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向装置的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62715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向装置的固定装置,可以进行倾斜调整,且使凸轮结构极其简单。由固定支架(A);可动支架(B);贯通上述固定支架(A)和可动支架(B)的锁定螺栓(10);贯通有该锁定螺栓(10)且转动自如地安装的主动凸轮(C);贯通有上述锁定螺栓(10)并且不能转动地安装在上述固定支架(A)上的从动凸轮(D)构成。在上述主动凸轮(C)和从动凸轮(D)上分别形成凸轮动作部(C1,D1)。在两凸轮动作部(C1,D1)始终抵接于对方侧的同时,上述主动凸轮(C)和从动凸轮(D)沿轴向远离和接近,而且上述从动凸轮(D)的直径大于上述主动凸轮(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以进行倾斜调整,且使凸轮结构极其简单的转向装置的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在可以根据驾驶者的体格或驾驶姿势等适当变更方向盘的高度和轴向位置的倾斜·伸缩转向装置中,根据现有技术,有具备以下倾斜调整机构的转向装置该倾斜调整机构为在贯通安装在车体上的固定支架的侧板、和安装在转向柱上的可动支架的侧板的倾斜螺栓上,安装操作杆,并由操作杆的转动使固定支架和可动支架的两侧板彼此互相按压从而使其倾斜锁定的结构。在这种装置中,存在如特开2002-59851那样的装置,具备两个凸轮部件,一个凸轮部件安装在固定支架侧,另一个凸轮部件安装在倾斜调整用的操作杆上。这为以下结构由上述操作杆的转动,使一个凸轮部件的凸轮面作用在另一个凸轮部件的凸轮随动面上,向固定支架侧部按压另一个凸轮部件地进行作用,上述固定支架固定可动支架。安装在上述操作杆上的凸轮部件旋合在倾斜螺栓的螺纹部上,一个凸轮部件伴随上述操作杆的转动操作而转动,并作用于固定在固定支架侧的另一个凸轮部件的凸轮随动面上,来向上述可动支架的侧部按压固定支架的侧部。在该现有的凸轮构成中,具体来讲,如图13(A)至(C)所示,具备主动凸轮50,具有凸轮随动面51(凸部51a、倾斜部51b、凹部51c);和从动凸轮60,具有沿上述凸轮随动面51升降而动作的突起61。另外,上述主动凸轮50和从动凸轮60重合,使主动凸轮50相对于上述从动凸轮60转动,把使从动凸轮60的突起61越过上述主动凸轮50的凸轮随动面51的凸部51a的状态设定为锁定状态,把上述突起61从上述凸轮随动面51的凸部51a向凹部51c移动的状态设定为解除状态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上述特开2002-59851中看到的现有类型的凸轮装置,如图13所示,在进行操作杆的开放(解除)、紧上(锁定)的倾斜·伸缩操作时,沿上述凸轮随动面51的凸部51a、倾斜部51b、凹部51c,进行上述突起61的升降动作,由于凸轮随动面51的抵接摩擦和其杆操作的频率(次数)等原因,凸轮随动面51磨耗、0磨减。因此,倾斜·伸缩转向装置的耐用性受到损害。再者,由于上述凸轮随动面51的磨耗,产生其表面变粗,操作时的感觉也恶化(操作时的杆负荷变重)的问题。因此,为了防止凸轮面的磨耗,考虑通过增加凸轮面和突起的数量,来减轻施加在一个凸轮面上的轴力。然而,如果考虑凸轮的大小,则有限制,以现状的凸轮的大小,难以增加凸轮面。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因此,专利技术者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反复专心研究的结果为,技术方案1的专利技术的转向装置的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支架;可动支架;贯通上述固定支架和可动支架的锁定螺栓;该锁定螺栓贯通且转动自如地安装的主动凸轮;上述锁定螺栓贯通并且不能转动地安装在上述固定支架上的从动凸轮;在上述主动凸轮和从动凸轮上分别形成凸轮动作部,两凸轮动作部始终抵接于对方侧凸轮,同时上述主动凸轮和从动凸轮在轴向上远离和接近,而且上述从动凸轮的直径大于上述主动凸轮的直径,由此解决上述课题。接下来,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的转向装置的固定装置,包括具有固定侧部的固定支架;具有可动侧部的可动支架;贯通上述固定侧部和可动侧部的锁定螺栓;该锁定螺栓贯通的主动凸轮;上述锁定螺栓贯通并且不能转动地安装在上述固定支架上的从动凸轮;使上述主动凸轮转动的操作杆;在上述主动凸轮和从动凸轮上分别形成具有凸轮突起部的凸轮动作部,在上述主动凸轮的转动状态下,上述两凸轮突起部维持在与对方侧的凸轮动作部相互接触的状态,同时上述主动凸轮和从动凸轮在轴向上远离和接近,而且上述从动凸轮的直径大于上述主动凸轮的直径,由此解决上述课题。接下来,技术方案3的专利技术在上述构成中,通过上述主动凸轮和从动凸轮的凸轮动作部具备上述凸轮突起部和低位面、斜面部及高位面来解决课题。再者,技术方案4的专利技术的转向装置的固定装置,通过在上述凸轮突起部的顶面部的靠高位面侧,形成向该高位面侧下降地倾斜的导向面,来解决上述课题。技术方案5的专利技术的转向装置的固定装置,在上述构成中,成为其倾斜面的导向面与上述斜面部梯度相同,由此来解决上述课题。技术方案1的专利技术在各个接触面上分担施加在主动凸轮和从动凸轮相互的凸轮动作部上的轴力,减小施加在一个凸轮动作部上的轴力,可以防止凸轮面的损伤,可以提高作为倾斜·伸缩转向装置的耐用性。由于使从动凸轮的直径形成为大于主动凸轮的直径,并把其从动凸轮配置在固定支架的固定侧部,所以可以进一步扩大从动凸轮和固定侧部的接触面积,可以增大固定支架的紧固保持力,并且维持从动凸轮的稳定的紧固状态。再者,通过增大从动凸轮的直径,可以提高转向柱的刚性。进而,根据技术方案2的专利技术,由主动凸轮和从动凸轮可以使紧固动作更正确和可靠,由于主动凸轮的直径小于从动凸轮的直径,所以与和从动凸轮的直径相同的主动凸轮的结构相比,可以减小杆操作负荷,操作性可以更好。其他效果与技术方案1的效果大致相同。再者,根据技术方案3的专利技术,可以顺利地进行凸轮相互的转动动作。接下来,根据技术方案4的专利技术,可以使凸轮突起部的动作更平滑,根据技术方案5的专利技术,可以充分确保凸轮突起部和对方侧的抵接面积。附图说明图1(A)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截面的纵切主视图,(B)是(A)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2是锁定螺栓、操作杆、主动凸轮和从动凸轮等操作部件的分解立体图。图3(A)是主动凸轮的立体图,(B)是从动凸轮的立体图,(C)是表示主动凸轮(实线)和从动凸轮(双点划线)的大小比较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D)是表示(A)的主动凸轮(实线)和从动凸轮(双点划线)的大小比较的其他部位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图4(A)是主动凸轮的主视图,(B)是主动凸轮的后视图,(C)是(A)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5(A)是从动凸轮的主视图,(B)是从动凸轮的后视图,(C)是(A)的主要部分剖视图。图6(A)是表示安装在固定支架的固定侧部的主动凸轮、从动凸轮的结构的局部截面的侧视图,(B)是(A)的X-X箭头视剖视图。图7(A)是从主动凸轮(从动凸轮)的凸轮动作部的外周侧面观看的展开图,(B)是(A)的主要部分放大图。图8(A)是主动凸轮和从动凸轮接近的状态的侧视图,(B)是主动凸轮和从动凸轮远离的状态的侧视图。图9(A)是主动凸轮和从动凸轮远离状态的凸轮突起部彼此的状态图,(B)是突起部位于高位面和斜面部之间的状态图,(C)是突起部位于斜面部的状态图,(D)是主动凸轮和从动凸轮接近状态的凸轮突起部彼此的状态图。图10(A)是主动凸轮和从动凸轮远离状态的凸轮突起部彼此的放大状态图,(B)是突起部的导向面以表面接触状态抵接于斜面部的放大状态图,(C)是主动凸轮和从动凸轮接近状态的凸轮突起部彼此的放大状态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中的主要部件的分解图。图12是具备本专利技术的转向装置的局部截面的侧视图。图13(A)是现有类型的主动凸轮的俯视图,(B)是现有类型的从动凸轮的俯视图,(C)是表示现有类型中的凸轮动作的略示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如图1和图11等所示,主要由固定支架A、可动支架B、锁定螺栓10、操作杆25、主动凸轮C、和从动凸轮D等构成。其固定支架A,如图11所示,主要由固定侧部1、1,连结部2和安装部3、3形成。两固定侧部1、1是平行相向的大致平板状的部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向装置的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支架;可动支架;贯通上述固定支架和可动支架的锁定螺栓;该锁定螺栓贯通、且转动自如地安装的主动凸轮;上述锁定螺栓贯通、并且不能转动地安装在上述固定支架上的从动凸轮;在上述主动凸轮和从动凸轮上分别形成凸 轮动作部,两凸轮动作部始终抵接于对方侧凸轮,同时上述主动凸轮和从动凸轮在轴向上远离和接近,而且上述从动凸轮的直径大于上述主动凸轮的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广冈幸治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山田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