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发热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635755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24 09:19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无法对部件的曲面加热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柔性发热片,包括依次层叠的保温层、发热功能层和热辐射层;发热功能层包括正极纹路、负极纹路和电热油墨;正极纹路和负极纹路分离;电热油墨填充于正极纹路和负极纹路之间,同时与正极纹路和负极纹路电连接;正极纹路包括主正极条和多个平行设置的次正极条,次正极条电连接至主正极条;负极纹路包括主负极条和与次正极条平行设置的次负极条,次负极条电连接至主负极条;次正极条与次负极条交错设置;保温层和热辐射层为绝缘材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柔性发热片的制备方法。上述柔性发热片可用于弯曲表面,即使其中部分区域出现损伤,仍可正常使用;同时,该柔性发热片发热均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加热领域,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随着加工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外形、内壁不规则的制品在不断的产生。当需要让这些制品升温或保温到一定温度时,就需要解决对它们进行加热的问题。给他们加热的同时还要尽量的减少对制品外形轮廓的影响,从加热方式来分,主要有以下两种:1、直接加热:电阻丝加热,在设定空间很小的地方,只能采用很细的电阻丝,然而细的电阻丝,在交替的通断电,冷热冲击下十分容易老化、烧断,造成加热系统功能失效。2、间接加热:吹热风等,需要外部发热装置,热量利用率低,体积大,成本高。现有的各种加热方式均无法有效的对具有曲面的部件进行加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无法对具有曲面的部件进行加热的问题,提供一种柔性发热片。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柔性发热片,包括依次层叠的保温层、发热功能层和热辐射层;所述发热功能层包括正极纹路、负极纹路和电热油墨;所述正极纹路和负极纹路相互分离;所述电热油墨填充于所述正极纹路和负极纹路之间,并同时与正极纹路和负极纹路电连接;所述正极纹路包括主正极条和多个平行设置的次正极条,多个次正极条各自独立的电连接至主正极条;所述负极纹路包括主负极条和多个与次正极条平行设置的次负极条,多个次负极条各自独立的电连接至主负极条;多个次正极条与多个次负极条交错设置;所述保温层和热辐射层为绝缘材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柔性发热片中,多个次正极条和多个次负极条平行交错设置,电热油墨填充于次正极条和次负极条之间,通过次正极条和次负极条对电热油墨供电,实现加热。在上述结构下,柔性发热片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弯折,在使用时,可贴合于各种形状的目标物体表面,对包括曲面在内的各种表面进行加热。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即使某一处出现损伤,例如某一处正极条和负极条断开,也不影响其他部位的正常加热功能,提高了柔性发热片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多个次正极条和次负极条,通过次正极条和次负极条的设置控制发热功率,次正极条和次负极条为发热油墨供电,能够使发热油墨的发热更均匀。【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制备保温层表面的发热功能层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1、保温层;211、主正极条;212、次正极条;221、主负极条;222、次负极条;23、电热油墨。【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柔性发热片包括依次层叠的保温层、发热功能层和热辐射层;所述发热功能层包括正极纹路、负极纹路和电热油墨;所述正极纹路和负极纹路相互分离;所述电热油墨填充于所述正极纹路和负极纹路之间,并同时与正极纹路和负极纹路电连接;所述正极纹路包括主正极条和多个平行设置的次正极条,多个次正极条各自独立的电连接至主正极条;所述负极纹路包括主负极条和多个与次正极条平行设置的次负极条,多个次负极条各自独立的电连接至主负极条;多个次正极条与多个次负极条交错设置;所述保温层和热辐射层为绝缘材质。上述柔性发热片中,保温层用于承载上述发热功能层,并对发热功能层产生的热量进行保温。保温层的材质可采用常规的各种绝缘薄膜,例如所述保温层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PET)、玻璃纤维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PBT)、聚酰亚胺(PI)中的一种。其厚度可在较大范围内变动,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优选情况下,所述保温层厚度为 0.05-1.0mm。上述发热功能层为实现发热功能的主要部件,具体包括正极纹路、负极纹路和电热油墨。其中,正极纹路和负极纹路作为电极,为电热油墨供电,实现发热。如现有技术中公知的,正极纹路和负极纹路作为电极,需相互分离。所述电热油墨填充于所述正极纹路和负极纹路之间,并同时与正极纹路和负极纹路电连接,可由正极纹路和负极纹路供电,进行发热。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所述正极纹路包括主正极条和多个平行设置的次正极条,多个次正极条各自独立的电连接至主正极条。类似的,上述所述负极纹路包括主负极条和多个平行设置的次负极条,多个次负极条各自独立的电连接至主负极条。上述主正极条和主负极条可平行设置。对于上述次正极条和次负极条,需平行设置,并且多个次正极条与多个次负极条交错设置。即,在次正极条两侧与其相邻的均为次负极条,在次负极条两侧与其相邻的均为次正极条。如前所述,电热油墨填充于所述正极纹路和负极纹路之间,即,电热油墨填充于正极条与次负极条之间。在上述结构下,可有效的保证柔性发热片的发热均匀性。对于上述正极纹路和负极纹路,其厚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例如,改变正极纹路和负极纹路的宽度和厚度,其横截面积即发生变化,继而其电阻改变,从而是产品的功率发生变化。设计时,可根据所需达到的目标功率,对上述参数进行调整。本专利技术中,优选情况下,所述正极纹路和负极纹路厚度为0.007-0.1mm。所述正极纹路中,次正极条宽度为0.5-10mm ;所述负极纹路中,次负极条宽度为0.5_10mm。当次正极条和次负极条的宽度和彼此之间的间距在上述范围内时,对进一步保证柔性发热片的发热均匀性十分有利。上述正极纹路和负极纹路可采用现有的各种导电材质,例如导电金属。优选情况下,上述所述正极纹路和负极纹路材质各自独立的选自铝、铜、银中的一种。上述发热功能层中,电热油墨的厚度可在较大范围内变动,优选情况下,所述电热油墨厚度为0.01-0.05mm。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保温层和热辐射层将发热功能层夹持固定,保证柔性发热片能稳定工作。热辐射层的材质可采用常规的各种绝缘薄膜,例如所述保温层选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PET)、玻璃纤维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PBT)、聚酰亚胺(PI)中的一种。一般情况下,保温层和热辐射层设置于发热功能层两侧面上。可以以其中任意一层为保温层,另一层为热辐射层。尤其是当保温层和热辐射层采用同一材质时。根据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更好的加热效果,优选情况下,所述保温层的热阻高于热辐射层的热阻。此时,热量更多的沿保温层到热辐射层的方向上释放,提高柔性发热片对热量的利用率。实现上述保温层的热阻高于热辐射层的热阻的手段可以有多种,例如,可通过调节保温层与热辐射层之间的厚度进行调整。通常,材料越厚,其热阻越大。当上述保温层的厚度大于热辐射层的厚度时,在一定程度上即可实现保温层的热阻高于热辐射层的热阻。尤其是当保温层和热辐射层采用同一材质时。本专利技术中,优选情况下,保温层厚度为0.05-1.0mm,热辐射层厚度为0.002-0.0lmm0为更好的实现热量从热辐射层一侧进行释放,优选情况下,所述热辐射层厚度为保温层厚度的1/10。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柔性散热片可以用于各种领域中,例如汽车方向盘辅助加热或汽车座椅辅助加热、后视镜除霜除雾、浴室镜子除雾、婴儿奶瓶保温。使用时,使热辐射层朝向需加热目标体即可。当柔性散热片暴露于自然环境中时,更易受到空气中的水分等因素的影响。根据本专利技术,优选情况下,所述保温层和热辐射层连接,在保温层和热辐射层之间形成封闭的发热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柔性发热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的保温层、发热功能层和热辐射层;所述发热功能层包括正极纹路、负极纹路和电热油墨;所述正极纹路和负极纹路相互分离;所述电热油墨填充于所述正极纹路和负极纹路之间,并同时与正极纹路和负极纹路电连接;所述正极纹路包括主正极条和多个平行设置的次正极条,多个次正极条各自独立的电连接至主正极条;所述负极纹路包括主负极条和多个与次正极条平行设置的次负极条,多个次负极条各自独立的电连接至主负极条;多个次正极条与多个次负极条交错设置;所述保温层和热辐射层为绝缘材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信平张伟锋徐强邵长健
申请(专利权)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