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镀膜生产线用运输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625552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6-18 04: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真空镀膜生产线用运输系统,包括一传送装置和一安装在传送装置上的装片装置,传送装置包括轨道和至少一个传送车,轨道带电,传送车包括至少两个电极引入件,电极引入件与轨道电连接驱动传送车在轨道上运行。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传送装置和装片装置配合来传送基片,基片安全稳固安装,通过传送车高效快速传送,传送车从轨道上引电来驱动在轨道上稳定移动,装片装置结构简单,通过调节调节梁适用于多种不同规格的基片安装,这样整个运输系统适用于多种镀膜生产线,节约资源,因此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真空镀膜生产线领域,具体说,是涉及一种真空镀膜生产线用运输系统
技术介绍
真空镀膜技术初现于20世纪30年代,四五十年代开始出现工业应用,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电子、宇航、包装、装潢、烫金印刷等工业中取得广泛的应用。真空镀膜技术是一种新颖的材料合成与加工的新技术,是表面工程
的重要组成部分。真空镀膜技术是利用物理、化学手段将固体表面涂覆一层特殊性能的镀膜,从而使固体表面具有耐磨损、耐高温、耐腐蚀、抗氧化、防辐射、导电、导磁、绝缘和装饰灯许多优于固体材料本身的优越性能,达到提高产品质量、延长产品寿命、节约能源和获得显著技术经济效益的作用。需要镀膜的材料被称为基片,镀的材料被称为靶材。在真空镀膜生产线中基片一般通过传送车传送,而现有技术中基片传送车的传动需要随着传送车的移动提供足够长的电线与电机连接才能驱动传送车,电线太多和太长,会使整条生产线杂乱五章,给安全生产带来很大安全隐患,且传送车的移动路线不确定,会导致传送车传送不准确,使整条生产线的效率降低。轨道运输是已知陆上交通方式中较高效的一种,可分为单轨和双轨两类。单轨运输是用支架将轨道悬吊在空中,载运斗悬挂在轨道下部进行运输。双轨运输中的轨道是一种固定在地面上的窄形轨道,载运车在轨道上沿轨道运输。单轨和双规运输中的载运设备可通过人推或电力牵引运动。由于轨道和车轮均为光滑且坚硬的媒介,因此车轮滚动时摩擦力较小,不仅节约了能量,而且载运设备的舒适感也很强。正因为较小的摩擦力,轨道运输在承运相同重量的货物时能比其他路面运输方式节省五至七成能量损耗。进一步地,由于轨道能平均分散载运设备的重量,所以载运设备的载重量比其他路面运输的大。因此,利用轨道进行室内外运输作业受到了广泛的欢迎。轨道供电是铁路电气化中常用于大众运输系统的供应电力方式。顾名思义,轨道供电的概念就是在运载设备行走的两条路轨上带电,或者在行走的两条路轨以外再另加上一条或多条带电的铁轨。另增加的带电铁轨通常设于两轨之间或其中一轨的外侧。因为接触网需要支架而带电路轨不用,因此轨道供电的成本往往比接触网低,但暴露在户外的带电轨道由于带有高电压,容易造成触电危险,所以轨道供电在大型厂矿内部的货物也运输受到限制。申请号为201020541208.1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低压轨道供电电动平车,为相邻车间的设备移送提供了一种较为可行的运载设备,但是该专利的路轨是三轨道,并带有36V电压,人员接触时电击感明显。因此,大型厂矿内部一般使用人力推运或汽车托运等方式将产品搬运到不同生产线,这样的方式耗费的人力成本巨大。不仅如此,在一些对运输装配有特殊要求的领域,如真空镀膜领域,申请号为201020541208.1的专利中公开的小车结构在运输真空镀膜材料时会对镀膜材料造成损害,破坏镀膜的效果。不仅如此,在真空镀膜领域中,由于运输的玻璃产品都极为相似,很难用肉眼进行区分,在运输时稍不注意就可能将不同的玻璃产品进行了错误的归类。并且,常规运输时很难避免运输设备与被运输的玻璃材料接触。由于真空镀膜对洁净度要求很高,频繁的接触必将影响镀膜产品的质量。因此怎样在大型生产现场,特别是真空镀膜领域生产线上配置低成本且安全的货物自动运输系统,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真空镀膜生产线用运输系统,该运输系统安全传送真空镀膜生产线中基片,且配置成本低,节约人力物力。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真空镀膜生产线用运输系统,包括: 一传送装置,传送装置包括轨道和至少一个传送车,轨道带电,传送车包括至少两个电极引入件,电极引入件与轨道电连接驱动传送车在轨道上运行;和一装片装置,装片装置安装在传送装置上。优选地,装片装置包括一固定组件和一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安装在固定组件上,通过调节调节组件的位置安装不同规格的基片。优选地,轨道包括一阳极导轨和一阴极导轨,阳极导轨和阴极导轨上通电,两个电极引入件分别与阳极导轨和阴极导轨连接形成一个回路。优选地,轨道进一步包括两绝缘座,两绝缘座分别放置在阳极导轨和阴极导轨下方,处于阳极导轨、阴极导轨与地面之间,这样阳极导轨和阴极导轨上带电不会与地面接触,保护人身安全。优选地,传送车在轨道上运行,传送车进一步包括一车架、一车轮对、一电驱动件和一升压变压器,车轮对在轨道上运行,车架固定在车轮对上,电驱动件与车轮对电连接,电驱动件和升压变压器安装在车架上。优选地,轨道上通有不高于36V电压,优选为24V电压,两电极引入件安装在车架上,两电极引入件的一端分别与阳极导轨和阴极导轨电连接,两电极引入件的另一端与升压变压器电连接,升压变压器同时与电驱动件电连接。优选地,车架包括相连的上车架和下车架装片装置安装在上车架上,下车架与车轮对固定连接,电驱动件与车轮对电连接,电驱动件、升压变压器和电极引入件安装在下车架上。优选地,车轮对分为一主动车轮对和一从动车轮对,主动车轮对与电驱动件电连接,电驱动件驱动主动车轮对转动,从动车轮对受主动车轮对牵弓I而转动。更优选地,车轮对包括车轮和一绝缘内衬,绝缘内衬与车轮连接,车轮在阳极导轨和阴极导轨上行驶,绝缘内衬防止车轮将阳极导轨和阴极导轨上的电传入传送车上。 优选地,传送车上进一步包括一传送座,通过传送座传送装片装置,传送座进一步包括一传送电机、至少两个传送元件和一传送带,传送电机与电驱动件电连接,传送电机与至少一个传送元件电连接,且两个传送元件经所述传送带传送驱动,传送电机带动传送元件同步运动。传送元件优选为传送轮。优选地,固定组件包括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杆、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支撑杆、第一挡板、第二支撑杆和第二挡板两两连接形成一方形框架,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上分别设有至少两个导槽区域;调节组件安装在固定组件上,调节组件包括至少两个调节梁和至少一组定位件,定位件可拆卸的安装在调节梁上,调节梁安装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导槽区域上。更优选地,导槽区域进一步包括一导槽和一安置区,导槽设置在安置区内,导槽呈竖直方向。更优选地,安置区的长度不小于导槽的长度,安置区的宽度不小于导槽的宽度。更优选地,导槽区域包括第一导槽区域和第二导槽区域,第一导槽区域的面积大于第二导槽区域。更优选地,固定组件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上进一步分别设有中心安置区域,中心导位区域设置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中间。更优选地,调节梁安装在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导槽区域和/或中心安置区域,调节梁包括一第一端部、一第二端部和一横梁,横梁的两端连接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厚度小于横梁的厚度,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的厚度一致。优选地,定位件包括一第一定位元件和一第二定位元件,第一定位元件拆卸安装在一调节梁上,第二定位元件可拆卸安装在另一调节梁上,第一定位元件的安装位置高于第二定位元件。更优选地,第一定位元件和第二定位元件通过螺钉安装在调节梁上。更优选地,第一定位元件为一弹性元件;第二定位元件为一卡槽。优选地,第二挡板上设置有移动轴,移动轴与第二挡板活动连接。更优选地,移动轴的长度不小于第二挡板的长度。更优选地,移动轴的长度与第二挡板的长度一致。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真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真空镀膜生产线用运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包括轨道和至少一个传送车,所述轨道带电,所述传送车包括至少两个电极引入件,所述电极引入件与所述轨道电连接驱动所述传送车在所述轨道上运行;和一装片装置,所述装片装置安装在所述传送装置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国兴孙桂红祝海生黄乐梁红吴永光
申请(专利权)人:湘潭宏大真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