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士真专利>正文

球形小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64569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出一种车体为圆形结构的球形小汽车。这种小汽车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率高、车体强度大,在两车非正直相撞时,可擦车滑过,避免或减轻损失。球形小汽车还带一可翻折的翻斗并可挂接圆形车厢,既可乘人,也可载货,具有制造简单,成本低和美观等优点,并可制成水陆两用车。(*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客运机动汽车,对现有小汽车的形状作了改进,提出了一种车体为球形结构的小汽车,适于陆地使用并可转换为水陆两用车。现有的小汽车的外形设计长度较大,一般都在4.5米以上(见《国外汽车车型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年3月北京第一版),小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以及车子停放占地面积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小汽车日益增多,地面越来越宝贵,需要设计出一种乘人多,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率高的小汽车。另外,现有小汽车的车身结构比较复杂,一般由地板和前部、侧壁和带横向构件的车顶三个主要部分组成。(见《汽车技术的未来展望》一书,人民交通出版社1987年第一版)制造工艺复杂,成本高。现有小汽车的另一缺点是抗碰性差,这是由于现行小汽车的块状结构造成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车身为球形结构的小汽车。球形小汽车的车体采用圆球形外壳,圆球形外壳可由上、下两个半球壳组成,上半球壳通过安装在下半球壳后部的轴销与下半球壳活动连接。将上半球壳掀开,驾驶员和乘车人就可进出球形小汽车。球形小汽车的车门也可设计成直开式,在球形车体的中心安装一向上撑顶气缸,利用该气缸将上半球壳垂直顶起,驾驶员和乘车人就可进出球形小汽车,这种直开式车门的结构密封性好,适用于水陆两用车。球形小汽车也可制成水陆两用车,在球形车体的尾部,距球壳底部向上1/4高度上安装一螺旋浆推进装置,螺旋浆推进装置能水平左右摆角30度。为了增加车子的稳定性,球形小汽车采用4轮结构,球形小汽车的发动机和传动部分安装在球壳底部。为了乘坐更多的人,球形小汽车后面可挂接一个能围绕铰接销轴翻转等于或大于180°角的半圆球形翻斗,半球形翻斗可采用半球形框架结构,在框结构的1/3以下部位焊一圆弧形底壳,圆弧形底壳下面安装1~2个车轮,不使用时可将半球形翻斗扣到球形小汽车顶上。球形小汽车也可通过销轴挂接一个球形车厢,球形车厢也由上、下半球壳组成,其下部安装2个车轮。翻斗和圆形车厢可以载货,也可乘员,其内部都装有折叠椅。由于球形小汽车车身短,因此挂车厢后仍能灵活行驶。下半球壳可用整体结构的金属或塑料制成,上半球壳可用透明有机玻璃或钢化玻璃制成,在小汽车上半球壳的正前方可开两个通风窗。球形小汽车的球形外壳的直径为1.2~2.5m,最好采用直径1.5m的球形外壳。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球形小汽车,车体形状也可以采用卧式椭圆形,如图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球形小汽车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率高、车体强度大,在两车非正直相撞时,可擦车滑过,避免或减轻损失,球形小汽车还具有制造简单、成本低、可制成水陆两用车和形状美等优点,可制做成各种颜色,象珍珠一样,装点城市,美化生活,既是交通工具,又是艺术品。下面结合附图用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球形小汽车正视2为带翻斗的球形小汽车侧视3带车厢的球形小汽车侧视4为椭圆形小汽车侧视图1圆球形车体外壳、2方向盘、3后视镜、4照明灯、5装饰图案、6缓冲器、7前轮、8转向套、9转向轴、10弹簧板轴、11吸气管、12排气管、13通风窗、14上半球壳、15下半球壳、16铰接销轴、17车厢挂钩、18螺旋浆推进装置、19后轮、20发动机和传动部分、21气缸、22圆形车厢、23车厢轮、24翻斗车轮、25翻斗、26翻斗铰轴、27半球形框架、28圆弧形底壳、29翻斗车轮、30铰接销轴、31半椭圆形框架、32螺旋浆推进装置、33翻斗。球形小汽车的车体采用圆球形外壳1,如图1所示,圆球形外壳可由上、下两个半球壳组成。上半球壳14与下半球壳15为活动连接,上半球壳14通过安装在下半球壳15后部的铰接轴销16与下半球壳15活动连接。球形小汽车的车门也可设计成直开式,在球形车体的中心安装一向上撑顶气缸21,利用该气缸21将上半球壳14垂直顶起。球形小汽车也可制成水陆两用车,在球形车体的尾部,距球壳底部向上1/4高度上安装一螺旋浆推进装置18,螺旋浆推进装置18能水平左右摆角30度。球形小汽车可采用4轮结构,发动机和传动部分20安装在下半球壳15的底部。球形小汽车后面可挂接一个能围绕铰接销轴26翻转等于或大于180°角的半球形翻斗25,如图2所示,半球形翻斗25可采用半球形框架结构27,在框架结构27的1/3以下部位安装一圆弧形底壳28,圆弧形底壳28下面安装1~2个车轮24,不使用时可将半球形翻斗25扣到球形小汽车顶上。球形小汽车还可通过车厢挂钩17挂接一个圆形车厢22,如图3所示,圆形车厢22也由上、下半球壳组成,其下部安装2个车轮23。翻斗25和圆形车厢22可以载货,也可乘员,其内部都装有折叠椅。圆形小汽车的球形外壳1可用整体结构的金属或塑料制成,上半球壳14可用透明有机玻璃或钢化玻璃制成,在小汽车上半球壳14的正前方可开两个圆形通风窗13。球形小汽车和圆球形车厢22的球形外壳的直径为1.5m。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球形小汽车,车体形状也可以采用卧式椭圆形,如图4所示。权利要求1.一种小汽车,其特征在于车体为圆球形或椭圆球形。2.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小汽车,其特征在于圆球形车体1由上、下两个半球壳14、15组成,发动机及传动部分20安装在下半球壳15的底部,上半球壳14和下半球壳15为可掀开式的活动连接。3.按照权利要求1和2所说的小汽车,其特征在于下半球壳15可用金属或塑料制成的整体结构,上半球壳14可用透明有机玻璃或钢化玻璃所制成。4.按照权利要求1和2所说的小汽车,其特征在于圆球形车体外壳1后部装有螺旋浆推进装置18。5.按照权利要求1和2所说的小汽车,其特征在于球形小汽车可连接一个能围绕铰接销轴16翻转等于或大于180°角的半圆球形翻斗25。6.按照权利要求5所说的小汽车,其特征在于半球形翻斗25由半球形框结构27和圆弧形底壳28构成,并在其上加装1~2个车轮24。7.按照权利要求1和2所说的小汽车,其特征在于球形小汽车可通过销轴17连接一个球体车厢22,此球形车厢也由上、下半球壳组成,其下部安装2个车轮23。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设计出一种车体为圆形结构的球形小汽车。这种小汽车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空间利用率高、车体强度大,在两车非正直相撞时,可擦车滑过,避免或减轻损失。球形小汽车还带一可翻折的翻斗并可挂接圆形车厢,既可乘人,也可载货,具有制造简单,成本低和美观等优点,并可制成水陆两用车。文档编号B62D39/00GK1040175SQ88104770公开日1990年3月7日 申请日期1988年8月8日 优先权日1988年8月8日专利技术者于士真 申请人:于士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汽车,其特征在于车体为圆球形或椭圆球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士真
申请(专利权)人:于士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3[中国|黑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