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士真专利>正文

微型折叠复式小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32389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9 10:51
一种微型折叠复式小轿车全部发明专利技术其特征,与传统及现行技术本质性的区别,车体特种结构总成,传统方式创新设计理念,车体中心轴线前后设置二主车轮轮箍电机,径向中部两端排列二平衡介车轮十字排列,螺旋桨产生拉力升力给二主车轮双套平衡装置,小车加速爬坡开动双动力驱动,没有路段情况双螺旋桨产生拉力升力,小车可离地0.5M‑1M米高度飞行,遇到险情小车瞬间飞起数M米躲过撞车,小车设有全方位保护装置,确保乘员及车安全防护,小车可在二轮车通过窄路段上行驶,将缓解世界大城市交通拥堵,现代化理想交通工具。

Mini folding compound ca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型折叠复式小轿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新特种结构及传动方式车体总成、复式、四车轮、助力机动车体伸缩铰接组合结构,快速组成三车轮、四车轮、挂车集一体传动方式特种车体结传动构总成微型总成装置。
技术介绍
汽车专利技术一个多世纪以来,为人类作出了丰功伟绩,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为科技进步,极大的解放了生产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我国是人口大国,人口密度大,汽车拥有量与目俱增,交通车辆严重超负荷的拥堵,交通事故每年伤亡人数几十万以上,车的存放空间在挤人类生活空间,在缩小,特别是燃油动力汽车排放的二氧化碳有害气体严重污染空气,造成了温室效应,打破生态平衡,地球气候升温,海平面上升,窒息人类的生存,自然灾害频繁,亟待要解决世界性重大课题,也是世界各大城市一大公害,带来巨大的副作用。现行的内燃动力汽车,特别是轿车,重量体积大工作效率低,安全性能低,效率不足30%,车的自重均1000KG以上,能量转换作功大部分自身的重量、体积及风阻给低消了,蓄电池电动车,只解决空气的污染,还是存在体积大、重量大、功率不足车加速,响应时间长、性能差巡航里程短,车的总功率偏低,对于未来交通车辆最核心的关键难题,清源治本、高效节能,必须打破传统及现行车体结构方式,把车的重量及体积减下来,是焦点核心关键,微型折叠车时代到来,也是科学技术进步的必然,微型折叠小轿车,必须有极强的刚性,能承大的工作负荷,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及工作寿命一种新兴产业即将崛起。英、美等国耗巨资研发二轮汽车研发几十年,曾在多年前报导以研发出样机,在工业性试验未能通过,在自动平衡上出了问题,复杂的路况下翻车,至今未有进展的情况,目的是解决小轿车能在窄路段行驶,以解决交通拥堵重大难题。附图说明:附图1-图6均是本专利技术主视、俯视原理结构传动图,附图1,主视图,附图2,俯视图,附图3,主视图,附图4,主视图,附图5,俯视图,附图6,主视图,图中零部件序号如下所示:前半车箱(1)、后半车箱(2)、前主车轮(3)、缓冲弹簧(4)、车叉(5)、转向轴承下管(6)、转向铰接座(7)、轴销(8)、铰接付(9)、铰接座主(10)、连杆(11)、车头脸(12)、驾驶座(13)、锁紧卡箍(14)、车把上管(15)、风挡(16)、车篷架(17)、车U形主梁(18)、螺旋桨铰接主(19)、前置螺旋桨(20)、铰接付(21)、前置电机(22)、连杆(23)、车篷(24)、轮箍电机铰接座(25)、摆角座(26)、轮箍电机(27)、车叉(28)、车体低座(29)、滑动套座(30)、平衡介车轮(31)、滑动套内管(32)、滑动套外管(33)、转向把(34)、调速踏板(35)、螺旋桨控自手柄(36)、车箱导轨外管(37)、保险付梁(38)、挂钩(39)、计算机(40)、导轨座(41)、导轨内管(42)、手刹车手柄(43)、保险杠铰接座付(44)、连杆(45)、保险杠座(46)、保险连杆(47)、C形保险杠(48)、前车篷链接座(49)、前车逢(50)、U形车主保险梁(51)、保险杠卡座(52)、后车篷(53)、钢丝绳(54)、电器箱(55)、滑动轴承(56)、可调连杆(57)、扶手地(58)、主鞍座(59)、鞍座管(60)、U形转向座主(61)、车主梁内管(62)、主车梁外管(63)、大齿盘(64)、曲拐(65)、鞍座付管(66)、付车梁三通卡管(67)、定位锁紧钢珠(68)、车付梁管(69)、车主梁四通卡管(70)、导轨半圆槽(71)、付车梁三通卡箍管(72)、车横梁管(73)、车箱紧固手柄(74)、挂车架(75)、挂车铰接低座(76)、合页(77)、挂车扶手把(78)、车箱(79)、转向舵(80)、飞行升力翅膀(81)、测距雷达天线(82)、发电机(83)、测距雷达(84)、蓄电池(85)、升力角微调(86)、升力电机(87)、径向防撞连杆(88)。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设在于创新的理念,全新车体结构总成及传统方式,在车体轴线前后设二个主车轮十字排列,径向两端车轴体中部设置二个平衡介车轮给主二车轮作平衡,车体中间两端平衡介车轮可向后车体移位调最佳平衡,最大的移位可与后主轮箍车轮径向轴线一条线上,三车轮,可在二轮车通过的窄路段行驶,平衡介车轮即使悬空,只承受少量的负荷,也能正常行驶,二主车轮主要承载工作负荷,新的车体及传动方式把整车的体积重量减下来,简化了整车的结构及传统方式提高车刚性,用的拱形力,以铰接方式采用双动力驱动,轮箍电机螺旋桨用流体产生拉力、升力,车的加速双动力,电机带动螺旋桨电机按设车体上方,给中部车篷顶部设置U形保险梁上方,给二主车轮的平衡,二套平衡装置,前置螺旋桨向上方倾斜升角给二主车轮平衡,螺旋桨在停车时可接收风能给蓄电池充电,在没有路段情况下,通过拉杆手柄加大螺旋桨升角,双螺旋桨开启,小车可离地05M-1M米高度飞行。遇到险情如撞车,可飞高数M米度躲过撞车重大事故,折叠时前半车厢1、可移位伸缩后半车箱2、里面,整体的体积减小一半,放置小车的附件挂车箱79里面推着可上电梯带置卧室。在车逢上方可设置升力翅膀以增大飞行升力,提高小车稳定性。前半车厢:1、后半车箱,2、组成的车体总成构成:前半车箱1移位伸缩移位到后半车箱里面前主车轮,3、缓冲弹簧,4、车叉,5、转向轴承下管,6、转向铰接座,7、轴销,8、转向铰接付,9、转向调角主,10、照明灯,11、车头险,12、驾驶座,13、锁紧卡箍,14、车把上管,15、风挡,16、车篷架,17、车U型主架,18、螺旋桨链接主,19、螺旋桨,20、铰接付,21、前置电机,22、连杆,23、车篷,24、铰接座,25、调角座,26、轮箍电机,27、车叉,28、车低座,29、滑动套,30、平衡介车轮,31、滑动套内管,32、内管33,后置螺旋桨电机87,整个车体径向相切前半车厢,后半车箱组成可伸缩到后半车箱里面车体总成构成;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措施主要还包括有:保险杠铰接座付,44、连杆,45、保险杠座,46、缓冲弹簧,47、C型保险杠,48、前车篷铰接座,49、前车篷,50、主梁U形径向梁,51、保险杠卡座,52、后半车篷,53、钢丝绳,54、组成的前后轴向径向车篷上方,全方位车的保险装置,C形保险杠放下来可当货箱用,斗式保险杠保险杠C形结构,三点支承能承受较大撞车事故,对乘员人身及车安全作全面的防护。本专利技术主要的技术措施还包括有:在没有路段可拉开螺旋桨升起可离地05M-1M米高度飞行,紧急的情况如险情、撞车、瞬间升空飞数M米,手控、自动控自,由测距雷达在百米测距,把来自四面八方危险要撞车的信息,传给计算机处理在秒的十分之几瞬间发出指令自动飞起数M高度躲过重大事故。本专利技术主要的技术措施还包括有:转向舵80、升力板,81、测距雷达天线,82、测距雷达,84、发电机,83、计算机,40、组成螺旋浆自动防撞保险装置在车篷上方设的升力翅膀,小车行驶中速增大小车升力。本专利技术技术措施还包括有:电器箱,55、滑动轴承套,56、可调连杆,57、扶手推把,58、主鞍座,59、鞍座管,60、转向调角U形座,61、车主梁内管,62、车主梁外管,63、大齿盘,64、曲柄,65、付鞍座管座,66、付管梁四通卡箍,67、定位锁紧钢珠,68、付车梁管,69、主车梁四通卡箍,7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型折叠复式机动小轿车其特征在于前主车轮3,后主轮箍电机27,转向轴承下管6,转向铰接座主7,轴销8,铰接付9,车体低座29,车叉28,轮箍电机铰接主25,滑动套座30,滑动套内管32,滑动套外管33,摆角座26,平衡介车轮31,十字排列在车体低座铰接轴线前后二主车轮,车体中部径向两端排列平衡介车轮,平衡介车轮可无级向后半车体移位,至后主轮箍电机径向一条上,调最佳平衡点,承载负荷以二主车轮为主,二平衡介车轮以给主车轮平衡,只承载少量的工作负荷,平衡介车轮限位左右摆角、以减小转弯曲率半径,组成四车轮身体结构总成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折叠复式机动小轿车其特征在于前主车轮3,后主轮箍电机27,转向轴承下管6,转向铰接座主7,轴销8,铰接付9,车体低座29,车叉28,轮箍电机铰接主25,滑动套座30,滑动套内管32,滑动套外管33,摆角座26,平衡介车轮31,十字排列在车体低座铰接轴线前后二主车轮,车体中部径向两端排列平衡介车轮,平衡介车轮可无级向后半车体移位,至后主轮箍电机径向一条上,调最佳平衡点,承载负荷以二主车轮为主,二平衡介车轮以给主车轮平衡,只承载少量的工作负荷,平衡介车轮限位左右摆角、以减小转弯曲率半径,组成四车轮身体结构总成构成。2.按照权利1所述一种微型折叠复式小轿车其特征在与前半车箱1,后半车箱体2,前半车箱可移位伸缩到后半车箱里面,折叠减小整车长度减小一半尺寸,放置随车附件小挂车里面挂置小挂车79,可带货,推着小挂车可乘电梯把小车带置卧室,组成四车轮折叠式车体结构总成构成。3.按照权利1所述一种微型折叠小轿车其特征在与车U形主梁18,螺旋桨铰接主19,螺旋桨20,铰接付21,前置电机22,连杆23,后置电机87,螺旋桨20,双螺旋设置U形主梁上,产生拉力升力,前置螺旋桨与轮箍电机27,在小车加速爬坡开动双动力驱动,组成双动力驱动传动总成构成。4.按照权利3所述一种微型折叠复式小轿车其特征在于前置螺旋桨20,前置电机22,后置螺旋桨电机87,在没有路段情况下开启双螺旋桨,小车可离地0.5-1M米高度飞行,小轿车可在高速飞行,组成的小车传动总成构成。5.按照权利4所述一种微型折叠复式小轿车其特征在于前置螺旋桨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士真
申请(专利权)人:于士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