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馈纸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954864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24 2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馈纸装置,包括一上盖、一取纸模块以及一馈纸通道。上盖具有一第一卡勾元件,而取纸模块位于上盖与馈纸通道之间,且具有一第二卡勾元件。当自动馈纸装置处于一预备模式时,取纸模块摆动且接近于上盖,使第二卡勾元件与第一卡勾元件卡合而将取纸模块固定在上盖上,以避免取纸模块与文件接触而发生误动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馈纸装置
技术介绍
科技随着时代的演进而日益发展,文件的保存亦随着科技发展而由传统的纸本文件归档演变成为储存文件的电子文件,一般用来进行文件电子化工作的工具即为扫描装置,扫描装置用以将纸本文件的内容通过扫描的方式转换成电子文件,以便使用者传播、整理或保存。早期的扫描装置仅能够扫描文件单面的影像,当使用者欲扫描文件双面的影像时,必须以手动方式将文件翻面以让扫描装置可以扫描文件另一面的影像。鉴于手动翻面过于麻烦,因此市面上研发出自动馈纸装置,配合平台式扫描仪使用则不需手动翻面而可完成双面扫描。接下来说明现有的自动馈纸装置配合平台式扫描仪而形成的扫描装置的结构,以美国专利第6792241号公告案为例。请参阅图1,其为现有的自动馈纸装置以及平台式扫描仪的结构侧视示意图。现有的自动馈纸装置I包括一取纸模块10、一上盖11、一分纸垫12、一挡纸元件13、一馈纸通道14、一进纸匣15、一出纸匣16、多个馈纸滚轮组17以及一出纸滚轮组18。进纸匣15用以放置多个文件S,而出纸匣16位于进纸匣15的下方,用以放置被扫描完成的多个文件S。取纸模块10位于上盖11的下方,用以将多个文件S由进纸匣15馈送进入馈纸通道14,取纸模块10包括一取纸滚轮101以及一分纸滚轮102,取纸滚轮101用以与多个文件S接触而馈送多个文件S,而分纸滚轮102用以分离多个文件S,使多个文件S于每次馈送过程中仅有一张文件S进入馈纸通道14。分纸垫12位于分纸滚轮102的下方,用以提供一摩擦力将多个文件S中与分纸垫12接触的文件S,通过辅助分纸滚轮102仅馈送一张文件S进入馈纸通道14。挡纸元件13位于取纸模块10的下方,其可处于一伸出状态而阻挡多个文件S进入馈纸通道14或处于一收纳状态而使多个文件S通过。多个馈纸滚轮组17位于馈纸通道14上,用以使馈送文件S在馈纸通道14中移动,而出纸滚轮组18设置于出纸匣16的邻近处,用以馈送文件S至出纸匣16。而平台式扫描仪2设置于自动馈纸装置I的下方,平台式扫描仪2包括一扫描模块20,且馈纸通道13通过扫描模块20的上方,使得文件S在通过扫描模块20上方时扫描该文件S。接下来说明现有的自动馈纸装置I的运作情形,首先请参阅图2,其为现有的自动馈纸装置处于预备模式时的局部结构侧视示意图。图2显示出现有的自动馈纸装置I处于预备模式时的状态,当现有的自动馈纸装置I处于预备模式时,其取纸模块10以分纸滚轮102的轴心往上摆动而接近于上盖11,且其挡纸元件13处于伸出状态而阻断馈纸通道14,以阻挡多个文件S进入馈纸通道14。请同时参阅图1以及图3,图3为现有的自动馈纸装置处于馈纸模式时的局部结构侧视示意图。图3显示出现有的自动馈纸装置I处于馈纸模式时的状态,当现有的自动馈纸装置I处于馈纸模式时,取纸模块10以分纸滚轮102的轴心往下摆动而远离于上盖11,且挡纸元件13处于收纳状态而使馈纸通道14保持畅通,使取纸模块10的取纸滚轮101得以与进纸匣15上的多个文件S接触,并馈送多个文件S。当多个文件S被取纸滚轮101馈送的过程中,多个文件S中最上方的文件S与分纸滚轮102接触,且多个文件S中最下方的文件S则与分纸垫12接触,使得多个文件S通过分纸垫12所提供的摩擦力而分离,且最上方的文件S被馈送进入馈纸通道14。接下来,该文件S被多个馈纸滚轮组17馈送而在馈纸通道14内移动,当该文件S通过扫描模块20的上方时,扫描模块20对该文件S进行扫描而获得该文件S的扫描影像档案。最后,被扫描完成的文件S被出纸滚轮组18馈送至出纸匣16,最上方的文件S扫描完成,而其余文件S的扫描情形与上述过程相同,故不再赘述。然而,现有的自动馈纸装置I存在着以下的问题。当自动馈纸装置I不进行取纸动作而处于预备模式时,取纸模块10往上摆动而接近于上盖11,其中取纸模块10需要自动馈纸装置I获得所提供的电力才得以使取纸模块10停留于接近于上盖11的位置。一般而言,为了节省电力,市面上的自动馈纸装置大多具有省电模式或睡眠模式。当现有的自动馈纸装置I处于省电模式或睡眠模式时,所供应的电力较小而不足以使取纸模块10维持于接近于上盖11的位置,因此取纸模块10于省电模式或睡眠模式时无法停留于接近于上盖11的位置,而会由于万有引力的作用自然向下摆动并抵顶挡纸元件13,使得挡纸元件13由伸出状态变更为收纳状态而离开馈纸通道14,从而无法发挥挡纸的作用。此时若使用者未察觉现有的自动馈纸装置I处于省电模式的状态下,并将多个文件放置于进纸匣15上,由于其挡纸元件13无法阻断馈纸通道14,多个文件会进入馈纸通道14内。而当现有的自动馈纸装置运作且其电力供应恢复正常后,挡纸元件13被进入馈纸通道14内的文件阻挡而无法伸出,也即挡纸元件13无法阻挡多个文件。当取纸模块10进行取纸动作时,其将造成馈纸通道14内的文件数量过多而发生多重馈纸或无法馈纸的情形。因此,需要一种可避免取纸模块发生误动作的自动馈纸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避免取纸模块发生误动作的自动馈纸装置。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馈纸装置,用以馈送至少一文件,该自动馈纸装置包括:—上盖,具有一第勾兀件,该第勾兀件设置于该上盖的一内表面上;一馈纸通道,位于该上盖的下方,且该馈纸通道具有一通道入口,该馈纸通道用以供该至少一文件通过;以及一取纸模块,设置于该上盖与该通道入口之间,用以当该自动馈纸装置处于一进纸模式时馈送该至少一文件进入该馈纸通道,该取纸模块包括:一壳体,具有一凸出部,该凸出部设置于该壳体的一外侧壁上;以及一第二卡勾元件,设置于该壳体上且显露于该外侧壁,该第二卡勾元件可相对于该壳体转动,用以当该自动馈纸装置处于一预备模式时与该第一卡勾元件卡合;其中当该自动馈纸装置处于该预备模式时,该壳体摆动而接近于该上盖,且该第二卡勾元件与该第一卡勾元件卡合而将该壳体固定于该上盖;而当该自动馈纸装置处于该进纸模式时,该第二卡勾元件由该第一卡勾元件内脱离,且该壳体摆动而接近于该通道入口,使该取纸模块与该至少一文件接触而馈送该至少一文件进入该馈纸通道。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取纸模块还包括:一取纸滚轮,设置于该壳体内且可相对于该壳体转动,用以馈送该至少一文件进入该馈纸通道;一分纸滚轮,设置于该壳体内且可相对于该壳体转动,用以分离该至少一文件,仅该取纸滚轮每次仅馈送一该至少一文件进入该馈纸通道;以及一取纸齿轮组,连接于该取纸滚轮以及该分纸滚轮且接近于该壳体的一内侧壁,用以使该分纸滚轮与该第二卡勾元件随着该取纸滚轮转动。在一较佳实施例中,该取纸齿轮组包括:一第一取纸齿轮,位于该分纸滚轮与该壳体之间且连接于该分纸滚轮,使该第一取纸滚轮与该分纸滚轮同步转动;一第二取纸齿轮,与该第一取纸齿轮啮合且连接于该第二卡勾元件,使该第二取纸齿轮被该第一取纸齿轮带动而转动,且该第二卡勾元件与该第二取纸齿轮同步转动;以及一第三取纸齿轮,位于该取纸滚轮与该壳体之间且连接于该取纸滚轮,第三取纸齿轮与该第二取纸齿轮啮合,使该第三取纸齿轮被该第二取纸齿轮带动而转动,且该取纸滚轮被该第三取纸齿轮带动而转动;其中当该自动馈纸装置处于该预备模式时,该第一取纸齿轮与该第三取纸齿轮往一第二旋转方向转动,且该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馈纸装置,用以馈送至少一文件,其特征在于,该自动馈纸装置包括:一上盖,具有一第一卡勾元件,该第一卡勾元件设置于该上盖的一内表面上;一馈纸通道,位于该上盖的下方,且该馈纸通道具有一通道入口,该馈纸通道用以供该至少一文件通过;以及一取纸模块,设置于该上盖与该通道入口之间,用以当该自动馈纸装置处于一进纸模式时馈送该至少一文件进入该馈纸通道,该取纸模块包括:一壳体,具有一凸出部,该凸出部设置于该壳体的一外侧壁上;以及一第二卡勾元件,设置于该壳体上且显露于该外侧壁,该第二卡勾元件能相对于该壳体转动,用以当该自动馈纸装置处于一预备模式时与该第一卡勾元件卡合;其中当该自动馈纸装置处于该预备模式时,该壳体摆动而接近于该上盖,且该第二卡勾元件与该第一卡勾元件卡合而将该壳体固定于该上盖;而当该自动馈纸装置处于该进纸模式时,该第二卡勾元件由该第一卡勾元件内脱离,且该壳体摆动而接近于该通道入口,使该取纸模块与该至少一文件接触而馈送该至少一文件进入该馈纸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馈纸装置,用以馈送至少一文件,其特征在于,该自动馈纸装置包括: 一上盖,具有一第 ^勾兀件,该第勾兀件设置于该上盖的一内表面上; 一馈纸通道,位于该上盖的下方,且该馈纸通道具有一通道入口,该馈纸通道用以供该至少一文件通过;以及 一取纸模块,设置于该上盖与该通道入口之间,用以当该自动馈纸装置处于一进纸模式时馈送该至少一文件进入该馈纸通道,该取纸模块包括: 一壳体,具有一凸出部,该凸出部设置于该壳体的一外侧壁上;以及一第二卡勾兀件,设置于该壳体上且显露于该外侧壁,该第二卡勾兀件能相对于该壳体转动,用以当该自动馈纸装置处于一预备模式时与该第一卡勾元件卡合;其中当该自动馈纸装置处于该预备模式时,该壳体摆动而接近于该上盖,且该第二卡勾元件与该第一卡勾元件卡合而将该壳体固定于该上盖;而当该自动馈纸装置处于该进纸模式时,该第二卡勾元件由该第一卡勾元件内脱离,且该壳体摆动而接近于该通道入口,使该取纸模块与该至少一文件接触而馈送该至少一文件进入该馈纸通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馈纸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取纸模块还包括: 一取纸滚轮,设置于该壳体内且能相对于该壳体转动,用以馈送该至少一文件进入该馈纸通道; 一分纸滚轮,设置于该壳体内且能相对于该壳体转动,用以分离该至少一文件,仅该取纸滚轮每次仅馈送一该至少一文件进入该馈纸通道;以及 一取纸齿轮组,连接于该取纸滚轮以及该分纸滚轮且接近于该壳体的一内侧壁,用以使该分纸滚轮与该第二卡勾元件随着该取纸滚轮转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馈纸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取纸齿轮组包括: 一第一取纸齿轮,位于该分纸滚轮与该壳体之间且连接于该分纸滚轮,使该第一取纸滚轮与该分纸滚轮同步转动; 一第二取纸齿轮,与该第一取纸齿轮啮合且连接于该第二卡勾元件,使该第二取纸齿轮被该第一取纸齿轮带动而转动,且该第二卡勾元件与该第二取纸齿轮同步转动;以及一第三取纸齿轮,位于该取纸滚轮与该壳体之间且连接于该取纸滚轮,第三取纸齿轮与该第二取纸齿轮啮合,使该第三取纸齿轮被该第二取纸齿轮带动而转动,且该取纸滚轮被该第三取纸齿轮带动而转动;其中当该自动馈纸装置处于该预备模式时,该第一取纸齿轮与该第三取纸齿轮往一第二旋转方向转动,且该第二卡勾元件与该第二取纸齿轮往一第一旋转方向转动;而当该自动馈纸装置处于该进纸模式时,该第一取纸齿轮与该第三取纸齿轮往该第一旋转方向转动,且该第二卡勾元件与该第二取纸齿轮往该第二旋转方向转动。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馈纸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壳体还包括一开孔,贯通该壳体的该外侧壁以及该壳体的一内侧壁,用以容置该第二卡勾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东文赵龙超
申请(专利权)人: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