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双前桥汽车转向系统,它是利用杆系的空间运动,调整杆系的空间四边形形状,使第一前桥的转角与第二前桥的转角关系满足要求。
技术介绍
要使汽车在转向时,不出现轮胎异常磨损,设计转向系统应使转向轮转弯中心尽可能交于一点,双前桥汽车也如此,如图7的原理图所示,转向时第一前桥、第二前桥转角有相应关系,第二前桥31内外轮转角小于第一前桥30内外轮转角。因此匹配第一前桥、第二前桥转角,使第二前桥车轮在转向时尽可能做纯滚动。现有双前桥汽车转向设置都为第一前桥主动,第二前桥随动,第二前桥车轮转角的实现是通过一套拉杆系统来实现的。如图8所示,现有双前桥汽车采用第一垂臂与转向器的输出轴连接孔32在上,两拉杆连接孔33、34设置在第一垂臂向下的同一端,第一垂臂位于车架与转向器之间,由于H2是一个定值,因此拉杆球头点调整范围为H-H2,即H1;此外由于第一垂臂基本是直的,因此在左右方向调整余地也很小。第二垂臂与助力随动器输出轴连接,第二垂臂与第一垂臂的情况类似。此外现有市场上双前桥汽车转向系统中,为了提高拉杆刚度,普遍采用拉杆38分为两部分,中间加过渡臂36。如图9所示,第一垂臂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前桥汽车转向系统,包括第一垂臂、第二垂臂、第一桥直拉杆、连接拉杆、第二桥直拉杆,其特征在于:第一垂臂的中部与转向器的输出轴连接,第二垂臂的中部与助力随动器的输出轴连接,连接拉杆两端分别铰接在第一垂臂上端、第二垂臂上端,第一桥直拉杆铰接在第一垂臂下端,第二桥直拉杆铰接在第二垂臂的下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木生,王凯,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