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馈能式磁流变减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57164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26 0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馈能式磁流变减振器,包括减振器缸体、上端盖、下端盖、活塞杆、上密封圈、液压腔、馈电室和下密封圈,液压腔内填充有磁流变液,活塞杆上连接有活塞,活塞由铁芯、第一励磁线圈和第二励磁线圈组成,活塞杆下端设有滚珠丝杠,滚珠丝杠上连接有丝杠螺母,丝杠螺母底部连接有内啮合齿轮,下密封圈底部连接有上限位板,减振器缸体内壁上连接有套筒,套筒顶部连接有下限位板,下限位板底部连接有多个永磁发电机,多个永磁发电机的输入轴上均连接有与内啮合齿轮啮合的发电机传动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方便且成本低,减振效果好,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高,能够将振动能量转化为电能,节能环保,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悬架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馈能式磁流变减振器
技术介绍
悬架是汽车的车身与车桥或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悬架的主要作用是传递作用在车轮和车身之间的一切力和力矩。比如支撑力、制动力和驱动力等,并且缓和由不平路面传给车身的冲击载荷、衰减由此引起的振动、保证乘员的舒适性、减小货物和车辆本身的动载荷。而减振器是汽车悬架系统的一个重要部件,特别是磁流变减振器,其良好的阻尼可调性,技术发展与理论研宄早已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磁流变减振器的高能耗一直是困扰人们的一个问题,如果能够将汽车振动能量回收再利用,无疑是减低能耗和缩减成本一个重要手段,但是,现有技术中,还没有结构简单、实现方便、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高的能够馈能(即回收振动能量)的磁流变减振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馈能式磁流变减振器,其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实现方便且成本低,减振效果好,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高,能够将振动能量转化为电能,电能存储后能够供给该磁流变减振器,节能环保,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馈能式磁流变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减振器缸体、设置在减振器缸体上端部的上端盖和设置在减振器缸体下端部的下端盖,所述上端盖上滑动连接有穿过上端盖伸入减振器缸体内部的活塞杆,所述减振器缸体内顶部设置有紧贴上端盖底面和减振器缸体内壁的上密封圈,所述减振器缸体内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用于将减振器缸体内部空腔分隔为液压腔和馈电室的下密封圈,所述上密封圈和下密封圈均套装在活塞杆上,所述液压腔位于下密封圈的上部,所述馈电室位于下密封圈的下部,所述液压腔内填充有磁流变液,所述活塞杆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液压腔内的活塞,所述活塞由铁芯以及缠绕在铁芯上的第一励磁线圈和第二励磁线圈组成,所述铁芯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均设置有环状凸起,所述环状凸起与减振器缸体的内壁之间留有供磁流变液流过的间隙,所述第一励磁线圈和第二励磁线圈分别位于设置在铁芯中部的所述环状凸起的两侧,所述活塞杆的下端设置有与活塞杆一体成型的滚珠丝杠,所述滚珠丝杠上连接有丝杠螺母,所述丝杠螺母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内啮合齿轮,所述下密封圈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对丝杠螺母的向上运动位置进行限定的上限位板,所述减振器缸体的内壁上位于下端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对内啮合齿轮的向下运动位置进行限定的下限位板,所述下限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永磁发电机,多个永磁发电机的输入轴穿出到下限位板上部,且多个永磁发电机的输入轴穿出到下限位板上部的部分均固定连接有发电机传动齿轮,多个发电机传动齿轮均与内啮合齿轮相啮合。上述的一种馈能式磁流变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永磁发电机的数量为六个且六个永磁发电机均匀布置,相应所述发电机传动齿轮的数量为六个。上述的一种馈能式磁流变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永磁发电机均通过螺栓与下限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上述的一种馈能式磁流变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用于连接车身的上吊耳,所述下端盖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用于连接车架的下吊耳。上述的一种馈能式磁流变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杠螺母的顶部与上限位板的底部之间,以及内啮合齿轮的底部与下限位板的顶部之间均设置有滚珠。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在保留了磁流变减振器本身的减振特性的基础上,通过加装由内啮合齿轮、永磁发电机等构成的振动能量收集机构弥补了传统磁流变减振器高能耗的不足,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实现方便且成本低。2、本技术中的永磁发电机的输入轴上连接的发电机传动齿轮与内啮合齿轮采用内啮合的形式,提高了传动比。3、本技术中的多个永磁发电机能够实现周布式,在磁流变减振器的尺寸不变的前提下,增加了永磁发电机的数量,提高了能量的回收效率。4、本技术通过设置在丝杠螺母的顶部与上限位板的底部之间设置滚珠,能够减小丝杠螺母与上限位板之间的摩擦;通过在内啮合齿轮的底部与下限位板的顶部之间设置滚珠,能够减小内啮合齿轮与下限位板之间的摩擦;通过减小摩擦减低了振动能量的消耗,进一步提高了振动能量的回收效率。5、本技术的减振效果好,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高,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实现方便且成本低,减振效果好,工作稳定性和可靠性高,能够将振动能量转化为电能,电能存储后能够供给该磁流变减振器,节能环保,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永磁发电机、发电机传动齿轮和内啮合齿轮的连接关系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一上吊耳;2—上端盖;3—上密封圈;4一减振器缸体;5—铁芯;6—第一励磁线圈;7一活塞杆;8一下密封圈;9一丝杠螺母;10一套筒;11一下端盖;12—滚珠丝杠;13一下限位板;14一滚珠;15—上限位板;16—馈电室;17—液压腔;18—磁流变液;19一第二励磁线圈; 20—永磁发电机;21—内嗤合齿轮;22一发电机传动齿轮; 23—下吊耳。【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包括减振器缸体4、设置在减振器缸体4上端部的上端盖2和设置在减振器缸体4下端部的下端盖11,所述上端盖2上滑动连接有穿过上端盖2伸入减振器缸体4内部的活塞杆7,所述减振器缸体4内顶部设置有紧贴上端盖2底面和减振器缸体4内壁的上密封圈3,所述减振器缸体4内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用于将减振器缸体4内部空腔分隔为液压腔17和馈电室16的下密封圈8,所述上密封圈3和下密封圈8均套装在活塞杆7上,所述液压腔17位于下密封圈8的上部,所述馈电室16位于下密封圈8的下部,所述液压腔17内填充有磁流变液18,所述活塞杆7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液压腔17内的活塞,所述活塞由铁芯5以及缠绕在铁芯5上的第一励磁线圈6和第二励磁线圈19组成,所述铁芯5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均设置有环状凸起,所述环状凸起与减振器缸体4的内壁之间留有供磁流变液18流过的间隙,所述第一励磁线圈6和第二励磁线圈19分别位于设置在铁芯5中部的所述环状凸起的两侧,所述活塞杆7的下端设置有与活塞杆7 —体成型的滚珠丝杠12,所述滚珠丝杠12上连接有丝杠螺母9,所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馈能式磁流变减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减振器缸体(4)、设置在减振器缸体(4)上端部的上端盖(2)和设置在减振器缸体(4)下端部的下端盖(11),所述上端盖(2)上滑动连接有穿过上端盖(2)伸入减振器缸体(4)内部的活塞杆(7),所述减振器缸体(4)内顶部设置有紧贴上端盖(2)底面和减振器缸体(4)内壁的上密封圈(3),所述减振器缸体(4)内中间位置处设置有用于将减振器缸体(4)内部空腔分隔为液压腔(17)和馈电室(16)的下密封圈(8),所述上密封圈(3)和下密封圈(8)均套装在活塞杆(7)上,所述液压腔(17)位于下密封圈(8)的上部,所述馈电室(16)位于下密封圈(8)的下部,所述液压腔(17)内填充有磁流变液(18),所述活塞杆(7)上固定连接有位于液压腔(17)内的活塞,所述活塞由铁芯(5)以及缠绕在铁芯(5)上的第一励磁线圈(6)和第二励磁线圈(19)组成,所述铁芯(5)的上部、中部和下部均设置有环状凸起,所述环状凸起与减振器缸体(4)的内壁之间留有供磁流变液(18)流过的间隙,所述第一励磁线圈(6)和第二励磁线圈(19)分别位于设置在铁芯(5)中部的所述环状凸起的两侧,所述活塞杆(7)的下端设置有与活塞杆(7)一体成型的滚珠丝杠(12),所述滚珠丝杠(12)上连接有丝杠螺母(9),所述丝杠螺母(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内啮合齿轮(21),所述下密封圈(8)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对丝杠螺母(9)的向上运动位置进行限定的上限位板(15),所述减振器缸体(4)的内壁上位于下端盖(1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套筒(10),所述套筒(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对内啮合齿轮(21)的向下运动位置进行限定的下限位板(13),所述下限位板(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多个永磁发电机(20),多个永磁发电机(20)的输入轴穿出到下限位板(13)上部,且多个永磁发电机(20)的输入轴穿出到下限位板(13)上部的部分均固定连接有发电机传动齿轮(22),多个发电机传动齿轮(22)均与内啮合齿轮(21)相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寇发荣陈龙范养强张冬冬尚洁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