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毕恒信专利>正文

一种公路客车车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5883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公路客车车厢,其特点是:车厢内设置有5-17个带包厢门的包厢,包厢内设置有坐、卧两用床,车厢门与包厢门间设有通道。所述的车厢可以为双层车厢,上下两层车厢的通道分别设在车厢的两侧,上下层车厢间设有楼梯。坐、卧两用床的下部空间与后一包厢相通,构成后一包厢的一部分。乘坐这种公路客车,在包厢内可坐可卧,邻客间不会相互干扰,同时节约部分旅行费用。具有可靠的安全性、隐密性、经济性。(*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公路客车的上部结构,特别是一种公路客车的车厢。现有技术中的公路客车,比较高级是带有卧铺的豪华旅游公路客车,其卧铺分两层,车身一侧设有一列,另一侧设有两列,设在卧铺间的走道狭窄,同层的铺与铺之间没有隔断。其缺点是安全性差、乘客行动不便,乘客间相互干扰不利于休息;若不相识的乘客,特别是不相识的异性乘客睡在相邻的卧铺间,则十分不便;同时,相识的乘客间或家人间也不便于相互交流。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带有包厢的公路客车车厢。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达到的,一种公路客车车厢,其特点是车厢内设置有5-17个带包厢门的包厢,包厢内设置有坐、卧两用床,车厢门与包厢门间设有通道。这样,旅客出游时乘坐这种公路客车,在包厢内可坐可卧,活动十分方便,邻客间也不会相互干扰,具有可靠的安全性、隐密性,相识的乘客或家人可共用一个包厢,相互间的交流十分方便。设有通道便于乘客间及公路客车管理人员间的相互交流。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达到,前述的公路客车车厢,其特点是所述的车厢为双层车厢,上下两层车厢的通道分别设在车厢的两侧,上下层车厢间设有连接上、下层车厢通道的楼梯。采用双层结构可以增加载客数,充分利用车体空间,通道分别设在车厢的两侧,有利于保持车厢的平衡。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达到,前述的公路客车车厢,其特点是所述的坐、卧两用床的下部空间与后一包厢相通,构成后一包厢的一部分。这样,坐、卧两用床的下部空间可用来放置行李,也可供乘客坐时伸放腿脚,节约了空间。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达到,前述的公路客车车厢,其特点是所述的坐、卧两用床为沙发床,高度与沙发床坐垫的宽度相等的沙发床靠背可放下并与沙发床坐垫相叠,沙发床坐垫前端设有可翻转至水平并与前一包厢的隔断下端相接触的垂直挂板这样,乘客根据需要可将沙发床折叠成沙发或展开成床,或坐或卧十分舒适方便,充分利用了有限的空间。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达到,前述的公路客车车厢,其特点是所述的包厢上方设置有行李架。设置行李架是为了便于乘客放置行李,避免了行李混杂带来的不便。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达到,前述的公路客车车厢,其特点是所述的包厢门为折叠门或推拉门。这样的包厢门避免了普通开合门开时占用空间的不便。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达到,前述的公路客车车厢,其特点是所述的包厢门下设有高于包厢底板的门槛。设有高于包厢底板的门槛可防止包厢内的物体跑出包厢;也可以防止清扫通道时,垃圾或水等杂物进入包厢,保持包厢内的干净整洁。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达到,前述的公路客车车厢,其特点是所相邻包厢的共用隔断中部开有活动窗。这样,根据需要,管理人员可打开活动窗,使有亲近关系的乘客间进行交流和照顾。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达到,前述的公路客车车厢,其特点是所述的包厢和通道开有向车厢外的窗口。这样,便于乘客在行车过程观赏沿途风光及更换包厢内的空气。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达到,前述的公路客车车厢,其特点是所述的通道是上宽下窄的通道。通道上宽下窄是为了使乘客行走特别是扛携物体行走时,上身免受拥挤,也使包厢内有足够的长度放置坐、卧两用床。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达到,前述的公路客车车厢,其特点是包厢内与坐卧两用床相对的隔断中部设置有一可支撑至水平面并下放至竖直面的搁物板。这样,可在搁物板上放置一些旅游用品。同时,借助搁物板乘客可以方便地从坐、卧到站立;也可以在车辆转弯、刹车时保持身体平衡,免受碰撞。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达到,前述的公路客车车厢,其特点是本技术的包厢内还设有空调通风道。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进一步达到,前述的公路客车车厢,其特点是车厢尾部设有与车厢内的通道相通的洗手间。本技术的车厢还可设置有空调系统、电脑监控安全系统及其他娱乐、生活设施,亦可在车厢内配置一服务间,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车厢空间利用充分。旅客出游乘坐这种公路客车,在包厢内可坐可卧,舒适方便;邻客间也不会相互干扰;而相识的乘客或家人间的交流十分方便;还可以免住旅馆、免寄存行李,节约旅行开支。本技术具有可靠的安全性、隐密性、经济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B-B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的E-E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C-C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的D-D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单层)车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6的F-F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是双层公路客车车厢。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所示,下层车厢内设置有8个、上层车厢内设置有9个带折叠门11的包厢8,包厢8内设置有沙发床6,车厢门3与折叠门11间设有上宽下窄的通道13。下层车厢的通道17设在下层车厢的右侧,上层车厢的通道13设在上层车厢的左侧,上下层车厢间设有连接上、下层车厢通道的楼梯10。高度与沙发床坐垫15的宽度相等的沙发床靠背14可放下并与沙发床坐垫15相叠,沙发床坐垫15前端设有可翻转至水平并与前一包厢的隔断下端相接触的垂直挂板16。沙发床6的下部空间与后一包厢相通,构成后一包厢的一部分。包厢8内上方设有行李架5,行李架4下设有空调通风道4。包厢8内与沙发床6相对的隔断7上设置有一可支撑至水平面并下放至竖直面的搁物板9。折叠门11下设有高于包厢8底板的门槛12。相邻包厢8的共用隔断上开有活动窗。包厢8和通道13、17开有向车厢外的窗口2。车厢尾部设有与车厢内的通道13、17相通的洗手间1。实施例2本实施例是双层公路客车车厢。下层车厢内设置有5个、上层车厢内设置有7个带包厢门11的包厢8,包厢8内设置有沙发床6。下层车厢的通道17设在下层车厢的右侧,上层车厢的通道13设在上层车厢的左侧,上下层车厢间设有连接上、下层车厢通道的楼梯10。高度与沙发床坐垫15的宽度相等的沙发床靠背14可放下并与沙发床坐垫15相叠,沙发床坐垫15前端设有可旋转至水平并与前一包厢的隔断下端相接触的垂直挂板16。沙发床6的下部空间与后一包厢相通,构成后一包厢的一部分,包厢8内设有空调通风道4。包厢门11为推拉门。包厢门11下设有与沙发床6等高的门槛12。实施例3本实施例继续描述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实施例是单层公路客车车厢。车厢内设置有5个带包厢门11的包厢8,包厢8内设置有坐、卧两用床6,车厢门3与包厢门11间设有通道13。权利要求1.一种公路客车车厢,其特征在于车厢内设置有5-17个带包厢门(11)的包厢(8),包厢内设置有坐、卧两用床(6),车厢门(3)与包厢门(11)间设有通道(13、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路客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厢为双层车厢,上下两层车厢的通道分别设在车厢的两侧,上下层车厢间设有连接上、下层车厢通道的楼梯(10)。3.根据权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公路客车车厢,其特征在于:车厢内设置有5-17个带包厢门(11)的包厢(8),包厢内设置有坐、卧两用床(6),车厢门(3)与包厢门(11)间设有通道(13、1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恒信
申请(专利权)人:毕恒信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