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片丝网印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56188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26 07: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硅片丝网印刷装置,属于光伏元件加工设备领域。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主支架、硅片传送机构和硅片丝网印刷机构,硅片传送机构设置在主支架上侧,硅片丝网印刷机构设置在硅片传送机构一侧的主支架上,硅片传送机构包括转动圆板和传送机构,转动圆板水平转动连接于主支架,转动圆板下侧设置有转动驱动机构,转动驱动机构设置在主支架下侧,传送机构均匀对称设置在转动圆板的外侧,主支架两侧分别竖直对称设置有传送驱动机构,传送驱动机构设置在传送机构下方的主支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够快速高效的将硅片逐块进行丝网印刷,提高了硅片加工的效率,满足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印刷装置,尤其是一种硅片丝网印刷装置,属于光伏元件加工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在晶体硅太阳电池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已经经过制绒、高温扩散和刻蚀的硅片逐块均匀的进行传送,使得石墨舟内的硅片能够继续进行后一道丝网印刷等工序的加工,在硅片进行丝网印刷的过程中,需要将硅片进行连续的传送,使得硅片在传送过程中能够高效的进行丝网印刷,现有的硅片丝网印刷装置结构复杂,操作麻烦,硅片在传送过程中,硅片传送机构一侧均设置有驱动电机,则转动圆盘外侧的四个传送机构分别设置有驱动电机,增加了转动圆盘的质量,使得转动圆盘难以根据硅片传送的需要快速高效的进行旋转,降低了硅片传送的效率和质量,现有的硅片丝网印刷机构驱动机构复杂,在硅片刮印过程中刮印板难以高效的进行平移使得硅片高质量的进行丝网印刷,并且现有的刮印板难以根据需要在竖直位置进行调整,降低了硅片丝网印刷的效率和质量,难以满足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能够快速高效的将硅片逐块进行丝网印刷的硅片丝网印刷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硅片丝网印刷装置,包括主支架、硅片传送机构和硅片丝网印刷机构,硅片传送机构设置在主支架上侧,硅片丝网印刷机构设置在硅片传送机构一侧的主支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片传送机构包括转动圆板和传送机构,转动圆板水平转动连接于主支架,转动圆板下侧设置有转动驱动机构,转动驱动机构设置在主支架下侧,传送机构均匀对称设置在转动圆板的外侧,转动圆板外侧水平设置有四个传送机构,主支架两侧分别竖直对称设置有传送驱动机构,传送驱动机构设置在传送机构下方的主支架上;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传送支架、传送辊和传送带,传送支架竖直对称设置在转动圆板的外侧,传送辊设置有多根,多根传送辊水平转动连接于传送支架,传送带设置在传送辊上,传送支架下侧的传送辊两端分别设置有传送滚轮;所述传送驱动机构包括升降气缸、驱动支架和传送电机,升降气缸竖直向上设置在主支架下侧,驱动支架水平设置在升降气缸上侧,驱动支架上水平转动连接有两根驱动辊,驱动辊两侧分别设置有驱动滚轮,两根驱动辊之间设置有传送链条,传送电机水平设置在驱动支架一侧;所述硅片丝网印刷机构包括升降丝杆、升降导向杆、升降板和刮印机构,升降导向杆竖直设置在主支架一侧,升降导向杆上端水平设置有支撑板,升降导向杆竖直向上穿过升降板与支撑板固定,升降丝杆竖直向下穿过支撑板与升降板一侧螺纹连接,升降丝杆上端水平设置有转动手轮,刮印机构设置在升降板一侧;所述刮印机构包括刮印支架、平移气缸、平移块、刮印气缸和刮印板,升降板一侧水平设置有刮印槽,刮印支架竖直对称设置在刮印槽两侧,刮印支架上水平设置有平移导向杆,平移导向杆水平穿过平移块,平移气缸水平设置在刮印支架一侧,平移气缸的输出端与平移块一侧固定,刮印气缸竖直向下设置在平移块上侧,刮印气缸下端水平设置有调节板,刮印板水平设置在调节板内。进一步地,所述转动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电机、驱动轴、固定支座和旋转轴,固定支座水平设置在主支架下侧,驱动轴水平转动连接于固定支座,驱动电机水平设置在固定支座一侧,驱动电机与驱动轴一端传动连接,驱动轴另一端竖直设置有主伞齿轮,旋转轴竖直转动连接于主支架,旋转轴上端与转动圆板的下侧圆心处固定,旋转轴上水平设置有辅伞齿轮,主伞齿轮和辅伞齿轮啮合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板上竖直均匀设置有多个升降导向槽,刮印板上端水平设置有多根锁紧丝杆,多根锁紧丝杆水平穿过升降导向槽。进一步地,所述传送滚轮和驱动滚轮表面均设置有防滑橡胶层。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通过转动圆板水平转动连接于主支架,转动圆板下侧设置有转动驱动机构,转动驱动机构驱动转动圆板,使得转动圆板根据需要准确的进行转动;通过转动圆板外侧水平设置有四个传送机构,主支架两侧分别竖直对称设置有传送驱动机构,传送驱动机构设置在传送机构下方的主支架上,利用传送驱动机构的驱动滚轮与传送机构的传送滚轮紧密贴合,利用传送滚轮驱动传送带进行传送,使得硅片能够根据需要进行水平传送,随着转动圆板的转动,能够将硅片从转动圆板的一侧传送至转动圆板的另一侧;通过硅片丝网印刷机构设置在硅片传送机构一侧的主支架上,利用平移气缸驱动刮印板水平进行平移,刮印气缸驱动刮印板根据需要进行升降,可以便捷高效的将硅片进行丝网印刷,提高了硅片加工的效率和质量,满足生产的需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硅片丝网印刷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硅片丝网印刷装置的左视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硅片丝网印刷装置的转动圆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硅片丝网印刷装置的硅片丝网印刷机构的主视图。图5是本技术一种硅片丝网印刷装置的硅片丝网印刷机构的左视图。图6是本技术一种硅片丝网印刷装置的调节板和刮印板的连接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一种硅片丝网印刷装置的传送机构的主视图。图8是本技术一种硅片丝网印刷装置的传送机构的左视图。图9是本技术一种硅片丝网印刷装置的传送驱动机构的主视图。图10是本技术一种硅片丝网印刷装置的传送驱动机构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描述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一种硅片丝网印刷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是对本技术的解释而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技术一种硅片丝网印刷装置,它包括主支架1、硅片传送机构和硅片丝网印刷机构2,硅片传送机构设置在主支架I上侧,硅片丝网印刷机构2设置在硅片传送机构一侧的主支架I上。本技术的硅片传送机构包括转动圆板3和传送机构4,转动圆板3水平转动连接于主支架1,转动圆板3下侧设置有转动驱动机构,转动驱动机构设置在主支架I下侧,传送机构4均匀对称设置在转动圆板3的外侧,转动圆板3外侧水平设置有四个传送机构4,主支架I两侧分别竖直对称设置有传送驱动机构5,传送驱动机构5设置在传送机构4下方的主支架I上。如图7、图8所示,本技术的传送机构4包括传送支架6、传送辊7和传送带8,传送支架6竖直对称设置在转动圆板3的外侧,传送辊7设置有多根,多根传送辊7水平转动连接于传送支架6,传送带8设置在传送辊7上,传送支架6下侧的传送辊7两端分别设置有传送滚轮9。如图9、图10所示,本技术的传送驱动机构5包括升降气缸10、驱动支架11和传送电机12,升降气缸10竖直向上设置在主支架I下侧,驱动支架11水平设置在升降气缸10上侧,驱动支架11上水平转动连接有两根驱动辊13,驱动辊13两侧分别设置有驱动滚轮14,两根驱动辊13之间设置有传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硅片丝网印刷装置,包括主支架、硅片传送机构和硅片丝网印刷机构,硅片传送机构设置在主支架上侧,硅片丝网印刷机构设置在硅片传送机构一侧的主支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片传送机构包括转动圆板和传送机构,转动圆板水平转动连接于主支架,转动圆板下侧设置有转动驱动机构,转动驱动机构设置在主支架下侧,传送机构均匀对称设置在转动圆板的外侧,转动圆板外侧水平设置有四个传送机构,主支架两侧分别竖直对称设置有传送驱动机构,传送驱动机构设置在传送机构下方的主支架上;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传送支架、传送辊和传送带,传送支架竖直对称设置在转动圆板的外侧,传送辊设置有多根,多根传送辊水平转动连接于传送支架,传送带设置在传送辊上,传送支架下侧的传送辊两端分别设置有传送滚轮;所述传送驱动机构包括升降气缸、驱动支架和传送电机,升降气缸竖直向上设置在主支架下侧,驱动支架水平设置在升降气缸上侧,驱动支架上水平转动连接有两根驱动辊,驱动辊两侧分别设置有驱动滚轮,两根驱动辊之间设置有传送链条,传送电机水平设置在驱动支架一侧;所述硅片丝网印刷机构包括升降丝杆、升降导向杆、升降板和刮印机构,升降导向杆竖直设置在主支架一侧,升降导向杆上端水平设置有支撑板,升降导向杆竖直向上穿过升降板与支撑板固定,升降丝杆竖直向下穿过支撑板与升降板一侧螺纹连接,升降丝杆上端水平设置有转动手轮,刮印机构设置在升降板一侧;所述刮印机构包括刮印支架、平移气缸、平移块、刮印气缸和刮印板,升降板一侧水平设置有刮印槽,刮印支架竖直对称设置在刮印槽两侧,刮印支架上水平设置有平移导向杆,平移导向杆水平穿过平移块,平移气缸水平设置在刮印支架一侧,平移气缸的输出端与平移块一侧固定,刮印气缸竖直向下设置在平移块上侧,刮印气缸下端水平设置有调节板,刮印板水平设置在调节板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宏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尚源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