液压系统中亦可采用顺序阀顺序动作回路,使两者的工作按一定的顺序协调地同步工作。液压驱动可折叠收放式支承轮架的布置亦可采取在车架前方对称地按装两只,在车架的后方沿车架中心线按装一只,而且后者支承着两只承重轮,即三只液压驱动可折叠收放式支承轮架支承四只支承轮的所谓“三点式”按装方案。图1中,三类液压缸〔5〕、〔6〕、〔7〕的油液进出口处都设有双向液压锁〔8〕,其功能是当车辆被举升到达予置的位置后,严密的锁紧油路,防止车辆在举升后下沉,又可在车辆行驶时将球窝转向升降承重座〔26〕锁紧,使之不会徐徐下沉,以保证车辆行驶安全,同理,在回具液压驱动可折叠收放式支承轮架上的液压缸亦分别设有这样的双向液压锁〔8〕也是将支承轮架牢牢锁住,以防止车辆在作调头转向时产生“ 腿”现象或在车辆行驶当中支承轮架产生徐徐下沉情况。限位阀〔13〕用以限制液压缸中的的活塞到达上、下死点的位置并兼作卸荷阀。在低速大扭矩液压马达的油路中设有缓冲补油阀〔10〕,当车辆停止转动的刹那间防止油路出现高压冲击向油路中补油,同时还使液压马达有着刹车功能,平衡阀〔11〕及〔12〕用以调节液压马达的转速。在液压系统中设有背压阀〔14〕用来储备一定的油压供执行元件补充油液。过滤器〔15〕再次对油液进行过滤,以保持油液的清洁,安全阀〔16〕是用来保证整个液压系统的安全。本改进的机动车辆原地转向装置按装在车辆底盘车架上,平时尽可能与车辆空载重心位置靠拢。并串联换向阀的操作手柄置于司机座位附近操作方便位置上,仪表盘上需要时可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动车辆原地转向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由车辆发动机向液压泵[2]提供动力通过管路输送至全部液压系统,并由并串联换向阀[4]控制推动车辆重心可调节拖板[20]作往复移动,并驱动装在拖板[20]上的两台双作用伸缩套筒式液压缸[7]使承重义[24],球头形转动轴[25]和球窝形升降转向承重座[26]及装在车架[21]可折叠收放式支承轮架(见图5)同时同步着地举升车辆。再切换并串联换向阀[4]油路,驱动低速液压马达[9]转向机构所组成的操丝系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
申请(专利权)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